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國際學者將 涼山「雙語」教學推向世界

國際學者將 涼山「雙語」教學推向世界

用紀錄片宣傳涼山民族文化、地域風情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屬下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IUAES)2018年中期會議,即將於7月中旬在巴西召開。屆時,從涼山走出去的伍呷博士將在會上通過自己拍攝的紀錄片,展示涼山「雙語」教學成果,宣傳涼山的民族文化、地域風情。

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涼山如今已探索形成了「母語起步、漢語會話過渡、雙語並重」的「雙語」教育模式,成為具有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符合民族教育實際的辦學模式。

該紀錄片目前正在昭覺、喜德、鹽源和西昌等地選取素材、緊張拍攝,將於6月底完成後期製作。

伍呷博士(前排中)在昭覺民族中學與師生交流「雙語」教學。

「民族文化是世界的,加強與國際文化和旅遊資源交流,才能讓世界了解家鄉,促進發展。我雖然走出家鄉多年,但涼山的自然資源、民族文化和旅遊環境,對我來說依然充滿了無限的魅力。將我的家鄉推向國際,是我的責任和義務,我將不遺餘力地宣傳和推廣好涼山的民族文化、地域風情等特色,並將國際先進的文化和發展理念帶過來,促進涼山更快、更好發展。」國際民族學與人類學聯合會婦女委員會主席、雲南省社科院研究員伍呷博士表示。

伍呷博士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屬下國際人類學與民族學聯合會(IUAES)2018年中期會議,即將於7月中旬在巴西召開。她近期正在涼山山山水水間來回奔波,拍攝關於涼山「雙語」教學等內容的紀錄片,等會議召開時,在世界舞台上展示。

昭覺中學:「雙語」教學之路越走越寬廣

這部關於涼山「雙語」教學等內容的紀錄片,正在昭覺、喜德、鹽源和西昌等地選取素材、緊張拍攝。

日前,記者在書聲琅琅的昭覺民族中學看到,穿著彝族盛裝的同學們,用彝語和漢語踴躍發言,學校話劇團正在演出伍呷博士創作的話劇《彝族文字的誕生》。師生們生動地演繹出17位偉大彝族先輩創造彝族文字的艱辛過程。

將學校打造成四川省雙語教育一類模式的精品學校、標杆學校,是昭覺民族中學的目標。目前,他們正在向這個目標邁進。

「我們深深認識到,『雙語』教育是民族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學規律發展的需要,我們將全力以赴做好『雙語』教育教學工作。」昭覺民族中學勒勒曲爾校長表示。

建於1983年的昭覺民族中學,是涼山「雙語」教學「兩類模式」重點寄宿制民族高級完全中學之一。目前,學校有來自全州東五縣(昭覺、美姑、布拖、金陽、雷波)的3800名彝族學生。學校於1990年開辦首屆一類模式(即除了英語和漢語文外,其他科目都以彝語為教學語言)初中班,1993年開辦首屆一類模式高中班。

「通過彝漢『雙語』教學,再加上英語,我們力圖將學生培養成為既有較強民族文化底蘊,又能放眼世界的現代人,要求學生學會做人、學會感恩、學會生活、學會學習、學會創造。」勒勒曲爾說。

伍呷博士:讓民族語言和文化枝繁葉茂

「民族語言和民族文化是我們的根,是我們腳下堅實的土地。民族教育事業只有以此為根基,才可能像一棵樹一樣逐漸長高,枝繁葉茂、碩果累累。一個民族要發展,必須優先發展教育,重視本民族語言文字的傳承和發展,提高民族成員的整體素質。我們可喜地看到,多年來,從各級領導,到各基層學校,均不辭辛勞地在『雙語』教育的園地里耕耘著,並取得顯著成效。」伍呷讚歎道。

涼山是一個典型的雙語、雙文化社會,1984年於西昌召開的全省彝文教學工作會議上,確定了兩類彝漢雙語教學模式並舉的方針。

通過三十餘年的探索,涼山已形成符合實際的「雙語」教學模式,即一類模式和二類模式(各科用漢語教學,開設一門彝語課),兩類「雙語」教學模式並行,對彝區教育水平的提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就學生數量、教師數量和學校數量方面來講,二類模式雙語教學的推廣和實施較為廣泛。而在普遍通用彝語的涼山彝族聚居區,一類模式的雙語教學更加切合實際,能因地制宜地攻克文化和語言障礙,使得彝區的教育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我們在研究和拍攝紀錄片時發現,昭覺民族中學等學校和單位在『雙語』教育教學方面有很強的獨特性,既有一類模式教學,又有二類模式教學,兩種模式優勢互補、齊頭並進、相得益彰。」伍呷說。

以昭覺民族中學為例,除了在課堂上推廣應用「雙語」教學,還會舉辦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學生樂學好學。學校經常舉辦朗誦比賽、彝語演講比賽、「雙語」作文競賽、「雙語」小品比賽。每次活動,主持人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必須用「雙語」主持。學生積极參加各級各類「雙語」競賽,踴躍向報刊投稿。有作品獲獎或發表的學生,學校還會給予獎勵。

涼山:完善「雙語」教育體制

經過長期的艱苦努力,涼山如今已探索形成了「母語起步、漢語會話過渡、雙語並重」的「雙語」教育模式,成為具有地方特點和民族特色、符合民族教育實際的辦學模式,培養了大批彝漢雙語兼通的少數民族人才,為提高民族素質,增進民族團結,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促進全州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早在2005年,涼山州人民政府就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雙語」教學工作的決定。十年後的2016年,涼山州委、州政府工作力度再加大,多措並舉,通過出政策、強隊伍、出教材、抓教研、給照顧、重實效等方式,推動「雙語」教育發展。

今年,涼山州政府出台的第一個教育方面的文件就是《關於加強「雙語」教育工作的決定》,提出完善「雙語」教育體制,提高「雙語」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合理布局一類模式學校,強化二類模式「雙語」教育。

根據《關於加強「雙語」教育工作的決定》,涼山州將合理布局一類模式學校。一類模式小學原則上辦在學生缺乏漢語環境的少數民族聚居鄉鎮,小學以鄉鎮為單位規劃。其中:喜德、昭覺2縣必須各選擇2個以上條件較好的鄉鎮舉辦,西昌、木里、鹽源、普格、布拖、美姑、金陽、雷波、甘洛、越西10縣市必須各選擇1個以上條件較好的鄉鎮舉辦。積極支持木里藏族自治縣申辦藏語一類模式學校或班級,參照彝語一類模式教育體系執行。

在強化二類模式「雙語」教育工作中,10個彝族聚居縣、木里藏族自治縣和德昌縣傈僳族鄉鎮的中小學和其他縣市彝族聚居鄉鎮的中小學必須開設民族語文課,且開設面必須達到本縣市少數民族中小學在校生的80%以上。其他普通中小學校,凡少數民族學生佔50%以上的必須將民族語文作為一門主課開設。少數民族學生所佔比例達不到50%而學生要求學習民族語文的,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設民族語文課。

「我的紀錄片,將全方位展示涼山『雙語』教學艱辛的探索發展歷程及取得的成效,同時在國際舞台上宣傳好涼山地域文化和風情特色。」伍呷表示,該紀錄片將於6月底完成後期製作。

-來源於涼山日報全媒體丨記者李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西昌在線 的精彩文章:

TAG:西昌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