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劉備死前對孔明說「君可自取」,原因是什麼?絕不是為了試探

劉備死前對孔明說「君可自取」,原因是什麼?絕不是為了試探

「白帝託孤」是歷史上很著名的一個故事。

事情發生在蜀漢章武三年(公元223年)的春天。某天已經病入膏肓,自知不久於人世的劉備在白帝城握著丞相諸葛亮的手說:「君才十倍於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諸葛亮抹著眼淚說:「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然後正如大家所知道的,在劉備晏駕之後晉級為「相父」的諸葛亮十二年忠心耿耿地輔佐後主,數出祁山,最終病逝五丈原。

劉備死前對孔明說「君可自取」,原因是什麼?絕不是為了試探

白帝城託孤_圖

故事非常之簡單,但是對於劉備彌留之際託孤的那兩句話,近些年出現了一些千奇百怪的解讀,其中以「陰謀論」、「試探論」尤甚。

這些說法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劉備這幾句話並非出自真心,而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檢測諸葛亮是否真正忠心,讓他不敢篡位,以此來確保兒子的安全和劉氏政權的穩固。

這種觀點表面看來好像沒啥問題,實際上漏洞百出,而且頗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感覺。漫說十六年的君臣彼此有多知根知底,哪怕真要試探,也斷然不會選在這樣一個東征大敗,國家元氣大傷的敏感的時間點。再說,這麼一句話到底能試探出什麼來?如果忠心,自然不會答應;若果真有自立之心,又豈會當面承認?所以要真是試探,大抵也只能試探出諸葛亮有沒有精神失常。

陰謀論就更不靠譜了,有些人甚至腦洞大開,說屏風後可能還躲著刀斧手,只要諸葛亮一答應,刀斧手立馬會衝出來。能夠在這種危急的時候想出這種奇妙的辦法殺掉一個最能力挽狂瀾讓國家走上正軌的股肱大臣,除非是劉備病糊塗了。

劉備死前對孔明說「君可自取」,原因是什麼?絕不是為了試探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 _圖

那麼劉備這兩句話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在我看來,最主要的是為了平衡朝中勢力。劉備及其舊部是從荊州起家的,後來取了益州,集團內便順理成章地形成了兩派勢力——荊州舊部和益州新部。

益州土地肥沃,物資豐裕,這樣世外桃源一般的環境使得當地人對外來者有一種天然的排斥,把荊州舊部看做「東來客」,人心不穩,所以劉備政權想要立足於此,必須提高益州新部的地位,以此安定民心。

事實上劉備也確實是這樣做的。先後重用了法正、許靖、李嚴等,並迎娶了吳懿之妹吳氏(即後來的穆皇后),使得新部和舊部的勢力達到了微妙的平衡。

在荊州丟失、東征失敗以後,荊州舊部勢力日趨衰微,而劉備又不久於人世,於是他選擇了託孤給屬於荊州舊部的丞相諸葛亮,而以屬於益州新部的尚書令李嚴為副。這種安排巧妙地鞏固了荊州舊部的地位。且把大事託付給擅長內政,並有一定處理「主客」關係的經驗的諸葛亮,保證了一旦山陵崩,國家機器可以以儘可能快的速度恢復正常運轉。

(但「亮正嚴副」這種安排決沒有用李嚴牽制諸葛亮的意思。在益州新部中,李嚴素以精明幹練著稱,且諸葛亮對此人亦較為了解,在當時看來,讓他協助諸葛亮也是比較合適的選擇。)

劉備死前對孔明說「君可自取」,原因是什麼?絕不是為了試探

三國荊州版圖_圖

再者,當時太子年少,政局未穩,並非太子生母的准太后(吳氏)又屬於益州勢力,在這種主少國疑的情況下,必須出現一個能力資歷都在線的官員把持朝政,很明顯丞相諸葛亮是最佳選擇。

這裡順帶提一句,劉備所言的「自取」也是有前提的,這個前提是「嗣子不才」。那麼嗣子劉禪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一提到「阿斗」,第一反應就是「扶不起」,認為他是個傻子,啥也不會,所以劉備才會處心積慮地來這麼一出,為他的兒子鞏固地位。

