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上都是水?其實它曾是顆「大火球」,遍布巨型岩漿海洋
最新
04-14
水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最內側、最小的一顆行星,也是離太陽最近、軌道速度最快、表面溫差最大的行星。它通常出現在凌晨成為辰星,或是黃昏成為昏星。除非有日食,否則在陽光照耀下是看不見的。
水星外貌如月球,內部像地球。是太陽系中密度第二高的行星,僅次於地球。據此,科學家們估計水星內部必定存在一個超大的內核,主要成分是鐵、鎳和硅酸鹽。
水星表面有100多個具有放射條紋的坑穴還有大量斷崖,有的長達數百千米。它的偶極磁場與地球的很相像,極性也相同,即水星磁場的南極在水星的北半球,其北極在南半球,表示水星內部可能是一個高溫液態的金屬核。
水星早期歷史時期曾遍布著火山活動,這是迄今觀測發現最年輕的水星表面坑狀結構,標誌著這些不規則窪地是火山噴口,或許持續至太陽生命歷史下半時期。


※太陽系中體積最大的行星,自轉速度卻最快,其實是個「大氣球」
TAG:世界連連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