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鋒:固安可好,別來無恙

楊鋒:固安可好,別來無恙

蘇東坡在《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為悼念原配妻子王弗而寫的一首悼亡詞,此種凄清哀婉,感人至深,對故人的愛意如一口常年不幹涸的泉水般汨汨而出,可以閉著眼睛想像一下,多年以後,找到多年未曾謀面的知己;時隔半個世紀,走一程原來熟悉的道路;或者遠離校園若干年後,去曾經學習過的校園聽鳥鳴書聲,都是人世間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那一刻,一定是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固安,北依燕山,西枕太行,東望渤海,南臨白洋淀,位於京津唐腹地,隸屬於廊坊市,位於北京南郊,距京城約五十公里之遙,被稱為「京南明珠」,以前很少有人知道那個地方,這些年才被人們知曉,來源於新聞聯播上的報道,固安因房價已經突破一萬元而被世人周知。因為距離北京近,交通便捷,固安距北京的公交車十分鐘一輛,很是方便,地鐵正在修建當中,北京新建的機場選址就在固安,目前正在緊鑼密鼓的籌建當中。

此刻筆下的固安,盡顯物華天寶,人文薈萃。但實際上,當年我第一次看見固安的時候,和上文中的感覺大相徑庭。

早在九月初,早早出門,先坐長途汽車,翻越秦嶺,到達西安,在此停留三天後,在一個傍晚,揮手告別父親,坐火車經過一個晚上的顛簸,在九月的一個清晨到達北京,到達北京的那一刻,又餓又暈,整個人都虛脫了,勉強掙扎著等校車。

在北京西站的出站口,看到了北大、清華、北郵許許多多北京的高校來接站的同學,橫幅是那樣的醒目,我一直在想,天津輕工業學院,固安,兩個毫不搭界的學校和地方怎麼會發生交集呢?

焦急的等待中,終於找到了天津輕院的接站老師,該老師稱,前車剛走,後車還木有來,讓同學們繼續等待,等了一個多小時,車到了,一輛車,但上車的人更多,超載了,木有人願意下車,老師動員讓同學們發揚下雷鋒的風格,並稱後車馬上到,這是我從小學畢業後第一次聽說發揚雷鋒風格,說實話,我猶豫了下,很想學會雷鋒,但我看看周圍的同學,都無動於衷,話到嘴邊,硬硬咽下去了,但有一位女同學我記得很清楚,她大聲地說,她先下車,騰出座位,留給最需要的同學,她自己等下一輛車,我的內心在當場很是崇拜,後來才知道,這位女同學來自青海西寧,名叫陳怡,後來是我們班的團支書。

車在中午一點左右從北京出發,開往固安,車上的人員是超載的,我站在車中間的過道上,車向前行,公路兩邊的樹向後疾去,沿路隨處看見瓜果蔬菜批發市場,不久後我才明白,沿路是大興區,是供應北京日用農產品的集散地。沿途的地方此後我就很熟悉了,讓我們再次重溫沿途經過的大站:木樨園、高米店、黃村、大興橋南、榆垡、固安縣城、知子營鎮。這些地名是我以後耳熟能詳的地方。

車一路由北向南,先是人聲鼎沸,人來人往,慢慢地,車流超過人流,到最後,就是農村集鎮,在車上,我一直渴望車子不要停,繼續開下去,但最終,來到了人跡罕至的廳輕中國業管理幹部學院,中字型大小院校,從名稱上看來,很牛,但實際了解中國現代歷史的人都明白這一辦學模式。幹校,是上世紀「文化大革命」時期,全國各地各部門根據毛澤東《五七指示》興辦的農場,是集中容納中國黨政機關幹部、科研文教部門的知識分子,對他們進行勞動改造、思想教育的地方。"幹校"是"幹部學校"的簡稱,名實相差懸殊,其實是一種"變相勞改"的場所。幹部管理學院脫胎於幹校,轉變為成人高等教育學校,想必這中國輕工業管理幹部學院便是原輕工部改造職工的地方,選址是也是下了一番功夫,避開北京,遠離是非。

