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探·寶 | 原來漢朝人也有這種操作?

探·寶 | 原來漢朝人也有這種操作?

- 這是 探·寶 第3次陪你入眠 -

畢竟到這個點了,該聊聊吃了~探寶昨天發了個朋友圈,不造你看到沒?

可不是嗎?

在「四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的巨大壓力下,探寶一聽見滋滋的烤肉聲,想起那鮮嫩多汁的牛羊肉,簡直幸福感爆棚!

好!香!啊!

不過,燒烤可不是現代人的發明專利呦~早在中國漢朝時期,燒烤就已經非常流行了。

「烤」字在古代是沒有的,古稱「炙(zhì)」。漢代許慎作《說文解字》,將「炙」字解為「從肉在火上」,所謂「炙」,就是用釺(qiān)子一類的東西,把肉一塊塊貫串起來放在火上燒烤。

燒烤在漢朝也有專門的器具,比如下面的文物「綠釉(yòu)烤爐」。

綠釉烤爐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藏

這件烤爐長22厘米,寬12.7厘米,高11.5厘米,是漢朝人用來燒烤的器具。如果告訴你們,爐子上面擺放的兩排美食是知了。會不會覺得漢朝人的口味夠!特!別!

事實上,我們現在經常吃的烤牛羊肉,在漢朝時,只有達官貴族才能吃得起,平民百姓若想開葷,有時就選擇烤知了來解饞。漢朝人認為,知了肉質鮮美,蛋白質豐富,這道「烤知了」可以說是漢代人的餐桌上,一道別樣的美味佳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漢朝 的精彩文章:

都說小人能量大,史上最貴的小人一句話值多少錢?你知道嗎?
都以為唐清明君多,來看看這個王朝,就知道什麼叫做明君多了!

TAG:漢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