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玉堂清玩」考:「不是宣德款的宣德爐」!

「玉堂清玩」考:「不是宣德款的宣德爐」!

「玉堂清玩」相傳為明相嚴嵩之子嚴東樓的字型大小,嚴東樓自己不鑄爐,卻愛收集上好銅爐,並將「玉堂清玩」堂款制於其上。「玉堂清玩」款爐傳為嚴氏銅器。趙汝珍《古玩指南》中記,「嚴氏之爐皆系劫取宣爐之無款者,充為已有,非其所制」。趙汝珍所寫的《古玩指南》,被奉為民國古董文化經典,「玉堂清玩」也因此被認為是「宣德爐」的知名款識。故而印有此款的爐,在當時最是名貴,被認為是「不是宣德款的宣德爐」,歷代皆仿。

「玉堂清玩」款

為什麼「宣德爐」刻了「玉堂清玩」的款識就那麼珍貴呢?銅爐品質好,自是了得。「玉堂」的來頭大,歷史也久遠,亦是緣由。

湖南電視台《東方尋寶》第七季全國海選報名:一五零七九九八一四一零

夏、商、周、春秋、戰國時,中國人對玉的崇拜,極為神聖,那時的玉,主要用來做禮器,祭祀天地神怪。後來人們在屋裡四壁掛上玉璧,初時是為了好看,只是裝飾作用罷了,掛的多了,自然也就稱之為「玉堂」了。戰國時宋玉的《風賦》中有「……然後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躋於羅幢,經於洞房,乃得為大王之風也」。此為「玉堂」一詞之首見。《韓非子·守道》:「人主甘服於玉堂之中。」可見,戰國時已有「玉堂」的稱呼了。

唐朝時,官方翰林院的辦公場所,不但牆上掛了玉,名字也叫做「玉堂殿」。到了宋代,翰林院亦稱為「玉堂」了。再到明代永樂宣德時期,從帝王到臣子文人等在作詩文時也常常使用,就連瓷器的落款,也有大量「玉堂佳器」的款識。可見,自古「玉堂」即為文房、廳閣、殿堂的稱謂,並不指具體指代何人的齋室處所。

沖耳爐

規格:口徑12.5厘米 高6.6厘米 重1420克

年份:17世紀

款識:玉堂清玩

安置:廳室、閣、文房

沖耳爐款識

然,在趙汝珍先生《古玩指南》一書中,卻以為凡是款識為「玉堂清玩」者,即是嚴東樓用無款的宣德「樣爐」,加刻上自己的「玉堂清玩」款識,且認為這些有「玉堂清玩」款的都是真正的宣德爐。這其中有三個問題很值得商榷:一是嚴東樓的居處叫不叫「玉堂」,目下無從可考,即便有,那同時代或期前期後是否有同名的呢?二是宣德爐當初鑄造時有沒有做過「樣爐」,無可考據。三是嚴東樓做沒做此事,亦無可考。

與嚴東樓同是嘉靖朝的高濂,自家亦養能匠仿宣銅作器,且很是廣博。他所著的《遵生八箋》,包括晚明文震亨的《長物志》、項子京的《宣爐博論》中,皆無有對此事相關記載。如果是坊間俚語說傳,當不足以理論,不知趙先生依據何處?

我查閱明代自宣德朝以來文典,僅有一例,計9字:「凡敬呈樣爐,例不填款。」此是項子京在《宣爐博論》—文之近尾處所述。然而項子京的此番言論,之前皆未查得有相關文字記載,亦不知出自何處。項子京,晚明嘉興文人,資性聰慧,學識廣博,喜收藏,善文章,多有著述。家資豐厚,頗善研玩。其《宣爐博論》一文,字不過3000,其對宣德爐的闡述,大體上涵蓋了以前和此後的基本內容,尤其是後人對宣德爐的研究,幾無出其右者,且大多是拿來抄去,再無突破。此前關於「樣爐」一說,亦無他言可考,便也不知項先生語出何處了?

此後是民國時期,有位杭州人,叫邵銳者,著有《宣爐匯釋》一書,其中有「玉堂清玩款圓鬲爐……此明嘉靖時江西分宜嚴氏所鑄,世稱『嚴爐』,款皆篆字。」之言,亦是無有出處,當不足采。此外,再也無有其他釋文、其他證據可以依的了。

榮齋藏「玉堂清玩」款蛐龍耳爐

蛐龍耳爐款

現今,我們所能看到的「玉堂清玩」宣德爐,以及各種相關說法,大都源出於此。如果有可能的話,早晚時節,待對宣德皇帝之陵墓挖掘考古時,或可以得到證實。如此看來,「玉堂清玩」款識的宣德爐,並不是嚴氏剽竊所為,也不是宣德爐的樣爐,更別說是真正的宣德爐了。但,入明的「玉堂清玩」爐的確有上佳之器。

王世襄《自珍集》中所注「玉堂清玩」銅爐,有四具,其中有三具為柳葉體篆書,一具大鬲式爐的款識為方篆體。兩種書體,自然是柳葉篆體為好。一般來說「柳葉篆體』款識的爐品質較高,可為上藏。拙作《鐘鼎茗香》(二)中,有一棗皮紅色的沖耳爐,款識也是柳葉篆的「玉堂清玩」,無論工藝、銅質、年份,較王世襄先生的那些無皮爐,又要高貴了許多,且為宮中舊物,名家舊藏。若置於廳堂文房,很是貴族。

沖耳爐的造型是宣德爐中最為經典的,明清時期以此形造爐者最多。其中,明爐扁寬而沉實,清爐飽滿而略高。據此爐之造型,應為明器焉。此爐壁薄扁寬,重心垂中壓手,弧而圓滿雅緻,雙耳橢圓,孔如蠶豆,垂腹鼓沉,三足適中;足、款、雙耳平行相對,內膛平滑有弦線,內沿舒展有迴廊,與《儷松居遺珍》一書中「順治比丘」爐形相近,且又多了許多古拙之氣。此爐皮色棗紅,蓋硃砂、硼砂等礦物顏料燒煉著色也。歲久,淺淡相滲,參差煙嵐,沉濃蘊光,凝膚潤脂,怡目怡神養性焉。

榮齋藏「玉堂清玩」款沖耳爐

榮齋藏17世紀「玉堂清玩」款沖耳爐內膛

這件17世紀「玉堂清玩」款棗皮紅衝天耳爐,是當年國民黨離開大陸時,由孔氏家族帶去台灣的。後由於聯姻種種,將此爐贈予蔡氏家族。後年轉榮齋入藏。

宣爐若廳堂尊置,體大為好,20厘米皆可,若文房用度,則以10厘米許為尚。《自珍集》中的天雞耳爐,款識雖也是「玉堂清玩」,惜爐形欠佳,若作為品種入藏,當可不拘,若作為文房賞用,則嫌俗弱許多,遠不如「玉堂清玩」戟耳爐、蚰龍耳爐來得經典。蚰龍耳爐較多,即便貴些也是好找的。戟耳爐尤少,難得一見,即便有賣,其價也甚是昂貴。

榮齋藏17-18世紀「玉堂清玩」款獅頭爐(經4年燒煉所得)

獅頭爐款

可以說,大凡清朝早期以前的「玉堂清玩」款識爐,銅質金良,品質皆佳,其後制器,清中尚可,再後大都一般,當不入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共襄收藏 的精彩文章:

喜歡奇石首先要懂得欣賞奇石,愛石的朋友們,你懂幾分?
宋代官窯:望塵莫及的審美

TAG:共襄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