然而實際上,劉禪的智力至少屬於中等偏上,甚至在某些方面(譬如水利)有著過人的天賦。這些在劉備的遺詔中「射君到,言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修,過於所望」以及諸葛亮《與杜微書》里「朝廷年方十八,天資仁敏,愛德下士」等處均有提及。

所以,這樣的君主只要不沾染惡習,「不才」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由此看來,「君可自取」這句話主要表達的還是一種信任和託付,其目的只是當著群臣為丞相立威,這對於日後政治局勢的穩定是有好處的。

劉備死前對孔明說「君可自取」,原因是什麼?絕不是為了試探

劉禪(shàn)(207年-271年),即蜀漢懷帝_圖

當然還有人認為,這裡的劉備說的「君才十倍於曹丕」明顯是表露出一種不信任,不然為什麼把諸葛亮和篡漢的曹丕放在一起比較?對於這句話,我認為需要結合當時歷史背景解讀。

「聯吳抗曹」一直是蜀漢的一項基本國策,劉備的東征雖有一定的現實原因,畢竟不符合當時「討國賊」、「伸大義」的方向。劉備明白依照諸葛亮的個性,定然會與吳國復盟並且北上伐魏,然而諸葛亮的哥哥諸葛瑾在東吳為官,諸葛亮本身身份敏感,如果在劉備去世後諸葛亮立即與吳復盟,難免會有一些另有所圖的人趁虛而入,指責他殉私情,說他改變先帝生前的「東征」路線,專權獨斷,這種輿論導向無論對他個人還是對國家都極為不利。

在這種情況下,把曹丕搬出來比較看似唐突,實際上是委婉地肯定了「先北伐,後東征」的路線,使得諸葛亮在日後做出北伐的決策時能夠儘可能的少些阻力。同時劉備當著眾大臣強調其「必能安國,終定大事」,強有力地回擊了所有對於諸葛亮個人軍事能力的否定和質疑,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依舊顯現出作為君主的明斷和作為知己的善良。

劉備死前對孔明說「君可自取」,原因是什麼?絕不是為了試探

三國版圖_圖

而諸葛亮聽完後做出「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的誓言亦並非會錯了劉備的意。

雖然兩人大部分時間都分隔兩地,但是十餘年的同甘共苦,讓他們之間早已形成了相當的默契,他不會疑心君主猜忌他。之所以這樣回答,是因為諸葛亮本身對劉漢有一種近乎偏執的執著,「取而代之」這種行為已經觸及了他心中的道德底線。

古人不輕言「死」,更何況是在將死之人面前言「死」。這足以說明諸葛亮把輔佐少主、興復漢室當成了自己當仁不讓的責任與義務,這樣的誓言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劉備對身後危難局勢的憂慮。

劉備死前對孔明說「君可自取」,原因是什麼?絕不是為了試探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_圖

諸葛亮一輩子都十分感懷劉備生前的這分信任與體察。在建興年間,面對不知是腦子抽風還是存心找茬的李嚴勸其「受九錫,進爵稱王」的話語,諸葛亮不慍不懼,用工整的漢隸回復道:「今討賊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寵齊、晉,坐自貴大,非其義也。若滅魏斬叡,帝還故居,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邪!」

「知己」二字回味不盡,「十命可受」又毫不避諱,把諸葛亮骨子裡的感性與霸氣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這與先帝生前所給予的強有力的支持是分不開的。正是劉備這份體貼、鼓勵乃至是縱容,讓諸葛亮勇敢地擺脫了束縛,微笑著面對所有的詆毀,無所顧忌地拼盡全力實現他們共同的理想,也使得他成為了三國的星空上最璀璨的星。

在《三國志?先主傳》的末尾,陳壽說:「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這句頗具英雄氣的感慨為這對千古君臣做出了最完美的註腳。

讀史時,少想一些陰謀論、厚黑學,在理性思考的同時,學會用心去感悟人物的品格與時代的情懷,相信我們能有不一樣的收穫。

歷史堂官方團隊作品 文:懶得犯懶

參考文獻:《三國志》

文字由歷史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紅孩兒被收服髮妻被欺負牛魔王都忍了,唯獨此事非與悟空拼個生死
歷史上真有丐幫這個團隊嗎,如果有它是否真像影視劇里那樣玄乎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