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組織部的女孩

組織部的女孩

點這裡關注公職機要,讀一手材料。

從信息中獲取經驗,公職人的首選。僅有1%的公職人未關注。

常聽人說,跟著組織部年年有進步。於是也就有了想進組織的衝動,借調也行、幫忙也行。後來,不想還真就隨了心愿,儘管時間不是很長,卻也讀懂了《組織部的燈》是怎樣的燈,《組織部的風》是啥樣的風。

然而,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今天,我既不想說燈,也不再說風,而是要說說組織部的女孩。畢竟,那是我遇到過最漂亮、最醇美的女孩,也是最勤奮、最知性、最魅力的女孩。讀懂了她們,也就讀懂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荒謬、「休言女子非英雄」的精妙。

組織部的女孩是美麗的。她們一個個都是那麼的端莊大方,那麼的內秀俊美。無論是衣著穿戴、還是言行舉止,都是那麼的清新優雅、那麼的嚴謹規範。千萬別用「濃桃艷李」「小鳥依人」或者「柳弱花嬌」之類的辭彙來形容組織部的女孩,那是對她們的褻瀆。在她們身上,你永遠讀不完「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品質,也永遠讀不完「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的氣度。

組織部的女孩是熱情的。她們一個個都是那麼的陽光真誠,那麼的可親可信。組織部門的工作是要和很多人打交道的,既有機關幹部、退休幹部,也有村居幹部、一般黨員,甚至還有普通群眾、上訪群眾。但無論對誰,她們都會以耐心熱情的工作態度、嚴實高效的工作作風,讓大家找到「家」的感覺。古人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就是對她們那種蘭質蕙心的最好詮釋。

組織部的女孩是勤奮的。她們一個個都是那麼的能吃苦,那麼的能拼搏。組織部門的工作任務重、節奏緊、強度大,需要經常加班加點。正是因為這樣,也就有了那句調侃:「在組織部工作,男人當牲口使,女人當男人使。」但儘管這樣,卻從來聽不到她們有任何抱怨。難怪有人說,想和組織部門的朋友一起去踏踏青、吹吹風,還真有點不太現實。其實,她們也有自我價值的追求,也有捨我其誰的擔當。

組織部的女孩是善學的。她們一個個都是那麼的愛讀書,那麼的求上進。我見過很多女孩一下班就去誑街購物的,卻很少見到有讀書甚至學政策、讀文件的。但組織部的女孩卻讓我大開了眼界,也顛覆了我的認知。原來,「跟著組織部年年有進步」,指的並非就是職務的升遷,而是思想的進步、視野的開闊、能力的提高、素養的提升。沒有「安專迷」精神,怎麼可能成為工作中的「政策通」、「活字典」、「多面手」?從她們身上,我讀懂了「大興學習之風」的深刻要義。

組織部的女孩是嚴謹的。她們一個個都是那麼的有匠心,那麼的善精品。我曾說過,文風反映著作風;我也曾認為,在文稿寫作方面自己還是有一定造詣的。但當看到她們所寫的領導講話、彙報材料、信息文稿之後,我才知道了自己的淺薄和粗陋,也知道了什麼叫逐字修改、逐詞推敲,什麼叫逐句調整、逐段過堂。看來,「組工文稿有口皆碑、名聞天下」還真不是虛妄之言,精品都是從嚴謹細緻的作風中得來的。

組織部的女孩是公正的。她們一個個都是那麼的重品行、講操守。她們不會因人情而變通、不會因利益而降格,更不會因為世情變化而放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情懷、丟失「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的操守。千萬別跟她們提原則以外的要求,也別以為她們會幫著你打什麼「擦邊球」,你一定會被碰得一鼻子灰。因為,在選人用人、考察幹部等方面,她們都是非常認真而且只講程序和原則的。「黨的事業永在路上,組織保證就永在路上。」這是她們的初心,也是她們的使命。