車進學院大院,夏末午後的學院,就是北方農村午後的景象,陽光慵懶的撒下,柳樹婀娜,鳴蟬嘶啞地叫著,彰顯學院的幽靜,學院沒有高大的建築物,報名點設在小操場,報名領生活用具,第一次走進宿舍,看見一小夥子,個高,略胖,鼻子大,可以從秦俑中找出其原型,精神悶悶不樂,坐在床隔壁的桌子上吃蘋果,上前問詢,該同學陝西富平人氏,姓雷名向明,說起學院,和我的感覺一樣,感覺對所上上的學校並不滿意,甚至很失望,沮喪之意流露於形。簡單交流,言及這裡和我們心目中的大學,我們報考的大學絕非這裡,連呼上當。

情緒是可以傳染的,也是可以放大的,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述說完之後,已經記不清是誰提議,出去到校園走走,看看到底有多失望,下樓,西行約百米,見一操場,旁邊有幾株柳樹,已是下午時分,夕陽西下,柳樹依依,樹下兩位年輕的少年,輕輕的哭泣,這一幅畫面,多少年後,依舊如烙印般深深地刻在我的腦海里,揮之不去,這是我對固安,對大學的第一印象。

接下來好幾天,等待開學的日子裡,閑得無聊,同鄉會的老鄉偶爾過來坐坐,約五天後的一個早晨,學院組織我們開學典禮,地點就在小階梯教室,三個專業,不到兩百人吧,我現在已經記不清當時參加的老師了,記得有徐明江、朱寶貴、王長奇,別的人可能也有,徐明江在會上講過陝西的同學應該感謝他,他去的陝西招生,陝西的同學應該感謝他,但別人怎麼想我不知道,我在下面是小聲的罵他,咒罵他不該招錄了我到這個鬼地方,到時他現身說法,講他的苦難求學經歷,引起了大家的共鳴,生活總是波瀾不驚,如小橋流水般,接下來的日子,慢慢就走上了正軌,上課,吃飯,小心翼翼地融入集體這個圈子。

開學之初,最值得高興的一件事莫過於有一天下午通知我們第二天早飯提前,吃完飯,坐車去天津輕工業學院本部去參加開學典禮,一大早從固安出發,沿京津塘高速前行,歷時差不多三個小時,沿途水網密布,池塘林立,海河所經之處,到處都是養魚的,路寬池塘多,這是我對去天津途中的總結,這也是我僅存的記憶,在那次旅途中,既興奮、又充滿好奇;既憧憬,又忐忑不安;既委屈又無法言說;既高興又不知喜從何來?那種心情真是五味俱陳,無法言表!到了學院,開學典禮就開始了,旅途車馬勞頓,人困馬乏,根本沒有聽清上面講些什麼,或者根本就沒有聽,中午食堂校本部的雞腿倒是讓人大快朵頤了一次,返回固安前,在學校內閑逛,看見教學樓上課餘間隙時間,有學生我稱之為師兄的公開在吸煙,讓我頓時對這所學院僅存的哪一點好感也蕩然無存了。下午在一片夕陽的餘暉中,乘著習習涼風。打著盹,回到了固安。

人雖回了,心卻未回來,一切並未釋然,整整一個月,每天都在自怨自艾,每天晚上做夢,仍在高考,心情隨著日子的前移慢慢也想通了,想要上的學校就在那裡,無論你去讀或者不讀;正在上的學校就在這裡,無論你喜歡或者討厭;生活都得按部就班的向前,我用好奇的心打量著所學校。

