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話想知道胖了瘦了的原因嗎?看馬琴老師如何剖析土行人

醫話想知道胖了瘦了的原因嗎?看馬琴老師如何剖析土行人

本 期 導 讀

本篇文章是馬琴老師對於五行中土行人的詳細剖析,對五行有興趣的朋友快來看看吧~

馬琴老師

1996年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2003針灸臨床碩士畢業,曾於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針灸中心從事針灸臨床、科研、教學工作數十年。於2012年師從於英國五行針師諾娜.弗蘭克林教授、龍梅老師和蓋老師,現於北京正安中醫以五行針灸為研究及臨床方向。

土 行 人 的 角 色

土在五行居中,它跟季節對應,一年之中它對應在夏秋交際的這個地方,大暑這一個階段,在方位上中原這個地方它對應的是土,所起的這個作用就是承上啟下、樞紐的紐帶連接這樣一個作用。在人體它對應的臟腑是脾胃,中焦產生的是一個中氣,也是這樣樞紐的一個位置。

在家庭里它對應的是母親這個角色,也是紐帶的作用。對於大自然它對應的是大地,是中間媒介的作用。

土行人到底是怎麼一種感覺?

那麼如何找到土的感覺呢?大家喚醒一下自己的記憶,如果你是一個曾經離家在外的孩子,那麼試著回憶一下,放假了舟車勞頓地回到家裡的那一刻,放下行李你心裡的那個體驗。再或者到了飯點,飯菜都端上來了,桌子上那些菜都是你從小到大愛吃的那幾樣,動筷子的那一瞬間你心裡的那個體驗。再或者到了晚上,你在自己的房間里,躺在自己的床上,熟悉的枕巾、熟悉的床單,房間里熟悉的味道,那一刻你心裡的那個體驗。

這個就是你跟一個平衡的土行人在一起,你心裡的那種感覺。內心升騰起來的那種體驗,那是再怎麼精準的語言都表達不了的。

土 行 人 的 特 點

按照慣例,我們每次都會用三個詞去素描一下五行人,但是到了土這個地方,說實在話我是思考了很長時間才提煉出了兩個詞,那麼第一個詞是共情,第二個詞是轉化

共情

「共情」我想表達的含義是土行人內心的情感需求。他有一個特點就是非常容易理解體諒同情別人,這種能力是土天生就具備的。同時他也非常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同情,被感同身受,既理解又被理解,既愛又被愛,這也是土的內心需求。

(愛~理解~我都要!)

那麼如果這個通道是非常通暢的時候,這個土就會很踏實、很放鬆、很滿足,這就會是一個平衡的土。他是很願意深度地去理解別人,所以他喜歡創造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這樣一個情景。

像不像節氣中的小暑大暑?在春天的時候你感受空氣,這個空氣有一點點涼的,就是你跟他的關係是你是你,他是他,是有一些距離的是吧?到了夏天到了火行人這兒就溫度比較近了,這個距離相對比較舒服,但是到了土這個地方,他所營造的氛圍就會像一塊塑料布一樣,從空調房出去就會瞬間有一種被塑料布糊在身上的感覺,嚴重的說連你的口鼻都糊上。他的這種和外界的這種邊界感是很模糊的,這就是土所營造的那個氛圍。

你們可以觀察一下,一個土行人他跟同伴走著,他很容易就可以去牽著同伴的手或者摟著同伴的肩膀,坐著的時候他會靠著對方的身體。對土來講,他很容易做到「親近他人」這點的。

(我就是想靠著你~)

但是對一個木行人、對一個金行人或者對一個水行人來講的話,那這時他需要積攢點勇氣他才能夠辦得到,需要等彼此雙方親密程度、信任程度都已經很好的時候,他才會有這樣的舉動出來的。

這個就是土的特點,他在身體上、他在情感上能和對方建立起這樣一個緣。土他在理解你的同時,他更願意你能夠深度地去理解到他。打個比方說來看診的這些客人,他來看頭疼的,那麼他就會把他這個頭疼的前因後果他發作時候的這種癥狀細緻生動地不厭其煩地描述給你,那為什麼會這樣做呢?他就唯恐你不能夠感同身受他的那種苦,這就是土,既要理解你,他也需要被你去理解,這是土的第一個詞——共情。

轉化

你也可以理解成運化,可以理解成消化。我們知道脾胃是人體的消化中心,一個食物進來之後,脾升清胃降濁,然後把營養分布散到全身,濁物排掉。也就是說既有進來的,又有出去的,還有留下的,這就是土的作用。對我們的身體來講,我們需要消化的不僅僅是食物,還有各種各樣的思想、情緒、信息、能量、事件等等,這都是需要我們消化的,這都是需要土來發揮作用的。

土行人是最善於發現問題的,而且發現了之後他跟其他行不一樣的地方在於他還要解決這些問題

如果在轉化這個方面失衡的話,一般會有這麼幾種情況出現:

失衡之情況一

能 量 出 不 去

進來的路是通暢的,並且外面的也有的給,但是出去的路不通暢了,也就是說對食物也好或者情緒也好,沒有轉化的能力了,那怎麼辦?那就都堆在體內了,這種失衡的話對土行人就會有一種堵塞感。

在從有形的層面來看,那通常脂肪會在這種人體轉動的這種樞紐的地方堆積下來,導致胖胖的。比如說像我們的脖子,還有我們的腰腹。

(不!朕不需要脖子,也不需要腰!)

