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家庭教育為本 學做智慧父母

以家庭教育為本 學做智慧父母

作為一名心理學工作者,同時我也是一位孩子的母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有很多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我一直在不停地反思,我不是一個智慧的母親,但是我希望我們都是在做智慧父母的路上......因為這一路上,成長的不僅僅是孩子,還有我們自己。在座的有些是爸爸媽媽,有些是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作為長期監護人,我們對孩子的期望和責任是一致的,如何養育好孩子,讓她(他)們身心得到健康成長是我們共同的目標。

小學階段的道德品質和素質教育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是否具有正確的價值觀,是否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是否養成愛讀書、學習的習慣,是否知道愛父母,是否擁有快樂的童年,等等。小學階段的孩子呢,我們主要還是以表揚、鼓勵為主,不能總是責備、批評,這容易挫傷她的自尊心,打擊學習的動力,尤其是家長的情緒控制問題,很多時候,家長對孩子發脾氣不是因為孩子做得不好,而是因為家長自己的問題沒有處理掉,積壓了負面情緒,而剛好孩子所謂的做得不夠好便成了家長情緒失控的導火線,要想正確地對待孩子的不良問題,家長需要多做正向的積極的的事情,首先讓自己成為快樂的、心平氣和的人,目的是為孩子樹立榜樣。我們不是經常喜歡在孩子面前講的就是別人家的孩子嗎?你看,鄰居家的苗苗,怎麼怎麼樣,你看,人家小明又考了100分,所以在我們家長的眼裡很容易只看到別人家好的部分,而放大了自己孩子的缺點和不足。很令人沮喪是不是?當人感到沮喪時,很難學習和成長。所以每每到這個時候,我就會提醒我自己:不要說別人家的孩子,首先看別人家的媽媽,這樣反思一下,心態平衡多了。(哈)也許孩子小還不會,但凡孩子問你一句:那你怎麼不是別人家的媽媽呢,我相信大家都很難回答這個問題,是啊,我跟別人家的媽媽比,又有多遠的差距呢?所以我覺得小孩的問題,多半是家庭的問題、學校和社會的問題,很少是他個人的問題,如果孩子不愛讀書,多半是家庭中沒有讀書學習的氛圍,如果孩子有暴力傾向,多半家庭的教養方式中有暴力行為,如果孩子有消極情緒,多半是家庭中傳遞的負面信息比較多,如果孩子不夠好,我們要想到,很可能是我們自己做得不夠好,因為如果花朵有問題,多半是樹根也有問題。只有做得不同,結果才會不同。

那麼我們家庭教育的核心是什麼?

貧窮不會帶來教育的失敗,但精神的虐待一定會製造一個問題兒童。不是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么,窮,沒有關係,窮不代表不可以快樂和精神上的富足,窮依然不代表不整潔和沒有修養,但一個在精神上遭遇不公正對待的孩子一定會成為一個問題兒童,長大了成為有人格缺陷的人,甚至反社會,多麼可怕的一件事!

德國哲學家雅思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顆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這句話說的是什麼?其實我覺得說的就是一個感染力,一個正面的積極的向上的感染力!

教育的核心是激發和培養被教育者的內在力量,使被教育者良好的自我運行。什麼是好的教育?顯然不是教導學生外在的知識,而是挖掘他們內在的潛能,讓他們自己去認知世界,促進孩子進行良好地自我教育和成長!

我覺得教育的本質是讓孩子獲得幸福的能力,之前我聽酈波老師講課的時候說:人類所有的情感都以聚合為目的,唯有父母與孩子,以分離為結局,你只能陪他的前半生,他只能陪你的後半生,這是生命的正常規律,所以真正給孩子的財富,不是你能給他多少幸福,而是你給他的東西能讓她自己給自己多少幸福。

