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不可輕視的青少年的「雙向抑鬱」

不可輕視的青少年的「雙向抑鬱」

如果有人笑著說「我要自殺」,你一定會覺得這人在開玩笑。

可是,廣州某大學的大一女生日前墜樓身亡的慘劇卻告訴我們:這樣的「玩笑」千萬別忽視!

因為,死者就是一個日常看上去非常樂觀、活潑開朗、大大咧咧甚至長得很漂亮的人,可直到她死後,家人和朋友才發現,她內心的壓抑從初中伊始,長時間都被忽視,以致不堪重負選擇輕生。

天津聖安醫院精神心理科專家王玉珍分析說:「從媒體報道的情況看,好像沒有什麼特別的事件促成這位女生自殺,而且身邊人都感到不可思議。我們專業上有一種病和她的情況相似,叫做"雙相抑鬱",是青少年高發的一類精神心理疾病。」

「雙相抑鬱」很容易被忽視

說起抑鬱症,人們腦海中常會浮現出林妹妹的形象:整天唉聲嘆氣,動不動就淌眼淚。

可據天津聖安醫院精神心理科專家王玉珍介紹,像林妹妹那樣單純表現出抑鬱癥狀的其實屬於單相抑鬱,較好識別,反倒是雙相抑鬱易被人忽視。

所謂雙相抑鬱,指的是病人既有躁狂表現,又有抑鬱癥狀。

躁狂時自我感覺良好、精力充沛、積極樂觀、思維靈活,又或脾氣暴躁、行事衝動;抑鬱時則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極度自卑。

因為存在開朗外向的一面,這類患者常常是群體里活躍的中心,即使情緒低落,也常常會被身邊的人誤以為是遇到一點挫折,暫時鬧鬧彆扭罷了,從而掉以輕心。

「前兩天有個高一女孩來看病,她笑嘻嘻地告訴我今年自殺過很多次,可是怎麼都不成功。聽她的語氣感覺很搞笑,一般人也會覺得她是故弄玄虛,但她卻真的想死。上文提到的墜樓身亡的女生也是一樣,她在QQ空間里寫死亡倒計時日記,別人以為她是作秀,沒想到卻成了真。」

莫名不願上學或是染病苗頭

生活中人常有煩心事,隨著時間消逝,心情也會逐漸平復。而雙相抑鬱患者也是情緒時好時壞,病程延續時間長,通常直到病重時才被家人發現送來就診。

據統計,由於患者情緒反反覆復,難以識別,一般要5-6年以上才能診斷出來。

而患者發病時來看醫生,病情緩解又消失了,加上每個醫生的診斷可能不同,最終平均要經過4.6個醫生才能確診。

不過,即使難以識別,也並非完全無跡可循。王玉珍說,雙相抑鬱的患者多數在少年起病,以青少年多見,這是一個顯著的特點。

此外,雙相抑鬱常常具有比較明顯的周期性,躁狂和抑鬱周而復始,就像海浪一般,情緒高漲時如同到了浪峰,情緒低落時卻如跌到浪谷。

如此循環往複,即使不實施干預措施,抑鬱癥狀也會自行緩解。最重要的是,雙相抑鬱的發生多與生物源性因素相關,和社會心理因素的關係不大,發病時往往毫無來由,找不到具體原因或明確的導火線。

以高二女生小瑜為例,從初二開始,她每年都有一兩個月窩在家裡不肯上學。儘管缺了不少課,可她一旦返回學校,又能不費吹灰之力地考第一名。

對於這種莫名不願上學或成績退步,但過段時間又會正常進行學業的青少年,專家提醒家長要特別警惕。

及時治療防止社會功能受損

雖然雙相抑鬱發病後癥狀會自行緩解,但如果一直得不到正確的治療,躁狂和抑鬱之間的循環頻率會越來越高。

發展到最後,患者的情緒時刻在兩極之間波動,忽而極度躁狂,忽而極度抑鬱,以致社會功能嚴重受損,沒有辦法繼續完成學業和工作。

王玉珍呼籲,在發現孩子有疑似癥狀時,家長最好及時帶子女到專科門診就診。

就診過程中,由於病人往往是抑鬱發作,醫生無從判斷病人有沒有躁狂癥狀。

為儘早確診病情,病人及家屬應注意向醫生說明日常生活情況,否則易被誤診為單相抑鬱症。

「治療單相抑鬱只需用抗抑鬱葯,治療雙相抑鬱則需加上情緒穩定劑,把兩者弄混會加大治癒難度。」

據介紹,經正規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的病情都能改善,但均需要足夠的時間。

一般而言,控制癥狀需半年以上,此後還需維持治療。

如果每年發病一次,服藥後兩個周期不發病,便可暫時停葯觀察。但對面臨較大壓力或複發的病人,醫生希望服藥的時間更長一點。

「譬如高三和大一的學生,或面臨巨大的升學壓力,或急需適應大學生活,即使之前已經通過服藥控制住癥狀,此時也千萬不能停葯,以免病情反覆影響學業。」

性早熟危害大,日常生活中該如何預防?
讓你情緒失控的「兇手」——有時會叫「躁狂症」

TAG:天津聖安醫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