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耳朵進水了?月嫂應該這樣做!

寶寶耳朵進水了?月嫂應該這樣做!

寶寶是各型中耳炎的好發人群,由於寶寶難以描述耳痛、耳悶或聽力下降等表現,臨床上容易漏診和誤診,家長也可能會忽視,容易轉為比較難治的慢性中耳炎。所以,月嫂育兒師們應該特別注意,防止耳朵進水,並用正確的方法對寶寶耳朵進行日常護理。

1

哪些情況,寶寶容易耳朵進水?

1、洗頭、洗臉、游泳時


在給寶寶洗頭洗臉的時候,一般都是捏住耳廓防止進水的。但隨著寶寶長大,頭部力量加強,有時寶寶一轉頭,耳朵就進水了。

2、吃奶時

由於餵養姿勢不當或乳汁流出過急,使寶寶來不及吞咽,乳汁可經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急性中耳炎。

3、感冒後

有些液體常在中耳積聚,如果細菌感染這些積聚的液體,很容易就引起耳朵疼痛、寶寶哭叫不安、發熱等癥狀,容易導致急性中耳炎。

怎樣觀察寶寶是否有中耳炎?

家長必須注意寶寶的行為,感冒時有無耳痛、流膿表現。如果寶寶的中耳炎比較輕的話,一般會表現為吵鬧、甩頭、用手抓耳朵等情況;如果比較重了,就會有高燒,耳朵里流黃水。

此外,平日里還需注意寶寶的聽力表現,一旦有異常情況就要儘快就醫,以免耽誤治療加重病情。

2

耳朵進水了,如何處理?

可以使用嬰兒軟棉棒,把棉花撐呈蓬鬆狀,輕輕插入耳朵旋轉,但不要太深。或滾動一清潔、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或柔軟、結實的棉紙,捲成一個燈芯繩(不要使用棉花包上尖頭的棉棍或薄紙,這東西可能會脫落在耳道里。)

前提是一定要固定好寶寶的頭部不能動。

如果幾次擦乾後仍有臭味,就要到醫院給耳朵點藥水。

如果寶寶不能配合,請不要輕易給寶寶掏耳,否則會有鼓膜穿孔的危險。

3

不要給寶寶隨便掏耳垢

有些人見到寶寶耳朵里有一點耳垢,便覺得要幫寶寶掏耳朵了,以防耳垢越來越多,還影響寶寶的聽力。但是經常掏耳朵是弊大於利的:

1、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

長期掏耳朵慢性刺激可能誘發外耳道乳頭狀瘤。

2、細菌滋長。

經常給寶寶掏耳朵還容易使外耳道皮膚角質層腫脹、阻塞毛囊,利於細菌生長。外耳道皮膚受破壞,長期慢性充血,反而容易刺激耵聹腺分泌,「耳屎」會越來越多。

3、易發生意外

鼓膜是一層非常薄的膜,厚度僅約0.1毫米,比紙厚不了多少,如果掏耳朵時寶寶亂動,稍不注意,掏耳勺就會傷及鼓膜或聽小骨,造成鼓膜穿孔,影響寶寶的聽力。

4

寶寶耳朵日常護理小竅門

1、避免進水

要防止耳朵進水,洗臉時一定要將寶寶耳朵由後到前按住貼緊臉部。

還有帶寶寶游泳時一定要時刻關注寶寶的情況,控制好時間,不要太長。

大點的寶寶洗澡時可使用洗頭帽。

2、巧用棉簽

寶寶洗澡或游泳後,若發現其耳道口附近潮濕,可用耳用棉簽輕微擦拭,勿深入。

也可用吹風機(離耳道口約30公分,弱風,側吹)將耳朵吹乾。

將乾淨的毛巾沾濕後擰乾,把毛巾一角卷在手指上,輕輕擦拭寶寶的外耳部位。

- END -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有用,請隨手將它分享出去,讓更多的人受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頻繁眨眼,歪頭看東西,檢查嚇出冷汗!
舒淇自曝身體狀況不佳,明年想好好生寶寶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