在座的也有是老人在帶孩子,為什麼會隔代親,溺愛孩子,除了血緣關係,我覺得心理學上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人在這個年齡,心態變了,他的標準變了,人的最終目的就是讓自己幸福一點,爺爺奶奶那麼溺愛其實也就是希望他幸福,但幸福呢本能地想讓他眼前就幸福,所以什麼都順著他,希望他一出生就幸福,現在就很幸福,這樣就變成溺愛無原則了。仔細分析,是老年人心態變了。所以最好的教育要用爺爺奶奶看孩子的心態,又要有做父母的對現實的追求和理性的規範,和善而堅定地給予更多的尊重,更多的理解,更多的支持和更多的放手,孩子的成長就沒有壓力,又有良好的規範和影響,這樣成長就充滿了希望。

我常跟我女兒說,人有兩條路要走,一條是必須走的,一條是想走的,你必須把必須走的路走漂亮,才可以走想走的路。當下讀書學習這條路就是你必須要走的,讀書,才可以明理,這條路走好了,你才獲得自由選擇的權利,選擇自己想要的工作、生活,而不是僅僅為了生存。我還告訴孩子,這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唯有兩樣是追不回來的,時間和生命。流逝的時間永遠永遠不可能追得回來,如同你浪費掉的青春,人生有四季,稚子之春,青少之夏、不惑之秋,遲暮之冬,卻沒有來年,時間永遠不可能在某個點駐足等你。關注時間,是把注意力拉回到當下,去認識到我們正在做什麼,這很重要。沒有人能夠回到過去,但誰都可以從現在開始,從當下開始,就是最早的出發!關注生命,我們看過太多的因為一言不和就跳樓的孩子們,僅僅是因為一句批評、一台手機、一個指責、一次考試失利,而選擇去結束生命。許多生命之花就這樣凋零,怎麼不令人惋惜,這些青少年自殺事件背後,儘管有遺傳問題,儘管有環境問題,無疑,孩子的行為與我們的教養方式密切相關。長期以來,我們更多地都是將目光投在孩子的分數和成績上,疏忽了對孩子的生命教育,心理教育和挫折教育。如此選擇,又談何幸福呢?任何生命都不是一帆風順,都會有成長和痛苦的磨礪,培養孩子將眼光放至遠處更遠處的未來,去期待我們將做什麼,還可以做什麼,而不是糾結於此刻,糾結於當下一個問題,當我們學會把一個人的問題放到長長的一生里來看,就不是問題,這就是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成長,同時培養珍惜生命、熱愛生活的態度。經常有人問:要孩子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我終於聽到一個令人感動的答案:為了付出與欣賞。

所以,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幫助孩子在未來的生活更好地尋求自己的幸福。

這要從我們當下做起,當下是我們孩子在兒童期發育發展的關鍵時期。

首先我們說一下兒童期心理發展特點,所謂知己知彼嘛!6、7歲到12、13歲是兒童開始進入小學學習的時期,這是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時間,小學兒童的認知能力、個性特點、社會適應等方面都在繼續迅速發展,在這期間,兒童的心理發展也是協調的、開放的,他們擁有的經歷有限,心理活動純真、直率,情緒情感的表達比較外顯,不善於修飾和控制,自我概念更複雜,自我控制能力增強,同伴發揮了重要影響,因此,在這個階段,成人與兒童容易溝通,師生之間、親子之間的關係容易融洽,個性、社會性和品德易於培養。所以,小學是培養習慣最好的時機,我們要把握好給予最恰如其分的關注與培養。

當孩子進入小學之後,就進入了他們人生的第二個叛逆期:兒童叛逆期,思想在逐步走向獨立,特別是小學二、三年級的孩子們,此時已經有強烈的獨立的思想意識,於是行動也開始獨立。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長大了。並期望父母的認同,這個階段是孩子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如果你給予孩子正面管教的力量,肯定孩子的優點,給予他鼓勵和正面暗示,會對孩子非常有幫助。因為孩子通過周邊人的評價來感知自己,確定行為方向。如果得到了認同,他們就會強化那些好的行為,力求自己變得更好。但是也有很多的父母喜歡貼標籤,導致「好孩子」往往會成為「問題孩子」。當孩子只是在行為上沒有控制好,在道德品質方面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時,不能一味地進行打擊,反而更需要父母的接納,可以通過引導就能改變,千萬不要打上標籤,將孩子推得遠遠的。這時候運用一點心理學效應,事半功倍。