立品直須同白玉,讀書何止到青雲。真的很感謝組織部的那些女孩,也很感謝組織部這個「大平台」。是她們身上散發出來的正能量,讓我看到了「且行且成長,漸行漸精彩」的更多希望。

延伸閱讀:

我沒在體制內爆發,也沒在體制內滅亡

來源:妙黛有言(ID:miaodaiyouyan)

01

現在碰見熟人還是會有這樣的對話:

「最近忙嗎」

「還好,還好」

「你們有什麼忙的,報紙太多看不過來啦?」

「呃……」

「還是人家送禮送的茶葉太多,你們喝不完啊」

「呃,其實我們挺忙的,這一陣開兩會,經常加班」

「你們加班不也是在那坐著嘛」

「……」

工作三年多,這樣的話我聽過無數次。

不同的是,時過境遷,我已經不想對答,只想呵呵一笑。

「嗯,是,光坐著」

「嗯,是,喝茶水」

只不過,我們坐著一天都沒時間動動,一杯茶晾涼了都顧不上喝。

說了有什麼用,他們還是會認為你就是那個溫水裡的青蛙,每天沉迷於觥籌交錯,庸俗油膩,肚子里裝的全是啤酒。

夏蟲不可語於冰,井蛙不可語于海。

1月8日,唐山市城市路橋所有收費站停止收費,大批收費人員面臨失業。

一位大姐的一句話迅速火遍全國:我三十多歲了,青春都耗在這裡了,除了收費,什麼都不會。

一夜間,朋友圈被各種刷屏:《這世界沒有永遠的鐵飯碗》、《遠離體制內的舒適區》、《年輕人,早一點努力,就少一點中年危機!》……

真是嚇得我虎軀一震!

這件事跟體制不體制的關係大嗎?

也許吧。

但我認為關鍵的,是人。

這位大姐在吐槽的時候,收費站中一定有人已經找好了工作。

溫水煮青蛙的,不是什麼行業,任何行業都存在舒適區,而甘願在溫水中身亡的,是青蛙本蛙。

如果這些人,一開始進入一家私企。有一天,企業解散了,他們依然會說:我把青春給了你,你憑什麼舍我而去。

其實,誰的青春也沒有給誰,都是給了自己。

畢竟,誰也不曾替你活過一天。

02

體制內,沒什麼好妖魔化的,都是過日子,討生活而已。

我在體制內累不累?累。

但是我知道體制外的也累。

我在體制內掙得多不多?不多。

但是我知道體制外的掙得也不多。

我在體制內是不是混日子?因人而異。

就像我知道體制外的是不是混日子,也是因人而異。

我們是不是每天光閑著?

有這樣的崗位,但是大部分人不是。

我們能有什麼工作?

不敢說社會主義新中國是我們建設的,因為,那是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但是,至少有個頭髮絲是我們的。

要不然,老天爺天生就知道你是貧困戶嗎?

老天爺天生就知道你腳下這條路該修嗎?

老天爺天生就知道環境污染危害你的健康了嗎?

老天爺天生就知道你家門口缺個商場嗎?

如你一般, 我也是一枚普通人。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在企業,領導說,張三啊,咱們得開個會。

你會問領導,什麼議題,誰參會,誰發言,什麼時間。

然後你會下通知,寫發言稿,督促參會人員,布置會場。

開會時,你會端茶倒水,做好會議紀要,記住領導部署。

結束了,你會整理重要講話下發,督促領導布置的任務,給領導反饋。

我們也一樣。

這還只是開個會而已,是我們每天工作的冰山一角。

問題又來了,「你覺得體制內不好你可以辭職啊,你敢嗎」

我可以把這句話當成,你進不來,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嗎?