不走進去不知道,走進才發現這所學校也是一隻萬花筒,老師大多出自名校有清華的、南開的、北師大,都出身名門,蟄居在此,以圖有所作為。

學院的學生更是五花八門,一分為三,其一是中央工藝美術學院,該學校後來併入清華大學,在全國招收的學生每年也是屈指可數;另一所是我們,天津輕工業學院一分部,一級也就不到二百人;還有一所,就是這所學校本身,一所成人教育院校,中國輕工業管理幹部學院,面向全國招生。現在回頭想想這真是挺有意思的一所學校,學校沒有校訓,學校沒有學術氛圍,沒有完整校園文化的學校,三所學校的學生在同一所學校學習,基本上不相往來,彼此看著不順眼,這裡給了你自由發展的廣闊天地,但你卻不知如何自由發展,在這裡你好奇、你詫異、你茫然、你無助、你掙扎、你孤獨,陪伴你的只有無盡的荒涼,你可以敘說的對象也只是操場邊的柳樹,情人坡上的白楊,亘古不變,坐看雲起雲落!

那個九月,整個人頓時覺得失去方向,未來如何?不知道!前行方向在哪?不知道!校園裡總是瀰漫著任賢齊的《依靠》,高年級的同學歇斯底里的唱著「我讓你依靠,讓你靠,沒什麼大不了」,哪讓我們這群少年依靠的支撐點在哪裡?蒼天無語! 其實每個人都是弱者,那一時,那一刻,這些年輕的少年都需要人來慰藉孤獨的心靈,特別是在高中某個時刻,心裡深處最柔然的地方藏著的那個溫柔的她,這一刻,也算是金榜題名了,表達時機成熟了,但那一年,同樣一首流行歌飄過大街小巷的《心太軟》更能表達那是我們的心情,「你總是心太軟,心太軟,一個人流淚到天亮,你無怨無悔的愛著那個人,可惜她無法給你安慰」,聽歌聲,滿滿一幕悲劇,結局可想而知了。

所以說,若干年後,我們這群人都對情人坡都充滿了感情,迎春同學還寫過情人坡的四季,春夏秋冬的輪換,美輪美奐,讓讀者心神嚮往,但你去過後就會發現它其實就是長著楊柳的一面荒坡,為何?概凡景因心生!

情人坡,位於學校的北邊,出學校大門西行約一公里,走過輕機廠,從輕機廠隔壁的土路向北傾斜上坡,那面坡東西走向,莫非當年是修建永定河取土堆積而成?坡上楊柳摻雜,偶有灌木,參差不齊,看樹齡,約莫三十多年光景。

春天來了,柳樹吐出嫩芽,隨風入夜的春雨款款而來,,空氣中滿是清新,楊柳樹煥然一新,春雨不時來訪,楊柳樹都在春雨中慢慢變綠,先是點點綠意,慢慢嫩綠一片,慢慢的,楊絮柳絮隨風飄散,暮春時節,走上那面坡,一看,綠油油一片,楊花柳絮漫天飛舞,春滿人間,處處是春。

天氣慢慢變熱,樹葉瘋長,內心躁動,楊花飛盡,柳絮消失,空氣中感覺到萬物生長的氣息,夏天到了,炎熱一地,但行經此處,綠樹成蔭,站在山坡上,涼風習習。

鳴蟬的聲音慢慢嘶啞,伴隨著淅淅瀝瀝的秋雨,秋天來了,樹葉變黃,走上這面山坡,抬頭望天空,京南這片蒼穹盡收眼底,吟誦著郁達夫的《故都的秋》,秋意無限,讓秋走進你的心底,遠眺永定河,目無盡頭,農夫的三輪車冒著黑煙突突突背馳而過,讓這片遠離繁華的山坡更顯寂靜。

樹葉在秋風中紛紛落下,刺骨的寒風在華北平原席捲而過,一連幾天,某個冬日的清晨,太陽升起,絲毫感覺不到溫暖的氣息,樹上滿是白色的霜掛,天然去雕飾,天氣說變就變,旁晚時分,先是雨,再是雨夾雪,最後變成了雪,雪不緊不慢下著,雪過天晴,空氣清新,大地格外靜寂,走上這面山坡,此時此刻,能讓你感覺到華北平原的空曠與遼闊,堆個雪人,打場雪仗,相約好友,走上這面山坡去拍照留念,都是很人生中一大愜意之事,樂哉快哉!