羅森塔爾是20世紀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1966年,他做了一項實驗,研究老師的期望對學生成績的影響。

有一天,羅森塔爾和助手來到一所小學,聲稱要進行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驗」。測驗結束後,他們以讚賞的態度將一份「最有發展前途者」的名單交給了校長和相關老師,並叮囑他們務必保密,以免影響實驗的正確性。其實,他們撒了一個「權威性謊言」,因為名單上的學生是隨機挑選的。

8個月後,奇蹟出現了。凡是上了名單的學生,成績都有了較大的進步,而且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這部分學生在學習上有了明顯改善,並表現出更強的學習能力和求知慾。

顯然,羅森塔爾的「權威性謊言」發生了作用,因為這個謊言對老師產生了暗示,老師相信專家的結論,相信名單上的孩子很有前途,於是對他們寄予了更高的期望,投入了更多的熱情,加倍地信任、鼓勵他們。這份名單左右了老師對學生能力的評價,而老師又將自己的這一心理活動通過情感、語言和行為傳遞給學生,使他們強烈地感受到來自老師的關愛和期望,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得到增強,因而比其他學生更努力,進步得更快。

這就是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這一效應表明,一個孩子能不能成為天才,取決於家長和老師能不能像對待天才一樣愛他、教育他。表面上看,這是一個簡單的心理暗示,其實背後卻隱藏著深刻的道理。

積極的心理暗示,帶給孩子的是積極的認識和體驗。與說服教育相比,暗示教育更能協調家長與孩子間的關係,更能避免說服教育給孩子帶來的壓抑感。愛因斯坦的母親就是利用積極的心理暗示,促成了天才的誕生。

我們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時候也可以使用「羅森塔爾效應

1、給予恰如其分的鼓勵。當孩子取得了一些成績時,家長要用自然而鄭重的口吻鼓勵而不是讚揚他。當然,這種鼓勵應具體、真實,不應敷衍,不能只表揚結果,更多的是激勵過程,強調孩子付出的努力!這比表揚結果更能引起孩子的共鳴,孩子自然明白你是關注他的點滴進步,更看中的是孩子的努力。可以試試這麼說:「你的確很努力。」「我相信你能處理這件事。」「你很善於解決問題,我確信你能想出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無論怎樣我都愛你。」讚揚和獎勵,教給孩子的是依賴於他人的外在評判,因為這暗示著你的孩子沒有獎勵就什麼也不幹。所以不要這樣讚揚孩子:「我真為你感到驕傲。」或「你得了個A,我要給你一個獎勵」,而要鼓勵孩子:「你學習真的很努力,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這個A」。這樣,就可以通過對孩子行為的關注,激發孩子的興趣和動機,增強孩子的心理感受,也使孩子明白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2.妙用「權威性謊言」。有的孩子很調皮,不愛學習,家長運用激將法希望他能有所改變,結果不但沒有激起孩子的鬥志,反而打擊了孩子的自信,這是因為沒有運用好激將法。如果希望孩子做得更好,不妨這樣對孩子說:「今天我和你們老師溝通了,說你這段時間某某方面做得真是非常優秀,這樣下去,一定有很大的進步!」

3.利用暗示法。心理暗示的作用是巨大的,消極的暗示能擾亂人的心理、行為以及人體的生理機能,而積極的暗示能起到增進和改善的作用。所以,你永遠不能說:「我不行」、「干不好」、「我會失敗」等。相反,我們輸入積極的語言,比如,「我可以做好」、「我很棒」「我的心情愉快」、「我一定能成功」等,那它必然會置於潛意識中,成為積極行動的源泉。」美國一位拳王每次回答記者的提問後,總忘不了說一句:「I』m best!」(我是最好的),「我是最好的」就是一種積極的自我暗示,所以對待孩子也是一樣。把握積極心理暗示,她就可以做得更好!

