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吉林話舊3——吉林老城牆的變遷

吉林話舊3——吉林老城牆的變遷

康熙皇帝之所以在吉林建城,是由吉林具有的優越戰略地理條件決定的。吉林四面環山,樹林茂密,江灣開闊,順治時,即於此處設置造船廠,並創建水師營,以抵禦沙俄。其水路乘船泛松花江而下,可抵達黑龍江中下游區。其陸路,可從龍潭山下尼什哈驛站出發,中經盛京,直到北京(這條驛路是康熙九年設計建造的)。吉林地處東北地區腹地,地緣位置極佳。吉林建城可北上抗俄,西控蒙古,南衛兩京,並可與寧古塔、盛京聯結起來,構成一個弧形防衛圈,以保護柳條邊東的「龍興之地」。由此可見,在吉林建城能夠一舉四得,可謂謀慮深遠,決策英明。

(吉林老德勝門)

康熙十二年所建的新城(此稱謂區別於西漢以來所建城池),坐落于吉林市玄天嶺以南、松花江北岸。康熙十年(1671年)設副都統,當時的寧古塔將軍巴海派副都統安珠瑚率兵700名,會合當地八旗兵600名籌劃建城,於兩年後完成。

新城的形制,據《盛京通志》記載,南依松花江,東西北三面豎松木為牆,高八尺,北面280步,東西各250步,周長780步。三面各有一門。松木牆之外,又修一道護城壕。壕外有土牆,周長7里又180步(舊制每步合五營造尺,1里合1800營造尺,1營造尺合公制32厘米),計合今天4320米。東西邊牆緊靠河岸。從三邊的長度看,這是一座規模較大、有外城和內城的新城。

新城的特點不僅是外土內木,池河交錯,而且一邊依江無牆,城築三面,自古少有。這樣的形制結構,在清東北所建諸城及整個建城史上,也是獨特的。吉林城建於江畔的河網地帶,當時城北山麓,湖泡澤潦,東西相連,兩端有河通於江中,城即建於江河湖水相連的「島上」。而且,木城與邊牆之間亦有護城河,頗似一座水都。整個城池的面積近1.2平方公里,城內可居住面積約0.185平方公里。

吉林城第二次修建是在乾隆七年(1742年),這時的寧古塔將軍是鄂爾達。康熙十二年,以兵力修築的吉林城,豎木為牆的內城面積狹小,木城外為池,池外為牆,牆外臨河。這種軍事城防的結構,既不能有通達的市街,也難以居住商民和在城內形成集市。正如楊賓去寧古塔路經吉林所看到的,唯「西關百貨湊集,亦邊外一都會也」。集市設在西關而不在城內。乾隆七年,對城區的結構進行了改造。關於改造的原因有兩個,一是該年發生重大火災,燒毀衙署、官民房屋數百間,因而需要修建;一是與次年乾隆皇帝東巡吉林有關,提前修城改造是為迎接皇帝做準備。

改造後的吉林城,去掉了中間的木城,廢掉了木城外的城壕,修整平展,擴充了城區的面積。新城牆在外邊土牆的基礎上重修,基寬5尺,頂寬2.5尺,高一丈,周長1451丈(約4640米)。若以原木城區計,東伸1000餘米,至今吉林大橋西,東北擴約900米,即巴爾虎門處,比原土牆周長增加300餘米,城內可居住面積擴展到2平方公里有餘。

新城共設五個城門,即小東門,大東門,巴爾虎門,大北門(今北極門),西門(今臨江門)。在城內規划上,以將軍衙門為中心,與城門相對應,開闢五條大街。通往小東門的為糧米行街,通往大東門的為河南街,通往大北門的為大北街,通往西門的為西街和西大街,通往巴爾虎門的為一條狹窄的小路。這一改建和規劃,為商行和手工業的發展及在城內設集市、加強城鄉交流創造了條件。為便利城內交通,避免雨天泥濘難行,城內主要街道逐步鋪上木方和木板。以木鋪路成為吉林市政建設的一大特點,反映了吉林城周林木繁茂、地產木材的資源特色。

此次修建後的吉林城,南部略寬,北部偏窄,北邊北極門一線呈突出之勢,整個城體類似琵琶狀,繞城而流的松花江,在城的一側陡然轉了一個彎,於是,民間就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乾隆皇帝來吉林巡狩,在城西歡喜嶺駐馬觀覽吉林城時,心中歡喜,遂留下了「琵琶城,彎把灣,銅幫鐵底松花江」的贊語。由此,吉林城又有「琵琶城」之稱。

(吉林老東萊門)

