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最易患的慢性病之一,別讓您的晚年顫抖!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最易患的慢性病之一,別讓您的晚年顫抖!

最新統計資料顯示,我國已知獲得正規治療的帕金森病患者總數達到200多萬人,約佔全球總患者數的50%。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最易患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尚無治癒的方法,因此「及時發現、系統管理」仍是控制病情的最好途徑。

隨著醫學知識的普及,帕金森病的典型癥狀已廣為人知,但另一方面,對帕金森病的一些非典型癥狀認識仍舊不足,為此,本報特邀北京協和醫院神經內科李延峰主任為您解讀帕金森病的相關知識。

患了帕金森病確診難

帕金森病是全球第二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病之一,其發病率僅次於阿爾茨海默病,也是最常見的老年神經疾病之一。該病起病隱襲,病因不明,癥狀多樣,診治複雜。即使在北上廣這樣的一線城市,患者出現癥狀後的確診時間平均延遲6.73個月,表明國內對該病認識嚴重不足。

早期識別難,提前診斷不可取

帕金森病屬於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疾病。通常帕金森病患者在出現癥狀時,其黑質神經細胞數量減少已超過50%,病理改變的基礎是在神經細胞內出現路易包涵體。所以說,當在中樞神經系統發現有路易包涵體存在時,患者基本上已罹患帕金森病。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路易包涵體的主要蛋白成分是突觸核蛋白,通過一些先進的檢測技術,如分子影像技術可以在很早階段就能發現患者突觸核白的分布異常,從而對患者作出診斷。那麼提前診斷帕金森病是否適合應用於臨床呢?

李延峰主任告訴記者,「因目前尚無針對性辦法從根本上治療帕金森病、控制其進程,故不宜對常人使用分子影像技術篩查帕金森病,只有當診斷出現困難時才可用其幫助鑒別,所以提前診斷並不可取」。由於帕金森病患者的臨床癥狀複雜,實驗室檢查和常規影像學技術如CT、核磁共振檢查無法識別,非神經專科或者基層醫院醫生極易因經驗不足造成漏診或誤診。

相近疾病多,發病癥狀複雜

據李延峰主任介紹,震顫往往是發病最早期的表現,也就是我們通常說的手部抖動。但只有當看電視或者和別人談話時,即身體靜止時肢體出現不自主的顫抖,變換位置或運動時顫抖減輕或停止,這樣的靜止性震顫癥狀,才是帕金森病的最主要特徵。帕金森病的震顫雖有特點,卻不是每個帕金森病患者都有的典型表現,非專業的醫生很難分辨。於是帕金森病常會與舞蹈病、小腦疾患、甚至甲狀腺機能亢進等疾病混淆,延誤診斷。

此外,肌強直會使帕金森病患者的肢體和軀體失去柔軟性,變得很僵硬,以致患者發生活動障礙。病變的早期多自一側肢體開始,有些患者會誤以為是腦血管疾病或者是運動神經元性疾病,而在一系列檢查未能查出病因時總會採用觀察疾病進展的方式「冷處理」,從而再一次延誤治療。

患者早期出現運動遲緩、思維遲緩,甚或已經出現小碎步癥狀,常會被人當作老年人運動機能退化,隨著癥狀加重患者往往不能做精細的動作,如解系鞋帶、扣紐扣等,甚至寫字也逐漸變得困難,言語減少,語音也低沉、單調。直到患者出現特殊姿勢改變,又被與骨質疏鬆造成的體型改變相混,一再漏診。因此,一旦懷疑有帕金森病可能時,必須儘早尋求專科醫生幫助。

帕金森病中晚期的顯著特徵

帕金森病主要包括四大主征,即靜止性震顫、肌強直、運動遲緩和姿勢平衡障礙。也包括一大典型姿態及一些容易被忽視的非運動癥狀。

帕金森病的典型姿態:頭前傾、軀幹略屈、背呈弓形、上臂內收、肘關節彎曲、腕略伸、指掌關節彎曲而指間關節伸直,拇指對掌,髖及膝關節輕度彎曲。

非運動癥狀:嗅覺失靈、吞咽困難、聲音變小、焦慮、抑鬱、睡眠障礙(包括喊叫、打床、墜地、失眠、夢遊、噩夢,甚則傷及床伴)、血壓異常(低血壓、頑固性高血壓)、出汗、尿路刺激癥狀(尿頻、尿急)、頑固性便秘、腹瀉,甚至出現智力水平下降、幻聽幻視等。

老年人是帕金森病的最高危人群

最易患帕金森病的人群

帕金森病的平均發病年齡約為60歲,並且患病率隨年齡增加而增多。早發性帕金森病多發生於40歲之前,主要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而一些繼發性的帕金森病綜合征患者,在各個年齡階段發病率無明顯區別,尤其是各型腦炎後或其他腦部病變引起的帕金森樣癥狀,更容易出現在青少年中。

「反覆頭部外傷史,明確腦炎病史,帕金森家族病史的青年人;及反覆卒中史、中風病史,疑似痴呆或痴呆病史,糖尿病患者和帕金森家族病史的老年人都是帕金森病的高危人群。」李主任說。

帕金森病是慢病宜綜合管理

帕金森病患者的病程長達14年至20年,在面對疾病的漫長過程中不是簡單的藥物治療即可管理疾病進程的。針對患者、家屬及護理人員進行疾病教育,讓他們知道疾病可能會出現哪些問題,了解疾病管理的目的至關重要。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都要根據患者的疾病病程、癥狀的嚴重程度等方面進行個體化治療,權衡藥物之間相互作用,保障患者在最佳獲益、最小不良反應和最經濟的治療原則下進行管理。

康復治療和適當的文體活動對改善患者運動或非運動癥狀、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均有較大益處,如嘗試太級拳、慢走等運動。要鼓勵患者多參加有益的社會活動,如旅行,經濟條件允許的患者也可配合一些新型療法,即芳香療法、吸氧療法、磁療法等。

治療帕金森病不可自行改葯

李主任提醒讀者,帕金森病是一種慢性進展性疾病,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恰當的治療,發展至疾病晚期,會因嚴重肌強直不能行走而長期卧床不起。最後產生各種併發症如褥瘡、肺炎、骨折等,從而導致死亡。但一般病情發展控制良好的患者通常是不會影響壽命的。截至目前,帕金森病仍是病因未明的不可逆性疾病,患者不可為追求最大的治療效果,擅自增改用量更換藥物。

雖然帕金森病暫未列入老年病的行列範圍,相信不久的將來,在我國和世界神經內科醫生的努力下,帕金森病會和其他心腦血管病慢病一道納入社區管理和老年病醫學的範疇,有更多的患者和家庭可以從中獲益。文/本報記者 郭怡琳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微信用戶可關注 中國家庭報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家庭報 的精彩文章:

上海某相親會上都嘲諷,30歲女人就是「郊區房」!
專家呼籲:中青年也需警惕急性心梗

TAG:中國家庭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