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巧克力放久了會有白霜?

為什麼巧克力放久了會有白霜?

巧克力是風靡世界的美食,它柔滑甘美,而且還相當耐儲存。不過,巧克力放得時間長了表面還是容易長出白霜,口感也不如原來好了。

巧克力表面「發白」的學名是「可可脂析出」。

「可可脂析出」是由於儲存巧克力不當,溫度變化引起的。這種現象對巧克力的外觀和口感有一定影響,使其表面色澤暗淡,缺少光澤,但並不影響食品安全,仍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減少巧克力結構中的孔隙,可以減少白霜的形成,而將巧克力存儲在陰涼,但又不太冷的地方可以減少巧克力中的液體脂肪量,這也有助於消除發白現象——18攝氏度看起來是一個最佳的溫度。

另外,我們在生活中可能還有一個感覺,就是天氣太熱巧克力化掉之後,即使放涼它也感覺口感沒有原來好了。如果只是簡單地把市售巧克力融化然後倒進自己的模具再冷凝,吃起來也會和原來不一樣,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裡面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巧克力中的可可脂是一種多晶型物質。它有好幾種結晶的狀態,具體生成哪一種,和加熱&冷卻的方式有很大關係。除了很軟的那種生巧克力,好的巧克力通常是要求可可脂形成高熔點晶型的,這樣才有光滑漂亮的外觀,而且可以做到只溶在口不溶在手(也就是說,在室溫下是穩定的固態,拿在手裡也不會立刻化掉)。而簡單地把化掉的巧克力直接放涼,通常不能滿足生成這種「好晶型」的要求。

GIF

那該怎麼辦呢?巧克力生產者會加入一個「調溫」的工序。

以最受歡迎的牛奶巧克力為例:

STEP1:使巧克力融化一般都採用的是隔水加熱的方法,如下圖隔水加熱到 40℃,期間需要不斷攪拌,並注意不要讓水汽進入巧克力內。

STEP2:冷卻降溫的方法有很多種,如隔水冷卻降溫、大理石台冷卻法(tablage)、播種法(seeding)等。

這些方法都是要讓巧克力快速冷卻,以避免產生粒子粗大口感不佳的 VI 型結晶。

以最普遍使用最能耍帥的大理石台冷卻法為例,將已均勻融化的巧克力取三分之二倒在大理石台上。

用刮板反覆快速刮切直到巧克力變成濃稠狀,開始黏住刮板無法流下,下圖即為示範:

這時溫度約為 25℃,已經形成了細小的油脂晶體,需要立即把桌面上所有的巧克力刮回原來的鍋中,不能讓溫度繼續降低產生β"型結晶甚至α型結晶。

如果溫度過低,必須從第一步開始重新調溫。

STEP3:回溫。將桌面上所有的巧克力刮回原來的鍋中與未冷卻巧克力充分混合,這時的溫度大概為 30℃。如果巧克力低於 30℃過於粘稠無法進行下一步操作的話可隔水稍微加熱到 30℃。

這一步必須小心謹慎,如果溫度過高,油脂晶體會再度融化,又得從第一步開始重新調溫。

接下來,即可使用已經調溫完成的巧克力繼續進行注模、沾浸、塑形等操作。

但仍需注意,最好使用保溫設備控制溫度,一旦溫度太冷巧克力凝固了還得重來一遍。

(圖為使用已調溫完成的巧克力進行塗層與沾浸操作)

調溫圖表

所以說,巧克力是一種很纖細的東西,對溫度和濕度都很敏感,調溫過程中一有不慎就得全盤重來,非常麻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耀隆化工 的精彩文章:

前沿▎淺談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技術的細分與趨勢

TAG:耀隆化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