不光需要積極的心理暗示,我們日常中積極正面的思維方式與會帶來積極有效的溝通方式。

看待孩子問題的思維方式

對待孩子學習的思維方式

對待家庭教育的思維方式

同一種話可以有兩種表達。如要讓孩子愉快做事,最好要用正面的語言說,而不要用負面的語言說。因為孩子也和成人一樣,不希望老是被否定、被指責。只是我們的傳統的教育思維習慣,導致我們一不小心就說容易說出負面的語言。

其實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

孩子端一碗水,你說:「好好端,慢慢走,嗯,端的挺穩呀!」

孩子寫作業慢,你說:「我們要抓緊嘍,提高效率,然後我們就可以去……」

孩子聽到了會不會也很積極、興奮呢?這就是正面語言。

這個道理並不難懂,但很多家長都覺得很難做到。這是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還分不清哪些是正面語言。改變語言習慣需要持續的練習,不能指望一蹴而就。有時家長看到了正面語言的說法,意識到了,可能記住一下午一晚上,但是過幾天就忘了,又滑回舊的語言習慣里。

那麼怎麼避免「禍」從口出呢?可事先來作一種句式的練習,然後在生活中嘗試著運用正面、積極的說話方式:

「清晨早起的話,心情會很好的!」

「認真工整地寫字,慢慢地字就會越寫越漂亮哦!」

「把被子疊整齊的話,心情就會很好呢!」

「如果是某某,就一定能行的!對吧?」

「在別人說之前就把事情做好,這樣更棒,對嗎?」

「脫下襪子後馬上放進洗衣機,媽媽就會輕鬆許多呢!」

「要漸漸地減少你玩電視遊戲的時間哦!」

請試著與我們之前所使用的說話方式進行比較。雖然是相同的內容,但是轉換了一種說法,聽者的感覺就會大不相同。

心理學中還有一個「超限效應」

美國著名作家馬克·吐溫有一次在教堂聽牧師演講。最初,他覺得牧師講得很好,使人感動,準備捐款。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他有些不耐煩了,決定只捐一些零錢。又過了10分鐘,牧師還沒有講完,於是他決定1分錢也不捐。等到牧師終於結束了冗長的演講開始募捐時,馬克·吐溫由於氣憤,不僅未捐錢,還從盤子里偷了2元錢。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刺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會引起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心理學上稱之為"超限效應"。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發生,應掌握一個"度"。"不及"固然達不到既定的目標,但"過度"又會產生超限效應,非但起不到應有的效果,甚至會出現一些反作用。運用到我們對孩子的教育中,如,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複對一件事作同樣的批評,使孩子從內疚不安到不耐煩乃至反感討厭。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可見,對孩子的批評不能超過限度,應對孩子「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再次批評,那也不應簡單地重複,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批評之前多講點發自內心的表揚,培養孩子看到自己優點的同時,也能接受對自己的批評,並將錯誤看成是學習的一個機會,當讓孩子參與一些對存在問題和錯誤的修正計劃,他們會感到自己被賦予了更多的權力和自主性,並從中獲益。

這時候運用「南風」效應似乎更好。

「南風」效應也稱「溫暖」效應,源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這種因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

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家庭教育中採用「棍棒」、「恐嚇」之類「北風」式教育方法是不可取的。許多父母採用懲罰的方式,是因為這讓他們有一種控制感,尤其是當懲罰能夠暫時制止孩子的問題行為的時候,他們不想嬌縱孩子,而退後一步,他們就會注意到,自己正在因為相同的行為而一次次地懲罰孩子,這正好說明了懲罰不會有長期效果,僅僅是因為這是簡單粗暴且阻力最小的方式。

很多人把《聖經》里的告誡「省了棍棒,慣壞了孩子」作為打孩子的一個借口,甚至說棒棒底下出好人,《聖經》學者告訴我們,這裡的棍棒是指牧羊人用的棒子,從來沒有被用來打過綿羊,它是權威和領導的一種象徵,牧羊人只是用棍棒溫和地輕戳和引導羊群。我們的孩子絕對需要實行溫和而堅定的教育,但他們不需要被打或被羞辱。

另外就是一個孩子的情緒管理問題,有時候處理情緒比處理事件更重要。成長的父母,最重要的標誌是接納、允許自己有情緒,繼而也接納、允許孩子有情緒,要相信你的孩子最終能處理自己的感受。

