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超500架窄體機將提供機上無線服務:2-3年內實現

中國超500架窄體機將提供機上無線服務:2-3年內實現

空地互聯網產業聯盟總幹事王淼表示,在未來的兩到三年,國內會有500架以上的窄體機提供空地互聯的服務。

4月12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在2018CAPSE民航服務峰會上了解到上述消息。

空地互聯網產業聯盟由中國國航、中興通訊等成員單位發起成立,該聯盟總幹事王淼表示,窄體機布局空地互聯服務(即機上WiFi),這個過程不是由三大航(國航、南航、東航)完全主導,許多中小航空公司也會參與進來,甚至未來購買低成本航空公司的機票也可得到這類服務,「現在國內很多中小航空公司都已經開始做這項工作。」

據澎湃新聞了解,目前公開宣布在窄體機上布局空地互聯服務僅有九元航空,其為一家以低成本模式運營的航空公司——2018年1月23日,九元航空宣布其機隊空中互聯網服務已測試成功,為國內航空公司首家在窄體機上實現空中互聯網接入。而其餘航空公司目前僅宣布在寬體機上提供機上WiFi服務。

對此,王淼在接受澎湃新聞記者採訪時表示,其實國內多數航空公司都在布局窄體機空中互聯網服務,包括東航在內,「東航是先發展寬體機,後發展窄體機,但實際上東航下屬很多子公司、分公司現在也都開始在做這方面的籌備。」

王淼告訴澎湃新聞記者,儘管在窄體機上布局空地互聯服務成本不菲,但因為窄體機在國內航班中是最主要的運力,且通常國內航班與國際航班的窄體機運力比為9:1,因此如果僅僅是寬體機有空地互聯服務,那麼國內絕大多數旅客難以體驗到空中WiFi。

對於布局空地互聯網路的航班的效果,王淼表示,在民航局允許在飛機上使用手機之後,網路的打開率從低於5%提高到高於50%。

他表示,在智能手機還不能在客艙中使用時,機上的網路只能被平板和筆記本使用,很多旅客拿平板和筆記本的時候,一般都會準備好自己要看的內容,所以當時機上網路的打開率很低,低於5%。但是,當智能手機在客艙中被允許使用之後,如果飛機上提供了無線服務,打開率快速提升到兩位數以上。「我們參考歐美髮達的航空公司機上網路業務的情況,最高的能夠達到50%以上。」

2017年9月18日,民航局宣布放寬對於機上攜帶型電子設備(PED)的管理規定。當時即有市場聲音稱,對於機上WiFi剛剛起步的中國來說,這是一個前景巨大的市場。

對此,王淼表示,結合國內外權威機構的預測,到2024年,全國機上網路和娛樂的市場預計可以達到將近100億美金的市場規模,這100億美金的市場規模會帶動一個近千億的互聯網市場。

不過,對於空地互聯服務的商業模式,有專家擔憂若採用收費模式,是否會違反相關規定。

對此,王淼回應稱,對用戶收費作為前項收費的模式,航空公司的自主權已在近幾年發展中越來越大,「每家航空公司許可經營證上都有明確的說法,不僅僅是可以賣東西,也可以賣服務,為何對於現有的航空公司就變成難以逾越的門檻呢?主要問題還是思想的解放。」

王淼稱,民航業最容易對標國際同行的,對於空地互聯服務的前項收費,只要航空公司準備好了,不是很大的問題。「運營商跟我們溝通說,航空公司儘管收錢,開發票的事情他們來解決。」

但若採用後項收費,即旅客不付費,由內容贊助商付費,王淼認為,這部分收入不能頂住航空公司的成本。「我們希望這個市場良性互動,旅客願意支付服務的費用,航空公司也願意拿更好的服務提供給旅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澎湃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央美「物外」當代藝術展:探討物與自己、物與空間的關係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