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司馬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歷史形象

司馬懿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歷史形象

壹點道理 | 第64期

無論經典名著、正式史料、小說演義等等,還是影視傳奇、動漫等等,三國的IP一直都是經久不衰的主題選擇。無論站在哪個角度,誰的立場來講述這段歷史,或者是頌揚哪位英雄人物,都無法避開司馬懿這樣一個三國風雲人物。

影響我們當代人最為深刻的三國傳奇故事的應該是《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其實關於司馬懿的生平描述主要側重於其後半生的人生,更多的也是從側面襯托諸葛亮的。至於後世,對於司馬懿的評價也不是很好,甚至有的還妖化其形象,很有可能就是司馬懿的後代取代魏建立了短暫的晉代,而後又天下大亂致使後世對於司馬家族歷史形象的臆測更加多樣化。(全憑作者自我理解所寫這段,並不代表本公眾號觀點)

圖片來源網路

最近,無論是影視還是小說,關於三國時代司馬懿的人生也不斷有人進行各種演繹式的展開,這其中真假我們也不得而知,權且當作是當下人對於司馬懿人生的一種「故事新編」。畢竟一個曾生在紛亂時代下攪動風雲的歷史人物,具有更多傳奇色彩也是合情合理。今天,寫這篇文章既不是要講清楚司馬懿到底是奸臣還是忠臣,更不是要講清楚司馬懿在歷史上真實的人與事,這些可能是那些歷史學家要完成的歷史使命。

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想通過讀書的感受來分享如何正確看待和認識人的理性與感性,如何正確看待人的性格與特點。某些人物的歷史形象一旦被賦予之後,很多時候會被不斷演繹,很可能到最後我們所熟知的形象並不一定就是最為真實的。就用司馬懿例子來說,我們都說他是攪動歷史風雲大奸雄,但是我們是否真正從一個人的成長經歷中去窺探一些人物性格呢。就像我們評價某個人一生時候,總結他的歷史功績,經常會得出「好人」或者「壞人」這種最為直觀的評價。

我們忽略的是主要並不是全部,比如我們說一個人特別聰明,但是他也會有犯糊塗時候;我們說一個人做任何事都很理智,但是他也會有感性的時候。我們經常看到的電視人物總是一副分析對手性格、行動特別準確,但是我們忽視的是這些都是根據人的表現或者一段時期的交往總結出的性格特點或者理性人格特點,並不能完全成為這個人物的全部,生活中的人,也有其世俗、感性、善良的一面,這些或許不是某個人物的主要性格特點,但是也是其性格中有的。因此,我們也不能忽視這些微不足道的性格因素,這樣也有助於我們更好的分辨一些傳記或者小說中人物性格的真實性。

圖片來源網路

司馬懿的最後人生,算是權傾朝野,手握魏國大權。就算死後,其子更是將其司馬家的權力進一步強化(後世也有那句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直到其孫子取代魏國建立晉代。從司馬懿這樣的後半生來看,到底算不算是把持朝堂,波動風雲的「亂臣賊子」?到底有沒有想取而代之的想法呢?

站在一個經歷歷史不斷變遷的風雲人物角度,其實你要是說他沒有想法,我們也難以相信,畢竟權力這東西從古至今都是一個很有魔力的東西。一方面,三國是天下大亂的時代,其前有曹氏代漢自立為帝王的先例。曹氏的曹操、曹丕、曹睿等皇帝也都算是雄才大略的一代君王,跟著創業「主公」創下基業畢竟不易,而且自己擁有的實力和權力也因才智過人不斷增強;另一方面,此時的魏國除了司馬懿再也找不出能夠與之匹配的大臣,更甚者是曹氏後代血脈不濟,曹睿之後皇帝都是屬於年幼之主,亂世幼主很難承擔服眾望之責。亂世的江山需要的不是一個幼主,更多的需要一個能夠帶領大家一起「創業」的帝王;還有一點,就是司馬懿的長壽也鑄就了其歷史上某些「恰到好處」的時間節點。當然,對於權力的渴望和想法有很多的理性考慮,也或許有其他的感性因素我們不得而知呢?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道得 的精彩文章:

TAG:道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