情緒無好壞,它是正常的情感反應

有很多表達感受的詞,如快樂、傷心、舒服、害怕、憤怒、難過、無助、絕望、羞愧、高興等等。我們通常認為快樂是正面的,積極的,向上的,而憤怒、傷心、害怕是負面的、有害的、消極的。所有情緒都是合理的,生氣會讓你感覺糟糕,但如果能把憤怒轉化為正面的力量,把它作為動力來使用。這就是一種積極的,強大的推動力。傷心是無助的,但意味著把壓抑的情緒表達出來之後會變得更加堅強。害怕,通常也是不好的,代表恐懼,但很多時候恰恰是害怕能夠很好的保護我們,因為你有害怕,所以你遇到危險會躲開,保證自己的安全。

關於孩子的情緒,有些父母不允許孩子害怕,如果孩子說怕恐龍,媽媽就說:那有什麼好怕的,都滅絕了。如果孩子怕黑,就說:媽媽都不怕,你也不用怕。甚至不允許孩子生氣,要知道孩子只有在你們面前毫無保留地表達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恰恰證明了孩子有足夠的安全感,並且無條件信任父母,實際上情緒沒有好壞之分,害怕、恐懼都是人的正常的情感反應,當孩子告訴你他們害怕什麼時,你要傾聽並告訴孩子:「我很高興你告訴了我你的感受,而不是試圖通過解釋來否認孩子的感受,或替他們平復自己的感受,有時候,只要認可孩子的感受,就足以減輕孩子的恐懼了。

因為擔心,所以不允許

我之前也一直接受不了孩子哭泣,因為這令我很焦躁,難以忍受。而一位心理學的專家卻告訴我們,孩子哭如果讓父母心裡難受、煩躁不堪,往往是父母自己在成長過程中,內心積鬱了許多負能量,沒有得到宣洩的機會。孩子負面情緒的爆發,會觸及父母內心的同類情緒,潛意識裡因為擔心自己失控,所以也不允許孩子發泄。後來我認識到了這一點,以後在這樣的場景中,我會默默陪伴著她,用手撫摸她,給予足夠的愛並接納她的情緒。至少她可以真實地做她自己。對吧!

每一次的情緒體驗都是成長的機會

兒童對自己情緒的認識和掌控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每一次的情緒體驗都是他成長的機會。大人在接納他情緒的前提下,教他正確地溝通,學著用語言把情緒表達出來,孩子就不會因為無助和受到挫折而大哭大鬧,逐漸就會做到遇到事情不驚慌失措,不發脾氣,會嘗試講道理並尋求幫助。如果一個孩子看到父母用攻擊性的方式回應別人的憤怒,父母或以更多的控制和威脅來回應孩子的憤怒和攻擊行為,他也會這們做,使情況變得更加糟糕,引導孩子以尊重的方式處理自己的憤怒,可以用這們的句式表達:我感到因為我希望。有時候表達就是療愈。

總結一下,孩子情緒不好時大人需要做的四步驟:一、認可孩子的感覺和情緒,認真對待她的感受,這是同理心的第一步。二、搞清楚孩子為什麼這樣,以便現實地了解孩子內心的真正狀況;三、幫助孩子不必對自己的情緒有心理負擔,尊重自己每一種情緒的存在;四、啟發孩子自己解決問題,跟孩子探討並學到生活技能。

「學會學習」是小學生最基本的學習任務,但學習任何一門技能都離不開專註力,很多家長抱怨說孩子上課不專心聽講,一會兒站起來,到處下位,一會兒又東張西望,注意力不集中,做作業總是磨磨蹭蹭,一會動這個,一會玩那個,又什麼都不會,一邊是繁忙的工作,一邊是注意不集中,老出狀況的孩子,苦不堪言。當今世界,外界的誘惑太多,手機、電腦、各種各樣的娛樂,我們的體驗越來越淺薄,追求越來越多變,我們的感受越來越焦慮,無法關注到當下,大人們尚且如此,何況孩子,許多孩子甚至被診斷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動障礙,導致學習困難,令家長焦急萬分,但有沒有想過,除了大腦內部控制注意力、行為和衝動的區域發育不完善導致的注意力缺乏多動症外,還存在一些本身就是我們家長的養育不當造成的情況。

