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這些年令我們心潮澎湃的Dior Homme

這些年令我們心潮澎湃的Dior Homme

Dior Homme和美少年們向來都是密不可分的。

從早期開場無數,美到性別模糊的御用男模Boyd Holbrook;

再到令無數少女心悸的帥氣」吸血鬼」 Robert Pattinson,顏值都是爆表級別的。

最近,又有四位青年才俊的美少年,與Dior Homme進行了親密接觸——

他們就是Dior中國區品牌大使黃軒、千禧大使陳飛宇、香氛世家大使黃景瑜,以及青年演員韓東君。

他們對於Dior Homme最新GOLD CAPSULE系列的演繹,讓四種截然不同的造型與風格,詮釋了彼此獨一無二的個性風采。

標誌性的金色小蜜蜂刺繡圖案,於紅黑光影中散發耀眼光芒,襯托著不羈魅力以及共同的青春年少。

近期關於Dior Homme的新聞也是不絕於耳。

就在剛剛過去的三月份,設計師Kris Van Assche離開了工作十一年的Dior Homme,取代他工作的則是英國設計師Kim Jones。

這讓原本就正值風起雲湧的時尚界,再次挽起狂瀾。

不過想想,十一年的任期,在換帥如此頻繁的現今時裝界里,這絕對是長情的。

在這些年裡,Kris Van Assche為Dior Homme製作了超過20個不同的成衣系列。

它們無一不是擁有無比精準的剪裁、別出心裁的細節、以及屬於青蔥少年的文藝感。

遊走在古典與現代之間,時而優雅精緻,時而又充滿著不可思議的活力。

在很容易大刀闊斧進行實驗變革的男裝界,用「清流」一詞形容再合適不過了。

屬於Dior Homme的經典形象

「YOU SWIM IN ORDER NOT TO DROWN」

——Kris Van Assche

事實上,當初在從Hedi Slimane手中匆忙接下Dior Homme大旗的Kris Van Assche,是感慨萬千,左右搖擺的。

畢竟,Hedi Slimane真正意義上開啟了纖瘦男性美學,並讓Christian Dior推出男裝線Dior Homme成為了時尚界永遠的印記。

就像著名時裝評論人Suzy Menkes曾說到的那樣:「 Hedi Slimane設計下的新式男裝,是屬於黑暗中最為魅惑的顏色,蒼白纖細,浪漫的不可救藥,並摻夾著無法言喻的神秘與高貴。」

人們習慣將這一形象稱之為時尚界的吸血鬼。它們充滿陰柔之美,甚至出落的有些病態,散發著一股老派搖滾巨星的風範。

彷彿就像是90s里Kate Moss引領的極端骨感主義的男性版本。那些極窄的修身西裝、鉛筆褲、利落的線條感,在很長時間內佔據高級男裝中的主要版面。

Karl Lagerfeld曾經就為了能夠穿上Hedi設計的Dior Homme減肥42kg,至今仍被人們津津樂道。

這樣的做的其實並不只有老佛爺一人。

在與Jennifer Aniston的婚禮的前夕,Brad Pitt就曾因為要穿Dior Homme而進行瘦身。

Dior Homme的「高門檻」在當時依舊讓無數時髦男士趨之若鶩。一套Dior Homme的黑色西裝更是成為了衣櫥中的必備。

甚至在接下來的10年里,這樣的形象都持續影響著男士著裝審美。

之後接手恩師Hedi Slimane「豐功偉績」的Kris Van Assche,似乎並沒有極力想要證明自己,也沒有亦步亦趨的模仿前人。

而是很好的在延續經典與融入個人風格的調度之間,找到了絕好的平衡。

將重心放在設計的本身上,關於面料、剪裁、整體性的反覆斟酌,都是Dior Homme讓觀眾感受到的地方。

因此,我們看到了那種風度翩翩的年輕紳士模樣。有著經典老練的時裝本色,卻又意外地充滿生機。

吸取著Christian Dior品牌本身的遺產養分,以及前任設計師Hedi Slimane延續的男士形象,用更為現代的形式,從內而外的進行著自己循序漸進的理念呈現。

極簡主義或是亞文化,都可以在那過去的11年中找到答案。

繼承與改變

在2008年春夏系列,屬於Kris Van Assche真正意義的Dior Homme首秀上,他就在一堆修身的纖細造型中,加入了寬鬆到有九條褶子的長褲。

同樣是以黑灰白色為基調、同樣也有著精簡利落的線條,在相似Irving Penn拍攝現場那樣復古浪漫的布景中,看上去十分浪漫,並充滿高級感。

這挑戰Dior Homme審美定式的造型,實際靈感來源於Christian Dior著名的「New Look」。

同樣還有男版的Bar Jacket——一款有著收腰、翻領、以及雕塑般外形的西裝外套。

除了剪裁之外,對Christian Dior先生本人的敬意也標記在過去十一年Dior Homme的作品裡。

Dior先生對神秘學的痴迷,演變成了三角符號以及充滿宗教禁慾氣質的成衣輪廓。

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都是Dior標誌性元素的鈴蘭花,也理所當然得綻放在2014年秋冬的秀場上。