你在企業幹了好幾年,你辭職我看看。

行業沒有高低貴賤,如果有,那是因為你不了解它。

大家都是在努力的生活,很努力的生活。

03

都說體制內是舒適區,不好意思,我不這麼認為。

我們也在努力的生活,努力的工作,絲毫不敢懈怠。

有一篇文章,做的實錄,回訪了在體制內辭職的人,現在怎麼樣了。

十多個人的回答,看完了你會發現:

上進的人發財了,不上進的人後悔了,追求平安度日的還是歲月靜好。

所以,所謂的舒適區與不舒適區真的和工作沒什麼關係,只和人的心態有關係。

在我身邊,有偷奸耍滑什麼都不幹的人,有指哪打哪完全聽指揮的人,有努力上進拼搏進取的人。

你說,我們這個工作有什麼好進取的,誰都會幹的活。

是啊,同樣的工作,有人比你乾的漂亮,有人比你乾的快,有人比你乾的又快又漂亮。

就我個人而言,之前在鄉鎮工作時,不敢說一個人頂十個人,兩三個總是有的。

兩會、國慶、重要會議,不放假;

說下村,拿起包就走,高跟鞋從來不敢穿;

領導後天要的材料,明天保證寫完;

上級工作下來,直接把方案給領導列好。

你說我求什麼,求提拔重用?

說這個有些酸,但是這一行裡面,提拔不提拔的有很多「你懂得」的因素,這個下面再說。

我說我真的不圖功名,單位的前輩,說我傻逼一個。

電影《那些年》裡面,柯景騰對沈佳宜說,我保證十年之後我連log是什麼都不知道,但我一樣會活的很好。

沈佳宜說,人生本來就有很多事就是徒勞無功的。

GIF

是啊,既然很多事是徒勞無功的為什麼要做呢?

很多事我也沒有想明白,但是我只知道,我不甘心做那個溫水裡的青蛙,我不甘心庸俗油膩,我不甘心屈居人後,我也不喜歡不努力的自己。

就像王小波的曾經說的:「我活在世上,無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見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願,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別的,生死有命,富貴在天。

04

說說關於「你懂得」那個事。

其實,真的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黑暗。

憑著自己本身,讓領導青睞提拔的大有人在;有深厚背景卻實在扶不上牆的也有的是。

和企業一樣啊,企業不是也有誰的小舅子,誰的外甥女空降的時候嗎?

這都沒什麼,能量守恆嘛。

一個人身上的標籤,包括性格、外貌、能力、智商、情商、逆商、背景。

如果用這些綜合實力衡量一個人的話,比你混得好的人,你肯定有不如人的地方,無可厚非。

但是在這行呆的越久越發現,那個比你學歷高、比你有背景的人,比你還努力。

體制內又如何,照樣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等級更加分明。

如果你問我,體制內有資格談夢想嗎?

那麼我一定回敬你一杯:你的夢想是什麼?

小的時候,我們是糾結考清華還是考北大,當宇航員還是當科學家。

長大後,才發現,我們都是最平凡中的一員。

即便如此,對於宇宙我是塵埃,但是對於我自己,我的家人,我是全世界。

所以我們夢想是什麼:今年比去年強,明天比今天快樂

桃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

人生既然無常,既然轉瞬即逝,還想這麼多幹什麼。

說到這裡,關於「你懂得」那個問題有答案了嗎?

功名利祿本無物,無問西東是本心。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明朝那些事兒》最後說:這世上只有一種成功,就是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度過自己的一生。

用我非常喜歡的一句詩來說,就是: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

05

遙想當年,我們都曾想仗劍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華。

後來,生活像一把無情刻刀,改變了我們模樣。

大學畢業時,也曾想著走入社會,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到最後,都被拍在了沙灘上。

那又能怎麼樣。

尼采曾經說過:凡不能毀滅我的,必使我強大。

體制沒有把你我毀滅,那我們只能更強大。

上高中的時候,一心煩就會默寫一遍王勃的《滕王閣序》,從字裡行間感受王勃的那種意氣風發,少年得志。

現在,不承認自己油膩了都不行。

全文已經背誦不下來了,但是有一句話,我一直沒有忘:

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共勉。

作者簡介:妙黛,一名在體制內掙扎的非自由撰稿人,一個只寫走心文字的90後姑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左家莊 的精彩文章:

大道至簡!這位正國級領導離任講話值得細讀

TAG:左家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