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老子》: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讀《老子》: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原文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老子》第二章)

①美之為美:即美之所以為美,美作為美的原因,什麼是美。②斯:指示代詞,這,這樣。惡:丑。已:句末語氣詞,略等於「矣」。按:老子開頭先講美與丑、善與惡的對立統一關係。美與丑、善與惡互相對立,又互相依存,沒有美,也就無所謂丑;沒有善,也就無所謂惡。③故:所以。按:帛書本無「故」字。下文的內容是在上文的基礎上進一步申論,而不是由上文推導出來的結論,所以應該刪掉「故」。「有」和「無」是指世間萬事萬物的存在與不存在。生:生成。按:「有」與「無」互相生成,即「有」與「無」互為因果,「有」自「無」中產生出來,「無」也是從「有」轉化而成。懂得了有無相生的道理,一個人就能對人生的得失泰然處之。④成:成就。按:所謂難與易互相成就,是指難和易本來就是相對而言的,在一定的條件下,困難的事情做起來卻很容易就成功了,相反,本來很容易的事情也可以變得困難重重。⑤形:表現,體現。按:長與短互相體現,是指長與短是通過比較而體現出來的,所以王弼本「形」作「較」。⑥下:低。傾:帛書本作「盈」。按:據張松如《老子校讀》、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等考證,「傾」本應作「盈」,漢代避惠帝劉盈之諱改為「傾」。盈:充滿,包容。按:高與低相互包容,是說高與低本是一體,一方面,高山因低谷才顯示其高,低谷也因高山才顯示其出幽深;另一方面,自然現象沒有絕對的高低之別,社會人事也是如此,地位的高低,智商的高低,能力的高低,等等,這一切都只是相對而言的,就芸芸眾生而言,卻只不過是一體而已。⑦聲:指簡單的發音。音:由聲組合成音樂節奏的和聲。和:和諧。按:《禮記·樂記》:「感於物而動,故形為聲,聲相應,故生變,變成方謂之音。」《詩序》:「情發於聲,聲成文謂之音。」音與聲本是相互對立的,但又是相互和諧的。⑧隨:隨順。按:「前」與「後」既是指空間位置上的前後,又指時間流動中的前後。前與後互相隨順,是說前與後本是相隨而來,相隨而去,前去後來,後來前去,沒有絕對的前後,前後的概念只是人為的界別。⑨是以:因此。聖人:有道的人。處無為之事:指行事以無為為原則。⑩作:興起。不辭:不推辭,不拒絕,也就是隨順萬物。帛書本「辭」作「始」,意為「倡導」。就文意而言,「辭」和「始」都可以成立。不人為地倡導什麼,也不人為地拒絕什麼,因為無論是倡導還是推辭,都首先要加以區分辨別,這就違背了萬物的自然本性。不過,作「始」於文義更順暢,而且「始」與「有」均為之部上聲字,押韻更和諧。?生:生養。不:帛書本作「弗」。有:據為私有。?為:有所施為。不:帛書本作「弗」。恃:依賴。弗恃:不之恃,不依賴自己的施為。按:河上公章句:「道所施為,不恃望其報也。」這是說任何的「為」都應首先消除其目的性。?唯:只有。去:離開。

譯文

天下的人都知道什麼是美,這就有了丑了;都知道什麼是善,這就有了惡了。有與無互相生成,難與易互相成就,長與短互相體現,高與低相互包容,音與聲相互和諧,前與後互相隨順。因此,聖人行事以無為為原則,實行不用言辭的教育。萬物自然地興起而不加以倡導,生養萬物而不佔有它,有所施為而不依賴自己的施為,功業成就而不居功。只有不居功,所以永遠不會離開功。

讀後感

《老子》又稱《道德經》,分上下兩篇,共八十一章,五千多字。這部典籍對中國哲學史、政治思想史、歷史文化和文學等諸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篇是《老子》的第二章。

老子在本章中用了八十三個字,概括了他的相對論思想。他指出,形而下的一切現象都是相對的,事物都在相反相成的關係之中,概念和價值是由人的主觀判斷構成的,所以要認識並破除這種分別與界定,才能不執著,無偏頗;把這一原則運用到人事方面,就應該做到為而無為,不自私,不居功。

本章分為兩部分。前一部分至「前後相隨」,說明世間一切對立的現象都是互為因果,相互依存的,無論美醜、善惡,還是有無、難易、長短、高下、音聲、前後,都只是相對的,沒有絕對的界限。帛書本在「前後相隨」之後有「恆也」二字,表明老子認為這是宇宙間無可更易的永恆規律。有了「恆也」二字,整段文字至此獨成一節。

既然上述結論是永恆不變的常道,所以人類應該順應這一常道。下面老子進一步論述把上述常道運用到人事方面,便是「處無為之事」,不要強行去分別美醜、善惡等。有分別便有「爭」的弊端。比如美與丑本是相對而言的,人們辨別美與丑只是憑藉自己的價值判斷,運用一己的審美標準,因此一經辨別便已然歪曲了事物的自然屬性。人們如果再努力去追求美,那麼美也就可能變醜了。善與惡更是由人的價值觀所決定的,不同的價值觀念可能會導致截然相反的善惡判斷。由此看來,一切人為的東西都是有偏頗的,只有順其自然,無為而治,才能避免這種偏頗。

老子主張「行不言之教」,即實行不用言辭的教育。因為語言為人們提供了分化界別世界萬事萬物的工具,只要運用語言,實際上就是在分化界定著事物。語言本身已經成為人類價值觀念的體現者,人類無法擺脫它,也就無法看清世界的本來面目。

老子極為深刻地認識到:語言規定了人理解世界的方式。所以打開《老子》一書,老子說的第一句話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老子對語言的認識體現到他的政治論上,便是行不言之教。因此對這一句不應該僅僅字面上理解,說「行不言之教」是指不發號施令,不用政令,而施行身教,甚至由此得出老子主張採取放任主義的結論。

「為而不恃」與上文「處無為之事」,出現了「無為」與「為」。其實,「處無為之事」本身就已包含了對立:既然無為,又有何事可「處」呢?雖然勉強譯作「行事以無為為原則」,然而以無為為原則,就不必行事了。因此,細究起來,這句譯文表面上於情理就不通。

對「為」與「無為」的理解,也應該從相反相成的角度去理解,「為」與「無為」既相互對立,又互相依存。沒有「為」,也就無所謂「無為」;反之,沒有「無為」,也就談不上「為」了。一般人只懂得「為」,把「為」當作人生的唯一內容,所以老子提出無為的思想,論證無為的價值,說明為與無為相反相成的關係。「為」與「無為」的關係,正如大自然化育萬物而並不自知。

由此說來,「無為」的概念並非什麼都不做,而是無目的無意識無分別的自然之為,順應自然,效法自然。「處無為之事」,是無為而為;「為而不恃」,是為而無為。再進一步說,「生而不有」,「生」也是為,「不有」則是無為。惟有「為」,才有「功」可言,「功成而弗居」,「居」和「去」同樣是相反相成的關係,沒有居,也就無所謂去。因此只有不居功,所以永遠不會離開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讀古人書 的精彩文章:

讀《新序》:國之大患
讀《論語》:好讀書求甚解

TAG:讀古人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