那麼從無形的層面上,土行人會覺得自己這個腦子好像生鏽一樣轉不動了,原來很簡單的事情現在對他來講都是困難的事兒了。沒有這種消化解決的能力就會給人一種既沒有觀察力也沒有行動力更沒有解決力的這樣一種狀況。對於我們來講,比如說脾胃經上的這些滑肉門、天樞、地機這些穴位都是來幫助這類失衡的土行人的,就讓他轉動起來的,那麼這是第一種失衡。

失衡之情況二

能 量 進 不 來

就是可以出得去,但是這個能量進不來了,或者說能量進來的這個通道不通暢,或者是外面沒有給它了。這種情況就會給土行人造成一種匱乏感

那麼從有形的層面來看呢,那就是形體非常的消瘦,該長肉的地方都不長肉。從無形的層面上來看,這種失衡的土行人內心是受害於外界的,那麼他就會在身體層面、在情緒層面製造出很多問題出來,那麼為什麼要製造這些狀況出來呢?他是為了吸引到外界對他的關注

比如說在臨床看診的時候,事實上這個病人問題不是特別大,沒有那麼嚴重,但他會一遍一遍地給大夫訴說他不舒服的地方,或者大家都在等候排隊在看病,那他或者要求加塞或者反覆地去找護士、大夫,總之他要用他的這些來提醒自己的狀況比誰都嚴重,需要得到額外的關注。

(我的傷疤在這,我需要關注~)

如果這種情況下還是不如他意,那他就會赤裸裸的反覆的去揭開傷疤,去讓人看到他的痛,這樣對土行人來講是非常痛苦的一件事情。

在《五行針灸指南》里有一句話叫:「土的內心深處都有一個飢餓的孩子的靈魂。」

對土來講,不滿足、不富足的這種匱乏感是比較致命的。因為他要有足夠的愛,足夠的能量他才能夠給得出去,他得先有他才會給。那麼像這種情況,跟脾胃相關的那些豐隆穴、缺盆、周榮這樣的穴位,從穴位名稱你就可以聽出來,就是讓他豐盛起來。包括神闕巨闕給到他足夠的能量,那麼這些穴位是可以幫助到第二種類型的這種失衡的。

失衡之情況三

能 量 留 不 住

進得來也出得去,但是它中間缺少一個環節就是消化吸收把這個營養留住這個過程。我們中醫有個詞叫做完谷不化,對土來講要看他平衡的還是失衡的,比較重要的一點就要看看他有沒有收穫的這樣一個能力

比如說一個種子能夠開花結果是因為它有一個豐富的土地,那麼一個生命能夠從無形到有形是因為有一個母親在孕育他。所有的進出都是為了有能把該保留的保留下來的那個能力的

那麼某一種失衡的土,它就會像一個被設置好了單曲循環播放一樣,不斷地在循環播放。但就是該在停留的那個地方他停不下來,表現在身體上就是很能吃也很愛吃,但是怎麼吃都不長肉。在其他層面上就是總會莫名其妙地在該收穫的時候毀掉那個成果,比如說換掉一份又一份的工作,或者是終結一份又一份的感情。

(我又失戀了,我的那個她究竟在哪兒~)

土行人給我們的啟發

我們之所以會出現上述單曲循環播放的這種模式,不想要的橋段在我們的人生里反覆出現,是因為我們內在的思維就在沒有一個出口的迷宮裡了,雖然左輾轉又騰挪,但是找不到可以跳出循環的出口,因為在這個迷宮裡是沒有出口的。這種刺激就轉原來的思維模式,我們稱之為心魔。

之所以叫做魔,是因為這種思維模式是有生命力的,一旦形成了,就不容易自己死掉的。你會不知不覺地在它的指揮下重複已經說過的話,一遍一遍的做本來不想做的事情,建立一段一段不想要的關係。事實上這樣過一生也是無可厚非的,只要你願意。但是我們通常麻煩的是,雖然日復一日地在複印著昨天,但是我們內心卻期待會有一個不一樣的今天或者明天。這時候,痛苦、焦慮、不安、恐懼、憤怒、遺憾、悲傷、麻木它就出來了,那麼人生的苦就出現了。

(切斷魔的思維方式,五行針灸即金剛劍!)

怎麼去切斷這個循環,這是非常關鍵的。聽了這麼久的聚友禮,楊碩誠老師會有楊碩誠老師的辦法,可一師老師也會有可一師的辦法,那麼五行針灸會有五行針灸的這些辦法。

比如說像我們的這些頭維、意舍還有我們這個脾胃經上的這些原穴,都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幫助你去切斷這個循環

如果你正在深受其苦的話,那麼中醫講脾主思,土行人是比較容易陷入在這種循環的模式里去的,事實上在這個時代里我們木行人、金行人、火行人、水行人都存在著消化不良,也就說進來的信息太多了,遠遠地超過了我們的消化能力,自己沒有去轉化它、去消化它、去吸收它,那我們就永遠活在對答案的追尋里,我們就永遠活在對理想實現的這種期待里。

事實上就我個人的理解來看,

理想它不是用來實現的,答案掛在前方也不是用來找到的,它只是為了支持我們更鮮活地去活在每一個當下,去體會它、去轉化它、去消化它。

這是土行人給我的一個啟發。

好吧,今天就到這裡,我們下期見。

版權聲明:本文來源:正安文化、正安聚友會。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尊重知識與勞動,轉載請保留版權信息。編輯整理:致中文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致中文化 的精彩文章:

中醫青龍、玄武、白虎,《傷寒論》獨少朱雀?——朱雀湯闕疑
中醫治好你的花粉症!明年我要約你看花!

TAG:致中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