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很多高級教師都不在一線教書了,他們都在做什麼?

為什麼很多高級教師都不在一線教書了,他們都在做什麼?

網友一:

很多教師評上了高級教師隨著地位的變化,就不在一線繼續努力了,而是尋求一線的一個跳板,只是作為一個中轉站而已,目的大多是評高級高級教師,然後在大城市生根發芽,這就是整個教師的生態。

有的教師年紀輕輕就是高級教師,已是多年遊離班主任工作之外,這是一個資源的浪費和損失,自己正值年富力強卻靠邊站,有能力不願使出,有豐富的經驗,卻沒有留給別人學習的機會,把自身具有的教育教學資源自閉起來,束之高閣。把教育教學經驗存儲不傳人的事存在,近乎是對資源的一種掠奪。

在學校,不只是高級教師不肯當班主任一事,連教學工作也有一种放棄或應付的現象,昔日的教學風采不曾擁有,激情不再,學習、培訓、研討等活動都疏於參加,有一種吃老本且不用再奮鬥的思想在慢慢形成,學校安排工作任務,有斤斤計較的,有不願受理的,有直接頂撞的,是什麼原因呢?是一種資歷在作怪,那就是高級教師的牌子。

網友二:

一般來說,能評上高級的,都是有多年教學經驗的且取得較好的教學工作成績的老教師。評上了高級並不意味著船到碼頭車到站了。就我們學校的情況來看,評上高級了,照常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照常承擔著教學任務。對學校而言,對他們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如果真的退出教學一線 ,就有可能按規定不聘任你 ,這樣的規定,對評上高級職稱的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制約。

所以,我們學校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級老師,都是繼續在教學第一線上發揮作用 ,有的還要繼續帶徒弟,有的還要繼續搞課題研究。就他們的工作量來說也談不上什麼照顧,沒有特殊情況下都要堅持到最後的退休時間。有的甚至下周就要退休了,這周還在繼續堅持上課,也許你不太相信,但事實確實如此。

網友三:

說實話,真正踏踏實實做人,勤勤懇懇教學的人,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他的大量時間都用在教學上,管理學生上,很少有時間拍馬溜須,投機鑽營,為自己謀後路,整天琢磨怎麼評上高級職稱。只有那些不學無術之徒,時刻想著怎麼一步一步提升自己的職稱,拿到高工資。他們心中一直琢磨著評上高級職稱後早早退居二線,遠離課堂。

而一心撲在教學上的人,即使有好心校長給他(她)評上高級職稱,也捨不得離開自己心目中最偉大的學生的。不鞠躬盡瘁,教學不已。更何況在這個利益至上的社會,即使有高級職稱名額,這些老實人是不知道也輪不到的,那麼,這就回到問題的本身:「為什麼許多高級職稱的教師不在教學一線?」因為評上高級職稱的教師不是實心實意為教育教學服務的人,他們怎麼可能有了這樣高級待遇還為你教學奮鬥在一線呢?根本不可能。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網友四:

人生是分階段的。入職教育成為教師三十多年也是一樣。前十年盡職盡責,努力學習,成長成熟,職稱為初級。再十年對業務駕輕就熟,繼承和發揚學校遺留下的好校風教風,成為中堅力量,這時也獲得中級職稱,人生進入四十多歲。

再後來除教書育人外,也秉承好傳統,適應社會發展,學習新知識,影響後來者,這時也可說是桃李滿天下了,四十五歲左右晉陞為高級職稱。這時人生這盞燈油熬的差不多了,五十歲以後,生活瑣事接撞而來,上有老下有小,那樣能放下,更可惡的是身體動不動出狀況,據有報道中小學教師這階段死亡率較高,可以說身心具疲。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不容易呀。

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網友五:

高級教師一是拼年齡,二是拼關係上去的。這個職稱既不能代表教學能力,也不能代表學術水平,所以高級教師不一定是有才學的好老師。再說,絕大多數高級教師已從媳婦熬到了婆婆,職稱都上去了,也就沒有了拼搏的精神,退居二線理所當然。

真實的原因是:當教師真的是一項令人身心俱疲的工作,職稱評審有非常不易,尤其是基層教師,在超大工作負荷的情況下,逐級評審達到高級教師時,許多人已年近五十了!就這樣還不是所有教師能夠達到!學校又是女同胞占絕大多數的單位,想一想五十的女人是什麼情況?大多少在更年期中,多年的辛勞加上身心的病痛的確讓許多教師難以承受巨大的工作量!萌生退意一點也不奇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校園精彩事 的精彩文章:

廈門大學和中山大學哪個實力更強,你會選擇去哪所大學?
當初班上第一名和倒數第一的同學,工作後有多大差距?

TAG:校園精彩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