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品書 基因的故事

品書 基因的故事

6年前的冬天,印度裔美國醫生悉達多·穆克吉從德里出發,陪同父親去加爾各答一家醫院探望堂兄莫尼——他是父親大哥的兒子,2004年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受疾病和藥物的影響,莫尼走起路來搖擺不穩,雙眼空洞無神,說話時總是左顧右盼且時斷時續。

眼見親人如此,穆克吉和父親都很心痛。更讓他們憂心的是,莫尼疾病的背後指向家族遺傳。作為醫生的穆克吉很早就意識到這一問題,在他的家族裡,精神疾病已經至少延續了兩代——除莫尼外,他有兩位叔父被不同類型精神疾病拖垮,父親也曾經歷過兩次「心因性神遊症」的發作。

那次探望後,穆克吉開始思考:假如莫尼患有遺傳病,為何他的父親和姐姐卻得以倖免?是什麼觸發這種遺傳傾向?我也是這種遺傳易感性攜帶者嗎……這些猜測和疑問,將他引向基因研究的新方向,並於2016年寫成《基因傳》。該書剛出版就成為暢銷書,近日,其中譯本被引進國內。

作為哥倫比亞大學的癌症專科醫生和研究員,穆克吉曾在2010年出版《眾病之王:癌症傳》,揭秘癌症發展史。次年,該書獲普利策文學獎。這次寫《基因傳》,穆克吉走的依舊是追求故事性、可讀性的路子,將150年間研究基因的人物故事一一道來,比如研究豌豆的孟德爾、研究果蠅的摩爾根、發現DNA的沃森……

孟德爾是摩拉維亞一座修道院的神父,1856年開始從附近農場收集豌豆種子,並在修道院的後院種下。之後的8年,經過無數次種植和培育實驗,孟德爾最終發現:生物的性狀(如大小、高矮、顏色等)是由遺傳因子(後被稱為基因)決定的,每個因子決定著一種特定的性狀,可惜他的成果一直未引起關注。直到1900年,在他逝世16年後,三位學者重新發現孟德爾遺傳定律,遺傳學才由此進入孟德爾時代。

在基因研究跌宕起伏的歷史進程中,幾乎每個發展節點都有一位像孟德爾這樣的科學家,努力推動基因科學前行。與此同時,問題也開始出現,尤其是當基因與政治關聯時。

1939年,一對狂熱的納粹父母表示,希望將自己生來失明且伴有肢體殘疾的孩子從國家遺傳基因庫中清除。希特勒批准了對這個孩子安樂死的請求,並將這種做法擴展應用到其他兒童身上,還頒布規定在全國徹底清除遺傳缺陷。僅在1939—1941年間,納粹德國就殺害25萬名身體存在遺傳疾病或缺陷的成人和兒童,釀成滔天大罪。

遺傳學領域的研究日新月異,穆克吉一直寫到2015年的「後基因組時代」。科學家不僅破譯遺傳密碼,發現DNA雙螺旋結構,還開啟了分子生物學時代。隨之而來的問題是:基因技術對人類未來到底是福還是禍?對此,穆克吉觀點很明確,「在我們對基因組的機制沒有完全搞清楚時,不應貿然去操縱人類基因組,防止它在過度擴張中恃強凌弱,或者以『正常』為借口消滅『突變』」。

很顯然未來還有無數的基因故事等待書寫。而《基因傳》,除讓人們了解基因史和生命本身外,更多是激發人們思考新技術應如何被使用。畢竟它沒有道德屬性,既非善也非惡——真正威脅人類生存的從來不是技術,而是人類本身。

作者:陳娟

環球人物新媒體原創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人物 的精彩文章:

送一百位女孩回家,講北漂女生的故事,他說寫作給了他存在感
「不開藥」的醫生,「不著急」的急診

TAG:環球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