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動 > 聲稱必拿國際金標 杭馬卻為何極力降低招標標準?

聲稱必拿國際金標 杭馬卻為何極力降低招標標準?

體壇+特約記者爾東報道

杭馬的招標成為了業內的焦點,因為一方面提出2年內必須達到國際金標,另一方面則是准入門檻降低了很多,而且很多條款與國際金標的目的背道而馳。

近日,浙江省體育競賽中心就2018-2021年杭州馬拉松賽事市場開發和賽事運行服務合作方(非政府採購)進行公開招標。從標書上看,賽事的主辦各方對杭州馬拉松的未來,有著明確而清晰的期望:「整個賽事2年內必須達到國際金標,否則視為違約」。但是,仔細閱讀杭馬招標文書,若干令人質疑的招標條件及評分標準,好像與國際化的目標不僅不是緊密配合,反而是背道而馳。

首先,投標供應商資格低得嚇人,對組織經驗要求基本為零。招標文件要求:「投標供應商自2015年1月1日以來至少承接過一個馬拉松賽事運營項目。」除此之外,對投標供應商竟然沒有任何要求,這一低至極限的入門門檻,這與同時期的廣馬招標形成的「完美」對比。「廣馬」「杭馬」都以得到國際金標為要求,廣馬要求運營商必須運營過國際金標且是3萬人以上的賽事。此標準雖為嚴格,但就因中國馬拉松市場快速增長各種類型運營商魚龍混雜,而屢屢弄出安全隱患的現狀而言,還是科學、負責的做法。反觀杭馬竟然不僅沒要求運營商有任何國際賽事的運營經驗,而且竟然連人數都沒有要求,與對標書前述專業、詳盡、明確的合同標準形成強烈的差異。眾所周知,馬拉松賽事的組織執行難度非常之大,涉及眾多參賽者安全。如此草率的選擇,是為了表達廣闊的「胸懷」,還是為了某些本不達標的企業降低門檻,不得而知。

其次,在賽事宣傳推廣能力評分中也出現了更為可笑的標準。「獲得衛星電視直播15分,獲得浙江衛視直播加8分」。經查證在國際金標賽事的評選要求中,明確提出要在全球不少於5個國家或地區進行視頻播出。目前,在中國能夠製作符合國際體育視頻製作標準的只有中央電視台。這是國際信號製作的基本常識,招標文件犯這樣的錯誤的實在令人不可思議。這個錯誤的形成是標書執行者的專業能力,還是某些利益驅動要求下的「特別關照」,依然不得而知。

此種去國際化的評分方式在標書中還有若干,這些條款明顯與目標背離,並存在極強的偏向性。

綜上所述,我們有理由懷疑,本次杭州馬拉松賽事招標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是本著對參賽者對賽事品牌負責為了優中選優,還是給某些本不具備條件者私開大門,是非常值得關注和探索的。

其實,在過去的幾年裡,杭馬一直在用穩健的步伐,一年一個台階,一步一個腳印地向著這個目標發展,應該有目共睹的。未來的杭馬,也正應該通過公開公正的招標,明確最符合賽事未來發展戰略和方向的企業來合作,進一步提升賽事品牌,擴大國內和國際影響力。但是若是如此「國際化」招標,招來的合作方是賽事發展的助推器還是賽事利益的代言人?讓人困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體壇加 的精彩文章:

波爾津吉斯夢碎 尼克斯本賽季確定無緣季後賽
季後賽再現危機 加索爾:我們犯錯誤的空間更小了

TAG:體壇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