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團隊要有膽識和風範,但得先培養三個特定情感

團隊要有膽識和風範,但得先培養三個特定情感

來源:《家族企業》雜誌

作者:大衛·迪斯農

身為領導人,你應該培養員工的什麼特質?是「膽識」嗎?膽識是指在面對挑戰時,堅持到底的能力,當然需要。願意接受某些犧牲,並努力工作以邁向成功的未來,是任何團隊成員的必備條件。但我認為,有另一個要素同等重要:風範(grace)。我的意思不是舉止優雅,也不是任何與宗教意味的「慈悲、恩典」有關的事。我指的是言行得體、尊重,以及慷慨的素質。所有這些特質,會讓別人樂於與他合作。

以谷歌「氧氣項目」(Project Oxygen)的成果為例,這是為期多年的研究方案,設計目的是要找出可增進團隊成功的經理人特質。他們發現,推動團隊發揮效率,以成果為導向,的確很重要,但其他一些做法也同樣重要,包括:保持穩定平和,花時間進行一對一會談、和團隊在現場並肩工作解決問題,並關心員工的社交生活。

其實,在預測某人是否會成功時,這些「性格」素質的重要性,勝過單純的驅動力和技術專長。

這是有道理的。創新通常需要團隊共同努力。各種專業知識必須結合起來以解決問題,因此需要攜手合作。合作需要人們願意分享功勞,以及彼此支持,不能總是爭功諉過。

那麼,經理人若要為自己的團隊培養膽識和風範,最好的方法是什麼?我的研究顯示,需要培養三個特定的情感:感激、同情與自豪。

這三種情感不只增強耐心和毅力,也能凝聚社會聯繫。在人類演化史的大多數時候,成功的能力幾乎完全取決於建立人際關係的能力。人們必須展現誠實、公正和勤奮,這些素質要求人們剋制犧牲別人、圖利自己的私慾。

感激、同情和自豪等道德情感,會激勵這些行動。

舉例來說,已經有研究顯示,當人們覺得感激,就會願意花更多心力去幫助別人,即使對自己不利,也會展現忠誠,以及和夥伴平分利潤,而不是自己得到更多錢。他們有同情心,就會願意投入時間、心力和金錢去支援別人。當他們感到自豪,而且是因為自己的能力而產生的真正自豪——不是狂妄自大的那一種,那麼他們就會更賣力工作,協助同事解決問題。所有這些行為,都會吸引別人到他們身邊。表現感激、同情和自豪的人,周遭的人都會正面看待他們。

這些情感也會培養膽識。它們會讓人們加強對未來目標的重視,比目前的目標更優先,因此能夠培養毅力。例如,我的實驗室研究結果顯示,被引導產生感激之情的人,對財務獎勵的耐性是其他人的兩倍。他們會有兩倍的意願,願意放棄眼前比較小的利潤,投資取得較長期的獲利。同樣地,我們讓部分受試者產生自豪或同情的感受,相較於被引導產生其他正面感受(如快樂)的人,前者願意多堅持30%的時間處理有挑戰性的任務,原因正是在於自豪和同情,促使他們更加重視未來的回報。

和運用意志力辛勤工作不同的是,運用上述那些情感,也有助於解決職業生活中一個日益常見的問題:孤獨。

今天,孤獨已成為美國的流行病,53%的美國勞工經常表示,在他們的公共生活中感到與人隔絕。這是很大的問題,因為孤獨會傷害到身體和心理健康。感激、同情和自豪這三種情感,自然而然會讓人的行為更符合社群需要且相互扶持,因此,如果經常感受到這三種情感,就能建立起社會連結。比如說,讓一些人接受簡單的干預做法,去感覺和表達感激之情,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他們對社會連結的感受和對人際關係的滿意度,都會更強。

感激、同情和自豪,讓我們更願意和別人合作,以及花心力在別人身上。這些感受是靠提高人們內心對未來收益的重視而實現的,所以它也促使我們投資自己的將來。這樣一來,這些情感就可以讓團隊和構成團隊的個人,都變得更成功,也更有復原力。

(作者是美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著有《情感成功:感激、同情與自豪的力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族企業雜誌 的精彩文章:

美國對中國頻下黑手?國防部:嚴重挑釁!外交部:奉陪到底!華為:你們的損失!
盡享品茗雅事,你還少了它——漂洋過海的日本鐵壺上線了!

TAG:家族企業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