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家長年入百萬孩子還是被歧視,《起跑線》明明就是國產電影啊!

家長年入百萬孩子還是被歧視,《起跑線》明明就是國產電影啊!

是的,之前我們有聊過學區房帶給中國父母的焦慮,但是現在我要給焦慮的父母們發一顆糖:別難過了,這沒什麼的,全世界都跟我們一樣慘——如果沒有更慘的話!

我說的是,一部最近才剛在國內上映的印度電影《起跑線》。像所有其他印度電影一樣,男女主演是誰並不重要,反正除了阿米爾汗,我們誰都不認識。

在我們的印象中,印度本來就是貧富懸殊、混雜了矽谷文化和中世紀落後的另一個世界,就算是早前大紅大紫的《貧民窟百萬富翁》(英國拍的)、《摔跤吧!爸爸》,當然都是非常精彩又感人的電影,但我們看完以後也不覺得跟我們自己有什麼關係,說不定還有隱隱的優越感:幸好我們並沒有生活在那裡!

然而《起跑線》不是這樣的,如果把演員的臉換成中國人面孔,你簡直可以將之看成說方言的現實向紀錄片。來,讓我來一比一翻譯給你們看——

原本生活工作在西北旺的碼農服務的公司終於在創業板上市,成功套現的爸爸拉吉帶著新晉全職太太米塔,夫婦倆來參觀順義區雲集的國際學校,他們被鎮住了!媽蛋!不只是花園式的校園、游泳館、冰球館,還有霧霾天Pm2.5個位數的氣膜體育館!

這裡上學的小孩兒們說起英文來,個個都像是native speaker,急了吵架都必須用英文才能罵痛快!

於是兩口子一咬牙在天北路買了獨棟別墅,搬到了順義別墅區。

搬完家兩口子發現世界變了。

新貴爸爸其實以前天天吃西少爺肉夾饃外賣,不加班就宅家裡打王者榮耀,最洋氣的社交是去五道口小酒吧跟另一群IT民工灌啤酒看國安,邊看邊罵傻逼,也很開心啊!

現在為了閨女能進精英學校,新貴爸媽拼了!

媽媽不再叫王莉婭了,她讓所有人都叫她Olivia de la Wang(老王家的奧莉婭)。

開派對時,碼農出身的爸爸不能唱小蘋果和鳳凰傳奇了……

不能擼串兒,要吃魚子醬,要研究紅葡萄酒、白葡萄酒、香檳、威士忌、干邑的產地、酒庄和年份了,即使是五糧液茅台什麼的,也上不了桌。

閨女不會說英文,沒人玩了……(你們還記得之前那個不跟沒英文名的小孩兒玩的梗嗎),講真,父母英文說不好,連孩子家長會都開不下去,連孩子家庭作業都看不懂還輔導個P!

幼兒園報個名需要半夜去排隊……還記得我住城裡的時候,我家隔壁老爺子為了給孫子報上牛逼幼兒園,半夜也這樣裹著被子去的,他成功搶到最後幾個號。

閨女面試,要跟會說3種語言、精通1種樂器、上央視春晚表演過的五道杠少年競爭……

好不容易準備好,最頂尖那幾個牛校不收中國籍孩子,必須父母一方是外籍。(申請牛校卡在這一步的父母請舉手!!)

沒事,在沒有什麼事是真正不可能的天朝,我們還能找關係——結果,關係又被嚴打了,今年什麼條子都不管用了……

媽呀,簡直每一步我都能找到真人本色出演,每個坑都有朋友痛哭流涕地掉進去過!印度中產階級的日子也不好過啊,買完學區房還不行,家長面試的時候因為自家只是在西四開婚紗店的,被無言地KO掉了。

你覺得只有在印度這樣種姓制度嚴苛的社會才有這種事么?不不,我國也是一樣一樣的。

看電影里無助的兩口子全身穿滿大logo,試圖通過炫富征服面試官,我真是心有戚戚焉。

我有一個朋友,精通掙錢,屬於不聲不響埋頭掙大錢那種,雖然做的互聯網產品沒有一個有名,但人家身家過億啊!然而這些在陪女兒面試北京順義最牛逼的一家私校學前班時通通沒有用,那天他們兩口子嚴陣以待,提前準備了一星期,男的特地穿上市售十多萬的bespoke西服,老婆則雙B一V珠寶加身,進去以後,面試官隨便問了4、5個問題就把他們打發出來了。