吉林城的第三次修建是在同治五年(1867年)至同治六年十月。時任吉林將軍富明阿為預防「馬賊」李半瘋攻打吉林,倡導文武官員和地方士紳捐資,重修吉林城。這次重修變動較大:把原來的外牆全部改為叉垛刀的土牆。老北門一帶城牆向北擴展了298丈,接近千米,西南擴至臨江門,城牆高1.1丈,基寬1.5丈左右,城牆上面加了3尺高的磚砌女兒牆,城牆周長約5600米,南面仍無牆。由於嘉慶十八年(1813年)江堤被大水沖塌,又在沿江新修長5里的木柵欄一道,城周總長約8480米,城內總面積約4平方公里,城域進一步擴大。

這次整修,全城增至八個門。東西有兩個城門,緊南頭靠江的叫「東萊門」,俗稱「小東門」,在今市廣播電台附近。東面北頭叫「朝陽門」,俗稱「大東門」,在今河南街東頭處。北面有三個門,緊東邊的叫「巴爾虎門」,簡稱「巴虎門」,在今觀音古剎北邊,正中的叫「北極門」,在今8路公交車「北極街」站樁附近,最西邊的叫「致和門」,在今立交橋東側、致和街與鐵路交叉處附近。西面有三個門,西南角緊靠江邊的頭一個門叫「迎恩門」,在今毓文中學西側附近,再往東北去第二個門叫「福綏門」,俗稱「水門洞子」,再往東北去第三個門叫「德勝門」,在今北大街與德勝路交會處的西邊附近。以上各門除致和門、福綏門外,剩下的皆建有城樓,其形狀與現在寺廟的鐘鼓樓相似,高五丈,門寬一丈五尺。此次修建城垣,新城北牆向北擴展,整個城垣琵琶形狀更加突出。

吉林城的第四次修建是在光緒九年(1883年)。時任吉林將軍的希元對吉林城牆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改建,這次改建取直了部分城牆,將土牆全部改建為磚牆。牆高一丈二尺八寸,厚三尺,每隔五尺修築一個垛口。這次修建取消了沿江的木柵欄,又把城西門外已經倒塌的土牆廢除。此次修城雖城內面積並未擴展,但工程較大,改造後的城牆巍峨壯觀,給吉林城平添了幾分氣勢。

宣統元年(1909年),日本帝國主義勢力侵入吉林,在東萊、朝陽、巴爾虎門外,即今吉林火車站和重慶路一帶開闢商埠。為了交通方便,在東萊門和朝陽門中間,開闢了一個城門,叫新開門,地點在今市公安局附近,並將原糧米行街東移伸至新開門。

民國十九年(1930年)秋,由於當時吉林陸軍訓練處駐在城外原市食品廠一帶,為了便於東北邊防軍駐吉副司令部與訓練處的往來,時任東北邊防軍副司令、吉林省長的張作相,決定在朝陽門與巴虎門之間新辟一個城門,叫北新開門,即今新八中門前向東走與南京路交叉處。於是,吉林的城門最後增加到十個。此外,民國十二年(1923年)五月初五日,迎恩門城樓被火焚毀,之後,各城門做了改建,又將迎恩門改稱臨江門,巴爾虎門改稱巴虎門。

改建後的城門不再建城樓子,而是簡化為在路兩側相對應,各立鋼筋水泥方形立柱。兩個立柱上端以鐵木結構形成橫空高懸半圓式開門標牌,上書大字,如臨江門、北極門、德勝門等。有的門就更簡單,只有兩側立柱,而無開門標牌,如新開門。

從清初吉林建城到民初改建城門,各城門的命名頗有文化意蘊和區位特色。迎恩門取意於迎接皇帝進城。德勝門取意於崇尚德治,此門開闢之時曾叫「得勝門」,是因駐守吉林的將士,奔赴前城或班師回營多經此門,以此寄予將士出徵得勝凱旋之意。致和門取意於回漢民族和睦共處。巴虎門的「巴虎」是滿語,有吉祥福地之意。福綏門取意於幸福安好之意。朝陽門取意於門處朝陽之地。大東門取意於方向,後改稱的臨江門取意於靠江。北極門取意於在城之最北。這些城門又往往統帶一兩條或更多條街巷,如大東門統帶大德勝街、小德勝街,朝陽門統帶朝陽街、東窖坑,臨江門統帶船營街、順城街,致和門統帶致和街……這些街路都是為所屬城門統帶而繁盛的名街大道。

吉林老城牆的拆除是從1928年開始的。由於城區繁榮發展與交通的需要,加之城牆年久失修,數十年間,陸續對城牆予以拆除。如德勝門城牆向東北方向延伸的一部分,即德勝門外右拐傅家豬店衚衕的一段城牆,直至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尚存有近百米長的青磚城牆,5年後的偽康德六年(1936年)才徹底拆除完畢,這種情況一直延續到1940年。到1994年時,在大東門北側原食品廠後牆處,還有一段不到100米的舊城基遺址。1996年,由於住宅小區的開發,這段牆基被清除。至此,吉林老城垣蹤跡全無,消失在歷史的深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力泉的陽光地帶 的精彩文章:

TAG:力泉的陽光地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