儘管Dior Homme重視剪裁,對經典致敬,但這並不代表這就是保守的。我們可以清楚地感知到,品牌對風格與設計是持開放態度的。

街頭的影響,在如今的時裝界早已是一個無法規避的現象了。遺世獨立,在當下的格局之中不見得是一件好事。

用中國人的話說,這或許有些「中庸」。

然而「中庸」這個詞用在這裡並無貶義,任何角度的不同層面里,Kris與Dior Homme都在尋找著一種平衡。

古典和現代的、品牌和個人的、以及街頭和高級時裝的。

隨著東歐國家的時尚崛起、青少年文化在全球的肆意蔓延、老牌時裝屋們紛紛走向神壇擁抱更年輕的消費群體。

這讓一些參雜著去精英文化、歌頌邊緣群體、以及戀物主義的時尚美學大行其道。

在這之下成為熱潮的「Dad Shoes」便是最好的代表。

在Balenciaga的Triple S、Kanye West的Yeezy Boost 700、Gucci的Rhyton之後,Dior Homme也推出了屬於自己的「Dad Shoes」。

在看慣了梳著油光錚亮的髮型、穿著筆直西裝,腳踩黑色皮鞋的Dior男士之後,許多人都會為之大吃一驚。但回頭想想,這並不是因為潮流而潮流化,對於年輕一代的擁護,才是Dior Homme一直努力的方向。

2016年春夏系列是漫步在Dior花園裡的街頭少年。MA-1夾克、迷彩都成了品牌年輕化的有力武器。

2015年秋冬系列則用徽章和布貼去裝飾點綴,那些從19世紀舞會中走出來的俊美少年們。

這也讓人想起了前不久剛剛離開我們的傳奇造型師Judy Blame,那些DIY味濃厚的設計,流露出80、90s,俱樂部文化的中的美好光景。

對於顏色碰撞與肆意塗鴉的戲碼 ,也早在2015年春夏系列中被玩的不亦樂乎。

類似於Reebok聯名Vetements的那種塗鴉鞋,也早就被Dior Boy們踩在腳下。

印在衣物上的手寫體是來自Dior先生的親筆信——

「Traditions have to be maintained so they can be passed on to future generations. In troubled times like ours, we must maintain these traditions which are our luxury and the flower of our civilisation.」

關於對年輕一代的重視,以及對經典延續的初衷,從始至終都流淌在品牌DNA之中。

就像Kris Van Assche在Dior Homme的最後一季中,他依舊用胸前綉有「Christian Dior Atelier」的飛行員夾克衫,以及正面印有「Le New Look 1947」標誌的針織毛衣,來銜接過去與當下的關聯。

合作下的審美革新

無論是Ian Kenneth Bird所拍攝的,那屬於不羈青春的黑白肖像大片;

還是同Sarah Moon,Larry Clark,Michal Chelbin和Paolo Roversi等藝術家的密切合作。

屬於Dior Homme的多視角表達,在各色的年輕男孩們的身上,充滿了不可知的可能性。

用設計本身來反映並引導男士審美的流動,而不是僅僅考慮否成為爆款,賺足噱頭,這是這些年的Dior Homme最打動我的地方。

在十餘年的累計下,屬於Dior Homme的形象是越發豐富與豐滿的。

對流行文化的取材,自然也不可避免成為了繞不開的主題。

2013年秋冬系列命名為「A Soldier On My Own」,受收到法國歌手兼藝術家Woodkid《Iron》歌詞的啟發,同時也被用於這場時裝秀。

這也是Dior最為男性化的一場秀,帶有運動感的軍裝風格成為主打。 十分契合Woodkid音樂所傳遞給觀眾的聽覺感受。

弦樂的大氣磅礴描繪著一場顛沛流離的戰爭,譜寫黃金歲月的繁華凋零。

在過去的幾年中,Dior對音樂界的致敬從未間斷。

毫無疑問,Kris是20世紀80s的「新浪潮」的忠實粉絲。Depeche Mode的Dave Gahan、Boy George、Pet Shop Boys,紛紛成為了最新廣告的代言人。

