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工匠精神——蘇綉

工匠精神——蘇綉

蘇綉,簡單的來說就是蘇州特有的刺繡風格,並且是擁有悠久歷史的綉法,在三國時期就已經運用在了服飾上。

三國時代,吳王孫權曾命趙達丞相之妹手綉《列國圖》,在方帛上綉出五嶽、河海、城邑、行陣等圖案,有「綉萬國於一錦」之說。晉王嘉《拾遺記·吳》:「孫權常嘆魏蜀未夷,軍旅之隙,思得善畫者使圖山川地勢軍陣之像。達(趙達)乃進其妹。權使寫九州方岳之勢。夫人曰:『丹青之色,甚易歇滅,不可久寶;妾能刺繡,作列國方帛之上,寫以五嶽河海城邑行陣之形。』既成,乃進於吳主,時人謂之『針絕』。

清朝時期,蘇綉達到了一個鼎盛時期,真可謂流派繁衍,名手競秀。出現了「雙面綉」、「模擬綉」,這是蘇綉史上的又一創新。

亂針綉

模擬綉的出現直接影響後來的亂針繡的出現,亂針綉是通過不規則的針法來表現油畫一樣的視覺效果的一種針法。沈壽是模擬繡的創始人,原名沈雪芝,因給慈禧太后上貢綉品而得到賞識,賜「壽」「福」二字,後改名沈壽。

義大利皇后愛麗娜像(模擬綉)

當沈壽綉成了《義大利皇后愛麗娜像》,作為國禮贈送義大利,轟動該國朝野。

在中國蘇綉藝術中,雙面綉是它皇冠上的一顆明珠,集中體現了蘇繡的技藝水平。 如今的雙面綉已發展為雙面異色、異形、異針的「三異綉」,把雙異綉技術發展到神奇莫測的境界。綉制「雙面異色綉」和「雙面三異綉」,技藝的難度就更高了,除了雙面繡的一般要求外,還要照顧到雙面針腳、絲縷,做到兩面色彩互不影響,針跡點滴不露,使兩面異色分明,天衣無縫

蘇綉以蘇州刺繡研究所的高新區的鎮湖鎮(現改為街道)刺繡最為有名。鎮湖是蘇繡的主要發源地,蘇綉中的八成產品來自鎮湖。

中國蘇綉博物館1986年建成,館址原在蘇州著名園林環秀山莊內,1988年底遷於蘇州景德路王鏊詞內。

從網上找了一些博物館裡面的圖,有時間了一定要去看看看~

蘇繡的特點就是蠶絲綉,綉線基本上都是絲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蘇綉綉貓和金魚的傳神之處是別的名綉無法比擬的。

好啦,蘇綉先說到這裡,下一次咱們說下一個名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風時尚范兒 的精彩文章:

TAG:中國風時尚范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