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他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常勝將軍,敢把軍費借給商人做生意

他是中國歷史上為數不多的常勝將軍,敢把軍費借給商人做生意

湘軍統帥左宗棠本是一介書生,但他的前半生沒有曾國藩那樣順利和榮耀。

他是個屢試不中的落魄文人,一直到40多歲,左宗棠還是舉人之身,在老家湘陰教書為生,他對科舉考試懷著一份複雜和迷離的心情。考進士考了幾次都未考上。因這副對聯,27歲的左宗棠受到兩江總督陶澍賞識,還結成了親家

二十三歲結婚時,左宗棠在新房自寫了一副對聯:

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這是一份宣言,更是一份勉勵。

左宗棠科舉無門,但是關心天下事。他閱讀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對「無處不均勻、無處不飽暖」的社會理想很嚮往。就在太平天國打到長沙的時候,左宗棠找到太平軍軍營,想要投靠。但是,左宗棠與太平軍的王爺們有些意見不合,而被逐出軍門。也許是造化弄人,這個不被太平天國放在眼裡的一介布衣,日後竟成了太平軍的頭號死敵。

經姻親胡林翼等人的推薦,左宗棠先後成為湖南巡撫張亮基、駱秉章的幕僚,幫他們贊畫軍務。因接濟曾國藩部隊軍餉,奪取被太平軍佔領的武昌有功,被授予兵部郎中。後由曾國藩疏薦任浙江巡撫,督辦軍務。1867年,左宗棠奉命為欽差大臣,督辦陝甘軍務,率軍入陝西攻剿西捻軍和西北反清回民軍。

左宗棠帶入西北的部隊多半是湘軍,甘肅布政使楊昌濬作詩道:

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渡玉關。

新疆阿古柏自立國號,宣布脫離清政府。新疆北部的伊犁分裂勢力趁機騷亂。清朝政府無力平亂,請沙俄出兵,沒想到引狼入室。叛亂平定後,沙俄佔據伊犁九座城池不願歸還。李鴻章以加強海防為由,建言放棄伊犁地區。左宗棠堅決反對,向朝廷承諾,給他三年,必能收復新疆。

左宗棠抬棺征新疆,場景悲壯豪邁。在八百鐵騎護衛之下,七十歲的左宗棠鬚髮皆白,神情凜然。他的身後,八個彪形大漢抬著一口黑漆棺材。從肅州行軍幾百公里到新疆哈密,左宗棠拉開陣勢,準備與俄軍決一死戰,促成了《伊犁條約》簽訂,中俄按圖劃界。

左宗棠縱橫疆場,在浙江和福建剿滅太平軍,到西北部曠日持久對付回民起義。他在財政上得益於一個安徽人的幫助,那就是胡雪岩。胡雪岩為湘軍奉獻糧草,左 宗棠任命他為軍中總理糧台,還保薦他為候補道,後來又奏請皇帝給胡雪岩加授布政使頭銜,賞穿黃馬褂,使胡雪岩成為顯赫一時的紅頂商人。

左宗棠和胡雪岩的關係,當然引來旁人的猜忌。後來,胡雪岩在一次蠶絲大戰中傷了元氣,錢莊面臨倒閉,請求左宗棠挪用軍餉周轉。左宗棠毫無遲疑,將陝甘總督總賬上的180萬兩白銀挪給胡雪岩。胡雪岩度過難關,迅速將借支銀兩打了回來。不過,狀告左宗棠的奏章卻如雪片一樣飛到宮中。

慈禧的老眼都看花了,但她的心裡卻明白一個道理,就是誰能夠不花朝廷的錢,能夠為朝廷辦事。在自籌軍餉方面,左宗棠是個好榜樣。李鴻章等淮系大臣一邊指責左宗棠挪用公款,一面又叫喊軍費困難的時候,慈禧發怒了,傳出一道口諭:三十年不準參左。

慈禧擔心口諭的法律效力不夠,還專門下了一道公文。「三十年不準參左」,給足了左宗棠面子,更令這位湖湘老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儘管清王朝的衰朽不可阻擋,但由於左宗棠等人的勉力維護,也為這個沒落的帝國抹上了最後一道斜陽。

光緒十一年,74歲的湘人左宗棠在福州噴血而亡,臨終口授奏章,仍然不忘加強國防,要求建立海軍。接到喪折後,慈禧太后的心情是複雜的,耳邊又迴響起「中國不可一日無湖南,湖南不可一日無左宗棠」的壯志豪言。於是立即詔諭,派發各省,追贈左宗棠為太傅,恩謚「文襄」,賞治喪銀三千兩。就在詔諭下達後的一個夜晚,福州暴雨傾盆,忽聽一聲劈雷,東南角城牆頓時被撕裂一個幾丈寬的大口子。老百姓說,毀我長城,此乃天意。

至今,仍有史學家說,中國歷史上有四位不打敗仗的將軍,漢朝的韓信、唐朝的李靖、宋朝的岳飛和清朝的左宗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詩詞茶座 的精彩文章:

誰是七絕聖手?他的這十首七絕,簡直是唐詩中的神品
詩仙李白的大美七絕,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

TAG:詩詞茶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