打擾等同於干涉,破壞孩子的專註力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現在的商場中總會設置專門的兒童區域,一方面是給孩子們遊戲的空間,另一方面也給帶孩子逛商場的家長一個休息喘息的時間。這時,你就會發現在這樣的區域里,總有孩子哭鬧不止,而父母就坐在孩子的旁邊,仔細觀察你就會注意到「這裡不是這樣的!」「這裡應該用什麼顏色!」「你怎麼這麼不專心?」「你趕緊的!」這樣的句子一定是家長口中的高頻句子。甚至有些時候進行了角色互換——家長拿著畫筆在塗塗畫畫,而孩子站在旁邊看,一邊畫一邊還會教導幾句,我們似乎都犯過這樣的錯誤。

孩子的注意力就會不斷因為家長的打擾而轉移,始終無法集中,並且對正在做的事情逐漸失去興趣。當你的孩子不能夠專心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作為父母,請想一想你是否過多的干涉和打擾了孩子的節奏。

打擾會阻礙孩子自我感受和探索

讓孩子獨自探索,是一件無比重要的事情。我們經常會看到這們的場景,一個孩子想去玩滑板車,剛剛放了一隻腳上去。他媽媽就急匆匆跑過去:「不能滑啊,會摔,寶寶乖啊。」孩子回頭看了媽媽一眼,雖然有點不開心,但還是下來了。然後他又跑到一棵樹下面,撿拾落葉。媽媽又喊,不要去那邊,小心樹叢里有蟲子咬人。這次孩子沒聽,撿了幾片樹葉,歡喜地在那跑來跑去。用樹葉當作翅膀,跑圈兒飛著。媽媽又在焦急地喊:「別跑了,別轉暈了啊,會出汗。」然後就追了過去。家長一直很執著地進行打擾。

孩子如果能夠獨自玩一些沒有危險的遊戲,家長不應該過多的干預,你一喊一叫一插手,當然會影響他的專註力,也會減少他的探索慾望,而且家長幫忙越多,孩子獨立性越差,造成他的依賴性。比如,他以後做事情就不容易堅持,做一會沒有成功,就急於向你求助。一個缺少嘗試、不犯錯誤的童年是恐怖的,它並非意味著這個孩子未來活得更正確、更好。也許恰恰相反,由於沒有童年探索的鋪墊,他的認知基礎反而很薄弱,在未來的生活中不得不花費更多的力氣去辨識世界、適應生活。

我們常常把「做什麼」視為愛的表現,但很多時候,父母「不做什麼」才是愛。

陪伴卻不打擾

當孩子嘗試著自己獨立去完成家庭作業的時候,我們只要在旁邊陪伴著,守護著他,然後看著他獨立完成這件事情,就足夠了。如孩子一個人在那做作業,卻被大人叫著:「要不要喝點水?」「要不要吃點水果?」「作業快做完了嗎!」「認真點啊!」「怎麼又錯了呢,應該這樣來」。其實孩子做作業,我們只需要安靜下來陪伴,或者自己也拿一本書看,同孩子一起學習就好了。如果我們無法安靜地看一本書,當然也無法好好地靜下來思考自己的生活。

父母應該管理好自己「教育心切」的心情

當孩子專註於一件事時,他已經在內心慢慢構建一個屬於自己的認知體系。他用自己的語言、動作、思想來完成這個過程,不斷地嘗試、修正、總結。他最需要的就是安靜,不被打擾。父母應該管理好自己「教育心切」的心情,多陪伴孩子,創造一個溫暖安寧的成長環境。

結語:改變孩子,要從改變父母開始。父母改變,孩子才能改變。

任何教育的進步都是極其艱難和緩慢的,與其期待國家的教育變革,不如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與其期待學校教育的改善,不如從家庭教育的改進做起。孩子的未來不是掌握在學校,而是掌握在父母手中。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秋心理 的精彩文章:

TAG:知秋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