同一波小朋友唯一被錄取的那個,他爸爸是國內知名大導演。我朋友被嫌棄的原因,大約跟《起跑線》那兩口子一樣:只有錢,沒有牛逼的社會地位還不是沒有用。

沒錯,這些牛校從來不公布真正的標準,他們只是告訴你一些表面功夫:我們會考慮申請學生的男女比例、性格比例來綜合決定啦吧啦吧啦。你要是真的相信,你就輸了。

印度電影的厲害之處,還在於隨便什麼讓人揪心抓狂的事,都能笑著講下去。高明的黑色幽默,讓你一邊揪心,還忍不住一邊大笑。這種搞笑,到新貴夫婦被這些精英學校拒之門外喪得想死,卻發現下屬的孩子因為是貧困生而獲得了他們求之不得的學校offer時達到了最高潮——你付出了巨大代價不能得到的東西,卻被你完全沒放在眼裡的人隨手得到,那滋味,不要太酸爽。(所以《流星花園》是有現實存在基礎的,牛逼私校為了政治正確與學術領先,每年確實會特招一些貧困優等生,想想泰國電影《天才槍手》)

但是,到了新貴夫婦為了得到貧困生名額偽裝窮人搬到貧民窟、窮鄰居帶著他們在生存線上掙扎、為了掙出名校課外活動費主動撞車碰瓷時,在他們的女兒取代窮鄰居的兒子入選名校,窮鄰居還強作歡顏請客慶祝時,沒人能忍住眼淚。

沒人能經得起天真的孩童那無辜的質問,那男孩甚至以為是自己的錯,向他的爸爸道歉!

最讓我悚然而驚的,是他們試圖去捐助那所破破爛爛猶如貧民窟的公立學校。真的,在故事發生到這裡之前,我並沒覺得那些頂尖私校的做法有什麼不對,全世界都是這樣的不是嗎?因為有巨大的利益,才能吸引最頂尖的教育人才、最頂尖的學生和他們的父母,建立起來更牛逼的優質教育圈層,做更多的事。

然而,看到那些危房般的公立學校課室、只剩下赤腳和破衣爛衫的勞工兒童、連學英語都是天賜的恩典……這令我感到刺骨的恐懼。我忽然驚覺,有錢人的孩子可以享受更貴的教育,不代表普通人的孩子就只能接受廉價的教育。印度公立教育的淪喪,同時也是敲給我們自己的警鐘。中國原本擁有世界上最好的公立教育之一,中國的孩子,原本不論貧富,都擁有同等的教育,只要你夠努力夠優秀,不需要太多錢,你也可以脫穎而出。

當然,有能力的父母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多、選擇更好教育,這是時代的進步,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被考試綁死,他們可以按照自己的性格、挖掘自己的天賦,做不一樣的事、走到更高的境界,這當然很好。但是公立教育保證的是每個孩子無論貧富都可以得到良好教育的公平,這是教育的良心。

可這一點,在我國也在不停喪失。

之前還有北京文科高考狀元接受採訪,瞎說大實話:「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現在的狀元都是這種家裡又好又厲害的」。隨著教育分層的日益拉大,我真的覺得,現在的公立教育,最著急的不應該是瞎減負、三點放學不留作業、作業不讓家長簽字之類毫無含金量的敷衍潮流改革,而應該是加大普適投入,找出讓最大數量的普通家庭孩子也能獲得同等機會的教育方式!

沒錯,這些孩子不一定要像一年學費幾十萬的學校一樣去環球留學、被世界冠軍教游泳、馬術課要騎純血馬,但是,他們也應該在教育中被尊重個性、用更科學的方法培養、與不同的思潮交流、學習與世界接軌的技能與方法。

世界誠然是現實勢利的,但是世界也在變得越來越平、越來越多元,今天看上去逼格滿滿的課程,明天說不定就變成雞肋,每個孩子都應該得到誠意滿滿的教育機會,有能力的父母可以上不封頂,普通家庭的孩子也不能被敷衍對待。也許很多父母被貧窮限制著格局、眼界和想像力,但是專業的公共教育不可以!

在中國的傳統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尊師如敬父母,是因為真正的老師,能夠打破出身的限制,引導他的學生打開新世界的大門。

至少我們這一代,無論此刻你是成功創業新貴、高薪新中產、或者依然在普通而踏實地活著,但當年,我們就是同一所學校同一個老師同一間課堂的同桌。也許是天生的資質和後天的努力,造成了我們如今的千姿百態,但至少,至少,對於當年的成長,我們沒有一個人,會感覺自己被不公的對待。甚至於,我們一生都在心裡感謝當年某一位清貧的公立學校老師。

我欣賞私立名校的每一種好,但我絕不會對我們的公共教育失去信心。

真的,祝願中國的公立學校能夠始終保持牛逼哄哄的尊嚴,繼續幫助所有的孩子意識到、感受到、被鼓舞到:只要努力,就可以有更好的未來!

吃過牛校白眼的家長都來說說~

微信&微博:反褲衩陣地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反褲衩陣地 的精彩文章:

那個從地下室住進了御金台的北漂女人
離開大公司,你是不是變回了小人物?

TAG:反褲衩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