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楊向紅:徒步長江第一灣

楊向紅:徒步長江第一灣

徒步長江第一灣,是我們山蟲別動隊很早提入行程計劃的事了。陽春三月,石鼓的油菜花以及各種花兒也開始爭奇鬥豔,經幾名驢友商量,決定利用周末時間去完成多次擱淺的計劃,我們早上7:00時迎著晨曦便從城區向石鼓悄悄進發了。

考慮到拍攝的光影效果,我們決定首先去拍攝長江第一灣的遠景。萬里長江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奔騰而下,由滇西北進入雲南,與瀾滄江、怒江一起,像三條藍色的巨龍一直並肩在橫斷山脈的高山深谷中穿行,在南北走向的雲嶺、怒山、高黎貢山三大山脈的夾持之下,最後在滇西北境內形成了「三江併流」的舉世奇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

由於山路陡峭崎嶇,我們也不知道拍攝長江第一灣的最佳機位,便請了石鼓鎮一灣飯店老闆施雲松先生為我們引路。經過兩個多小時的艱難爬行,我們終於抵達了目的地,從山頂俯瞰萬里長江第一灣,除了驚嘆還是驚嘆,過去我只是在報刊雜誌上看到過長江第一灣全景圖,今天終得以親眼所見,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和蕩氣迴腸的震撼,深深的感嘆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力量!

遠遠看去,長江第一灣呈「U」字形大龜頭狀,湍急的長江水若隱若現的迴流過來,在石鼓這裡慢了下來,江水變得湛藍湛藍的,十分清澈秀美!江水夾帶來的大量泥沙也在這兒屯積形成一個個緩衝堆,隨著江水的沖刷及水漲水落,它像魔術般的時隱時現,匯成了各種千姿百態的沙堆圖案,這也成為了長江第一灣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我們到達山頂已是中午時分,當時天氣不是很好,有點「黑雲壓城城欲摧」的陣勢,不過,從上往下看,長江第一灣兩岸綠柳依依、群山隱隱,一個個村寨炊煙裊裊,不遠處是層層疊疊的梯田,梯田中的雪桃等各種果木樹以及套種的油菜、小麥等農作物百花齊放,中間是流淌著的碧藍長江水,構成了一幅幅絕美的早春圖。

我們站在山頂,眼前是跌宕起伏、重巒疊嶂的群山和綿延不絕的萬里長江,面對洶湧奔來又急轉直下的長江水,驢友們無不為大自然奇觀所驚嘆和折服!不停的按動相機快門拍下這驚艷的一幕。

拍了長江第一灣遠景,接下來便是近景拍攝。這次我們徒步攝影的長江第一灣主要位置在麗江市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石鼓鎮,石鼓鎮曾是古戰場,歷來為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引人遐想;石鼓渡口是當年紅軍長征險渡金沙江經過的地方,長征精神名揚四方……因鎮上有一面諸葛亮南征時期所立的漢白玉雕刻鼓狀石碑而得名,石碑直徑1.5米,厚0.7米,是目前麗江所發現的年代最早的石碑之一。在這裡還有紅軍長征麗江紀念館、中國工農紅軍第二方面軍長征渡江紀念碑、石鼓鎮著名的鐵索橋-鐵虹橋、金沙江古渡口、徐霞客主題塑像等景區景點,我們站在在紅軍長征渡江紀念碑前憑欄遠望,萬里長江第一灣的壯麗景色也可盡收眼底。

隨後,我們便順江而上,沿途看到了萬里長江第一灣大大小小星羅棋布的景點,集山水、峽谷、田園風光等自然景觀和茶馬古街、納西村落、納西風情等人文景觀於一體的三股水風景區也在附近,還有許多別具一格的原生態鄉村風貌,都各具特色各有看點,一路風景美不勝收!

到了晚上7點來鍾,我們返回了一灣飯店,一天的徒步旅行也宣告結束。大夥雖很疲憊卻很興奮,幾位驢友加攝友聚在一灣飯店就餐,我們要了地道的納西口味----一鍋豬腳燉雜鍋菜和一盤炒花生,雖然晚餐極其簡單,但大夥都吃得分外香甜。期間我有幸結識了貴州日報報業集團的李建國等攝友,互相留存了電話號碼,還添加了微信,相約了下次一起去雪山徒步攝影的事宜。

一灣飯店老闆父親也過來陪我們喝酒聊天。那天他跟我們聊了許多,他向我們介紹石鼓這個地方什麼時候晚霞最多,什麼時候拍第一灣最漂亮等等,還給我們講了一個有關長江第一灣的傳說故事。說是很久很久以前,怒江、瀾滄江和金沙江原是同胞親姊妹,一天,三姐妹結伴出遊途中發生了爭吵,兩個姐姐固執地要往南走,而金沙姑娘堅決要到太陽升起的東方尋找光明和愛情,她毅然轉身東去獨自一人來到了古鼓。金沙姑娘轉身處,就形成了今日的長江第一灣。「故事裡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傳說終歸只是傳說,而今也只作為遊客們旅途中消悶解乏的談資用做消遣罷了!而今,萬里長江第一灣已成了遊客登山觀景紛至沓來的地方。

那天我們是晚上10點多從石鼓返回到城區的,剛到高速路與72米道大轉盤岔口,就先後接到了攝友李建國及一灣飯店老闆娘黃光艷女士的電話,說發微信也不見回復,我有台相機丟在一灣飯店啦!接到電話後,我和驢友們都覺得非常暖心。的確,當今社會見利忘義的人不少,但懂做人大德、拾金不昧的更大有人在!李建國他們用拾金不昧的真切行動,彰顯和詮釋了人性的真善美!所以,在這個帖子最後,我特為攝友貴州日報報業集團的李建國及一灣飯店拾金不昧的義舉點贊!這個小插曲無一是留給了我徒步旅途上的一個難以忘懷的感動!

作者簡介:楊向紅,永勝縣三川鎮人。研究生學歷,中共黨員。曾任永勝縣農村能源辦副主任、主任、支部書記、永北鎮副鎮長、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梁官鎮黨委書記、三川鎮副處級黨委書記等職,現任麗江市發改委黨組成員、麗江市國防動員委員會國民經濟動員辦專職副主任等職。一直以來,他酷愛毛澤東文物收藏、通訊寫作、徒步鍛煉、攝影等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近年來,先後在《雲南省委通訊》《春城晚報》《雲南經濟日報》《麗江日報》《麗江讀本》《麗江熱線》等媒體刊物發表攝影、通訊、遊記等作品一千餘篇,曾任麗江市第二屆黨代表,麗江市第一屆、第二屆人大代表。先後榮獲「全國新世紀改革模範新聞人物」、「七五全省農技推廣」先進個人、「八五全省節能技改」先進個人、「全省農村能源」先進工作者、「麗江市十大傑出青年」提名獎、「麗江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麗江市國防動員先進個人、市縣兩級「優秀共產黨員」、「先進個人」等二十多項榮譽稱號,其先進事迹被錄入《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中國世紀論壇走進新世紀》等大型叢書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三眼 的精彩文章:

李勇:行走的聲音 《落物集》序

TAG:第三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