著這裡,濃墨重彩地寫了情人坡的四季,因為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些日子都被情人坡見證過,她如《笑傲江湖》中的啞婆婆一般,處處呵呵著儀琳小師妹,雖然她不能言語。她見證了我的孤獨時的無助、見證了我的失戀時的悲傷、她見證了我迷茫時的掙扎、她見證了我戀愛是的幸福,我的喜悅、我的哀愁、我的心思、我的成長,總之,那些年我的一切都被她默默地盡收眼底,陪伴你孤獨、撫慰你的悲傷、嘩嘩的樹葉飄過,她分享了你的喜悅,鼓勵你的點滴成長。

走下情人坡,東行一公里,越過校大門,進入校園,一公里,便是這所學校與外界交流的唯一窗口,與封閉的校園比起來,是另外一片天空,這裡有商鋪,蒼蠅飯館林立,有唱歌的不能稱之為歌廳的地方,美味齋、學子苑、立彬飯店(名字我記得不是很清楚,老闆的模樣依稀記得)、輕機廠的歌廳,我想,若干年後,我們可以忘記老師在課堂上講的是什麼,但絕對清晰記得著這一公理長的地方發生的一切。

無數個晚飯後的間隙,遛彎在這裡,無數個夜晚,不上自習的時候,在這裡高歌一曲,把心中的委屈,把過剩的荷爾蒙、把無處安放的青春隨歌聲響徹在固安這片地方。

每個夜幕降臨的時候,華燈初上,三五成群,在小飯館裡喝著燕京啤酒,憧憬著未來。有三三兩兩的聚,有五五成對的聚,更有成群結夥整整一個班級傾槽出動的壯舉,每當這個場景,更是英雄輩出的時候,有的人因為喝完酒後狀態特好成了酒仙酒聖;有的人喝完酒後,酒壯英雄膽,順利的向心儀的女孩大膽表白,最終英雄抱得美人歸,傳為佳話;有的人因為不勝酒力,早早喝醉,成為笑料;

筒子們,還記得否?整整三件燕京啤酒喝完,喝完了老闆的散酒,老闆無酒可賣。還記得,元旦期間,整整喝了一夜,天亮才歸的最豪情的那一幕,將會在人生中永不腿色。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流其名,就多了,話就多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或遠或近,皆因酒起,在這片地方,酒成全了友誼,酒離間了朋友,酒成就的愛情,酒見證了分手,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均在此處的酒家演繹的淋漓盡致,在這裡,教會了老師在課堂上沒有講過的知識,若干年後,不得不感謝此處的酒家,這裡是人生中的第二課堂,他教會你如何做人,如何做事!

說完校外的一切,讓我們把目光投向校園內,畢竟主業還是學習,校園佔地面積並不大,有兩個食堂,名為大小食堂,三棟住宿樓、兩棟教學樓、大小階梯教室兩處,閱覽室一處。出了宿舍樓北行約不足五百米便是教學樓,樓高四層,教室不足二十間,上課地方並不固定,有時會變動,自習教室更是自由切換,因此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的班級教室在幾樓,我再次踏上這所校園,走進教學樓,場景熟悉,但找不到自己的班級。

小階梯教室是合堂上大課的地方,偶爾年級開會,上黨課都在此,大階梯是開大會的地方,重大節日紀念,歌唱比賽、放電影、音樂會均在此,功能一樣,大小不同。

語音課教室和微機課教室均在教學樓的東側,從北邊的門進去,隔壁有池塘,有游泳池,有老教師的家屬區,獨門獨院的那種,聯排縱橫。

硬體設施大體如此,軟體嘛,大學有的我們都有,唯一不同的是縮小版,學術講座是沒有的,圖書館依託男女宿舍樓,傍樓而建,在宿舍樓的西邊,這裡可以借到許多書,但檢閱目錄是很麻煩的一件事,太落後,因此很少去借。除了圖書館,還有一處可以借到書,應該在最北邊那幢教學樓的一層,兩年間,我最引以為榮的是,基本翻遍了哪裡面的書,豐富了知識,打開了視野,修鍊了自己,消磨了歲月!

