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人工智慧已應用到癌症篩查

人工智慧已應用到癌症篩查

誕生於2015年的 「互聯網+」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推動我國數字經濟增長的迅猛力量。一副互聯網+的全景圖也在展開:AI(人工智慧)輔助癌症篩查、手機上的「微信法院」、高速路上不停車過收費站、無人便利店的興起……根據騰訊的數據,2017年數字經濟總量達到26.70萬億元人民幣,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上升至32.28%,成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力量。

互聯網+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實際的變化?在與互聯網結合的過程中,傳統行業最重視什麼問題?用什麼方法能讓互聯網+更好地落地?在昨天召開的騰訊2018互聯網+峰會上,多位互聯網+行業的嘉賓對這些問題一一解答。

互聯網+醫療

機器人可以幫醫生看「片子」

2017年,騰訊推出了基於人工智慧的醫學產品「騰訊覓影」,利用AI醫學影像技術助力診療環節,覆蓋食管癌、肺結節、糖尿病眼底病變等多病種篩查。目前,騰訊覓影已經落地100多家三甲醫院,在消化道早癌篩查、肺結節、眼底糖網篩查、乳腺鉬靶等多個領域快速發展。

覓影能幹什麼?簡單來說,騰訊覓影的輔助診斷過程,就是通過深度學習多樣化、高精度的醫學診療圖片,實現機器人「看片子」,幫助醫生提升診斷效率和準確率。據悉,騰訊覓影篩查一個內鏡檢查用時不到4秒,對早期食管癌的發現準確率高達90%。

「獲益最大的就是基層醫院,通過人工智慧技術輔助醫療,可以降低誤診率,幫助醫生少犯錯誤。」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流行病學研究室主任喬友林教授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目前直接利用人工智慧進行診斷的風險還是非常高,但輔助醫療診斷可以提升醫療效率,對托起基層醫療具有重大意義。騰訊互聯網+醫療中心負責人常佳表示,醫療AI的發展註定是長期性的投入,騰訊將把連接器做好,做好了長期沒有商業模式的準備。

互聯網+零售

微信支付「綁臉」,可無停留、無感知出店

相比複雜的醫療,互聯網+零售給用戶和零售商帶來的改變更為直接,節省排隊時間的掃碼購、智慧停車系統移動支付等都讓用戶的購物體驗變得更方便。對於商家而言,面對線上流量越來越昂貴的現實,洞察消費者的心思,獲得消費者的行為軌跡成為企業競爭的關鍵。

騰訊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強調,從前幾年打通微信支付環節,到目前的智慧零售解決方案,互聯網與零售的結合實現了線上線下貨物銷售體系打通、粉絲一體化運營、廣告與營銷的閉環。

互聯網+警務

打官司、交罰款、報警都可以在手機完成

微信辦理港澳通行證簽注,微信110報警,微信訴訟服務……互聯網與警務的結合也讓百姓生活獲得了更大的安全感。騰訊安全管理部總經理朱勁松表示,大「互聯網+」警務的布局不僅提升了警務部門的業務能力,也增加了市民對警務工作的滿意度。互聯網與警務的合作要進入到「更專業、更智慧、更開放」的2.0合作模式。

目前,深圳市公安局利用騰訊雲、大數據等技術建設的民生警務平台,已經可以實現包括統一網上辦事入口、身份證、電子證照、數據交換共享平台和支付多項便民服務。廣州交警結合微信支付、微信小程序、人臉識別、電子證件等技術可以實現快速處理違章。騰訊優圖天眼尋人解決方案通過AI助力公安,幫助更多走失的人員被找回。據悉,騰訊「牽掛你」防走失平台正式上線後,去年3月24日首次成功尋人,幫助找回了福建省清流縣的走失男孩陳某。該平台自上線10個月以來,已幫助找回681名走失人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癌症 的精彩文章:

許多人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對癌症的無知
記住這五點,癌症治療效果會更好!

TAG:癌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