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嘮叨的媽最愛娃

嘮叨的媽最愛娃

驛魯梨花

寫溫暖的故事,做溫暖的人

文|驛魯梨花(lihunjun365) 圖|網路

1

和母親通電話,每次臨到要掛斷的時候,她總會小心地問,你最近還熬夜嗎?

沒有!晚上陪孩子,一般早早就睡了,我果斷地說。

母親總是聽到這話,才放心地說,別熬夜,對身體傷害太大。

每次和母親通電話,她都有諸多的不放心,儘管我已走向中年。

每次都聊到手機發燙,她還沒囑咐完。如果不是電話收費,估計通話的時間還要長。

這兩年,母親真的老了,說過數次的事情,她不記得,然後一次又一次的重複給我聽。如果在以前,我早就不耐煩了,哪有那耐心聽她一遍又一遍的嘮叨。現在不了,就那麼聽著,愉快地答應著。

在我心中,這就是一種幸福。

人在數千公里之外,我明白,嘮叨是她所能給我的愛。這份愛,猶如一層外衣,讓我行走在人生的冬天都不感覺寒冷。

我也在逐漸的變老,孩子在逐漸的長高,我們也面臨著大大小小的分別。不在眼前的那種牽掛,那種不放心,統統都化作一堆絮叨。

兒子有時會笑著說,媽,你真能嘮叨。

嘲弄的語氣里,帶著一絲不屑,像極了年輕時的我,我們。

有人說,生活逃不開一個輪迴,原來真的如此。

好在經歷教會了我們成長,時光給予我們修正的機會,因此我們的人生才完整,不留遺憾。

孩子,雖然看上去不懂事,但是卻也讓我們看到了曾經的自己。是歲月和經歷,讓我們懂得收起自己的鋒芒,擁抱所愛的人。

2

在電視劇《親愛的她們》中,宋丹丹扮演的媽媽叫馬衛華,她一天見不到女兒都感覺缺點什麼。

女兒臨近三十,依舊未婚,這成了媽媽的心病。

對於媽媽的格外關心,女兒很不領情,她不耐煩地說,媽,您能不能不要老是管著我?我都快三十歲了,我需要一點個人空間?

女兒去會男友三天,為了避免媽媽的各種追問,她選擇了偷偷離開,並關了手機。這下馬衛華如熱鍋上的螞蟻,直接坐不住了,後來直接報了警。

好在,女兒正好回來了。尾隨來到女兒的家,馬衛華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女兒去哪了,為什麼手機不接,電話不回的消失幾天?

可是女兒不領情,不耐煩地說,我出差了。

馬衛華無奈地說,你出差和我說一聲,好幾天聯繫不上,我能不著急嗎?

女兒一副不情願的表情說,要是告訴了你,那還不得提心弔膽,還不得亡命追蹤,打著電話,聊著微信說,嘉一啊,到機場了嗎?登機了嗎?到奧地利了嗎?那邊天氣怎麼樣?

馬衛華一臉無辜地說,我不擔心你嗎?你告訴我一聲,能累著你啊?

女兒甩給她一個背影說,我沒空。

馬衛華是不是天下所有媽媽的縮影?那個不耐煩的女兒,是不是曾經的你?

嘮叨,幾乎是每個媽媽的天性,但是年輕的時候,往往把那視為啰嗦。急著向外飛的孩子,渴望自由,渴望擺脫這份心靈的控制。

3

復旦大學陳果教授說,嘮叨是媽媽的愛。為什麼別人不對你嘮叨?因為別人沒有特別關心你的那份心。

媽媽希望你過得更好,希望你更幸福,所以她會有各種不放心。

作為子女,我們要給媽媽的情感留一個出口。聽她說,耐心地聽她說,因為父母都是這樣的心情。如果你當了父母,也會如此。

有很多人會苦惱地說,媽媽不懂我?

那你給媽媽懂你的機會了嗎?每天早出晚歸的你在做什麼?你的立場是什麼?你的看法和意見呢?你在看什麼書?你在交什麼樣的朋友?

帶領媽媽走進你的世界,貼近自己的成活,媽媽才會明白你內心的想法,才會理解你的苦衷。

媽媽所做的一切,不過源於愛,源於希望你過得更好。

4

每個人都曾經是孩子,都渴望早早飛翔,飛離父母的身旁。

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才明白,最美的時光,是雀躍在父母身邊。

人生是個不可逆的過程,當我們已經長大,父母就走到了老年。看看父母蒼白的頭髮,你才會明白人生那樣短。或許,能早一點懂,已是人生的厚待。

孩子是我們的曾經,父母是我們的歸途,感謝他們成就我們生命的美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驛魯梨花 的精彩文章:

渣男成長的沃土是他媽
嫁人那天,你才毫不掩飾的愛我

TAG:驛魯梨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