學校的操場的大小兩個,大都設施落伍,大的塵土分揚,除了上體育課不得不去外,平時同學們大都不願意去。小操場和我們比較密切,踢場小足球,看場排球,坐在小操場邊聊聊天,你依我儂一番,都永遠留在記憶里了。

燈光球場位於剛進學校大門的地方,周圍有幾株桃樹,春天的時候,桃花報春早,開的宅紫嫣紅,旖旎一片,煞是好看。在此處,曾有樂隊在旁晚時分演奏過梁祝,夜風習習,歌聲隨風飄散在整個校園,那一幕,讓人覺得校園無比柔軟!

校園的大門口有一郵局縮小版,經常只看到有一人上班,工商銀行在學校設了個儲蓄點,有兩處錄像放映室。

燕地寒,春天總是姍姍來遲,當桃花報春之際,校園裡靠近醫務室有幾株梨樹,忽如一夜春風來,天數萬樹梨花開,梨花開放,校園裡充滿花香,出去一看,整個一片花海,白色汪洋。

天空湛藍,葉子瘋長,池塘邊的蛙聲陣陣,連成一片,游泳池裡歡歌笑語,夏天到了,大、小操場邊,處處是戀人的蹤跡,互訴衷情,羨煞路人,這是夏天校園中的一道獨特風景線。

清晨,風中透著絲絲涼意,一群哨鴿滑翔過空中,電影中那種畫面出現,那種聲音也換來了,洪大與細切相結合,生活在那一刻凝結,樹葉變黃,無邊落下,秋天的校園總是伴隨著悲傷,淫雨霏霏中,讓人愈發懷念故鄉,校園中所有的景象在此刻清晰無比,真真切切。

白日變短,夜晚更長,寒冷徹骨,每一個清晨都能看到外面玻璃窗子上的霜花,冬日來了,在某個早上,經過一夜濃霧之後,太陽初升,你會驚奇地發現所有的樹木都披上銀裝素裹,讓熱激動無比,這一刻只有在北方的校園出現,出現的幾率還是偶爾。

就是這樣一所學校,在這裡面我們從自怨自艾、怨天尤人,轉變奮發圖強、自強不息;從那個跌跌撞撞的懵懂少年轉化成步履沉穩、自信洋溢的青年。學校,以她那海納百川的包容,以她那不慍不火的從容、以她那堅強有力的臂彎、以她那春風化雨的胸懷,就在這片土地上接納我們、教化我們、於無形中塑造我們、改變了我們人生的軌跡!

多少次夢中思念、心裡懷念在次的時光,夢中依稀是固安!回想這段日子,我們這群同學每一個都像是《魯賓遜漂流記》中的主人公,孤身一人被衝散至荒島,孤獨、無奈、茫然、無助,那一刻,人生方向感全無,一下子迷失了方向,慢慢的冷靜下來、思考、想辦法、戰勝孤獨,戰勝恐慌、最終在自己的努力下走出與世隔絕的荒島,那位主人公就是我們!

述說完情人坡、學校的外面、學校,實際上還和固安沒有太大的關係,但就是這三個地方,我和固安產生了交集,於我來說,它代表了固安,她就是固安,回憶固安,重回固安,就是回憶它,重走一遍這三個地方。

重回固安已經是半年前的事情了,我決定寫一篇短文來紀念那一趟行程,在去北京的航班上,我看見國航的刊物上寫著,別來無恙,我隨手拈來,將其作為本文的標題。

作者簡介:

楊鋒,洛南人,生於斯,長於斯,喜好文學,閑暇之餘,寫點小文,點綴生活。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力薦 的精彩文章:

孫浩散文:此時,彼時
濤聲:院子里的鳥

TAG:力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