Soft Cell ,Radiohead和 New Order的音樂也成為了Dior秀場上必備的BGM。80年代音樂、以及風格的回潮,

讓新一代的年輕人了解到是什麼真正影響著這些設計師。而對於設計師個人化風格的融入,這點尤為重要。

「I am interested in a synthesis of generations and filtering subcultures through my own lens to tell a new story.」

—— Kris Van Assche

當然,放眼於時下有著自己風格,有著影響力的音樂人也是對當下的擁抱。

被譽為當下最會穿衣的黑人男歌手,A$AP Rocky 早就在單曲《Fashion Killa》里用歌詞——「I adore your Dior」表達過他對時尚與Dior的熱愛。

The xx的Oliver Sim更是當代英倫型格的代表人物。他們那帶著都市冷感的旋律,與擁有「合成器流行樂」溫暖觸覺的音樂,也是當代獨立音樂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

尤其是近些年的Dior Homme中,如果稍加留意便能夠搜尋到格式音樂風格的形象涉及。

Pre-Fall 2017直接將對New Wave的崇拜印在身上;

2017春夏系列是在霓虹樂園裡的Hardcore Punk狂歡;

2017秋冬則是一場屬於90年代東歐里,Gabbber以及Rave音樂的電子派對;

這樣的涉獵是多彩的,展現出了不同面可能性。

更加可貴的是設計師和團隊並沒有做生搬硬套的嫁接,而是在選取最適合品牌風格的那一瓢,循序漸進的灌溉,這才有了如今充滿生命力的Dior Homme。

屬於Dior的永恆及未來

Kris Van Assche的離開,屬於他對品牌的理解,以及設計師個人對於時裝的態度理念在此畫下句點。 而帶不走的則是那些付諸想法的用心設計,以及他留給Dior Homme這十幾年的精彩,這些也都是屬於我們記憶與Dior歷史的寶貴遺產。

接任他的Kim Jones同樣是一位非常優秀的設計師,我個人也十分期待,他將帶領著Dior Homme走向下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時代。

但無論設計師的更迭,Dior Homme對於工藝以及設計的追尋始終不變。

在近20年的時光里,同樣未曾改變的還有一樣標誌性的元素——小蜜蜂圖案。

小蜜蜂圖案的設計靈感來源於Dior先生摯愛的格蘭維爾花園中,飛舞於玫瑰花間的蜜蜂。

Dior先生曾經就將Dior高級訂製工坊中的工匠們,比作勤勞的蜜蜂。

這也象徵著Dior先生對於工匠精神的執著。美好的設計通過耗費大量時間與精力的針線逐漸成為美與現實。

2003年,時任Dior Homme藝術總監的Hedi Slimane,首次將小蜜蜂刺繡圖案鑲嵌在男士襯衫的腰間,也造就了Dior Homme的象徵性標識。

在很多人眼裡,穿著綉有小蜜蜂刺繡白襯衫,以及極窄黑色西裝的造型,就是Dior Homme最iconic的畫面。

在2017年女裝成衣系列上,獻上首秀的Maria Grazia Chiuri也選中小蜜蜂作為標誌性圖案,從成衣、皮具及配飾,將這一時尚小巧的元素融入整個系列。

同年10月,Kris Van Assche推出的2018春季中國獨家限定系列,再次讓經典的小蜜蜂圖案成為焦點。恍若花叢中紛飛的小蜜蜂落於系列成衣、皮具及配飾之上。

2018全新的GOLD CAPSULE系列,再現了那洋溢著春日氣息與無限活力的畫面。

一切都被美輪美奐的金色元素裝點著,金色絲線刺繡的小蜜蜂圖案縫製在BAR JACKET廓形為靈感的黑色西裝夾克,及系列成衣之上。

黃銅板材鍍金或燙金壓印工藝的蜜蜂造型則裝飾於皮具及鞋履系列之中。

到處都是一派「野蜂飛舞」之景。

看來,想要化身充滿魅力的Dior男士,「招蜂引蝶」才是最佳選擇。

就在春意盎然的4月里,這個系列也正在公開發售。 在這其中,帶有小蜜蜂與Dior標識的黑色尼龍背包飾、金色小蜜蜂鏤空金屬掛飾,以及燙金圖案的白色小牛皮運動鞋飾,這三款更是需要拼手速的中國地區限定單品。

時代的更迭是為了更為動人的未來。回顧或是展望,處處都是設計與時裝之美。即使早已不見稚嫩面容,但那些曾令我們新潮澎湃的作品,每每回味,依舊是歸來少年那最動人的純粹模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吉良先生 的精彩文章:

糖吉訶德 | 莫文蔚覺得自己過去哪個造型最好看?
2019高等院校服裝設計及表演專業招生會

TAG:吉良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