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脾虛濕重,陽氣不升發?春季食補吃三芽,健脾利濕、補腎……功效不少!

脾虛濕重,陽氣不升發?春季食補吃三芽,健脾利濕、補腎……功效不少!

芽 菜

中醫認為春天的時候,人體要順應春天陽氣生髮、萬物始生的特點,逐漸從「秋冬養陰」過渡到「春夏養陽」,而且,春天的環境變得濕潤,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就是濕困脾胃,出現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瀉等癥狀。這個時節可以多吃春季發出來的豆芽,有健脾化濕,從而生髮陽氣的效果。那麼面對市場上的黃豆芽、綠豆芽、黑豆芽眾多豆芽,我們應該怎麼選呢?

春生萬物,健脾好「芽」

芽菜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種芽菜,一種是體芽菜。種芽菜是種子發出的芽,如豆芽、麥芽;體芽菜是植株上發出來的,如香椿、柳樹。種子芽比種子的營養價值更高。

春季梅雨季節,很潮,會出現濕困,脾最易為濕邪所困,出現脾不化濕,脘腹脹滿,甚至會影響到肝土壅木郁,導致一些肝病。

人體的陽氣在春季慢慢蘇醒,春屬肝,肝主疏泄,肝旺容易克脾導致脾虛,所以要健脾,多吃芽菜能養肝補肝,使人體陽氣能夠充分的升發出來。

脾主運化,第一運化水谷精微,把吃進去的東西變成氣血,營養全身;第二運化水濕,把體內的一些廢物,代謝產物運化掉。春季吃芽菜有健脾的功效,特別是豆芽一類。

挑豆芽中的養生技法

專家告訴我們,豆芽有一個節點,據考證,不管粗細,長度3—5厘米是最好的,營養最佳。長到這種長度的時候的豆芽既有種子的營養也有自身的營養在裡面,一般來說超過5厘米,營養價值就逐漸下降了。

健脾好「芽」之黑豆vs黑豆芽

在東漢時期就有黑豆的記載,中醫古籍中黑豆分為雄黑豆和黑料豆兩種,黑料豆是橢圓的,扁的,髮長的,野生散播在田間的野毛豆。雄黑豆長於補腎健脾,黑料豆長於清熱解毒。

腎虛的癥狀表現

頭暈目眩,腰酸乏力,失眠,心悸,耳鳴,牙齒鬆動,腰膝酸軟等

古代的大豆黃卷就是黑豆芽。大豆黃卷(干黑豆芽)有解表祛暑,清暑利濕,健脾利水的功效。

濕瘟初起,濕熱中阻(脾虛)的表現

身熱不陽,頭身困重,胸脘痞悶,脘腹脹滿,食少納呆,口黏,大便黏滯不爽

【禁忌】黑豆芽偏涼,有脾虛泄瀉的人不要吃。

黑豆和黑豆芽功效的區別

黑豆滋陰補腎,健脾利水,疏風解毒,清熱利濕(側重於補腎)

黑豆芽解表祛暑,清熱利濕(側重於補脾)

黑豆和黑豆芽都具有健脾補腎,清熱利濕的功效,黑豆強於補腎,黑豆芽強於健脾,有腎虛表現的患者可以多吃黑豆,有脾虛表現的患者可以多吃黑豆芽。

健脾好「芽」之黃豆vs黃豆芽

黃豆清熱、健脾、解毒,北宋的時候提出了用黃豆可以解菌毒(菌指的是蘑菇一類的)。

【專家建議】脾虛,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人可以食用黃豆芽替代黃豆。

適合用黃豆芽調理的脾虛表現

面色萎黃,氣短乏力,食少納呆,腹脹不適,大便溏稀

病例:

劉阿姨胃不好已有十多年了,不敢吃涼的,不敢吃水果,晚上基本不敢吃飯,會往上反流,嘴很苦,晚上起來兩三次漱口,氣短乏力,食少納呆,吃東西不消化,腹脹,大便有時糖稀。

劉主任認為,劉阿姨是肝鬱脾虛,痰濕閉阻,用疏肝健脾,化痰祛濕的方法治療以後,明顯出現好轉,劉主任建議劉阿姨病好了不吃藥以後可以吃點黃豆芽,用食療方調理。

黃豆芽功效和黃豆類似,都具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功效,同時,黃豆芽不會像黃豆那樣引起腸胃不適,對於腸胃功能不好的人群可以長期食用。

糖尿病患者芽菜調理

糖尿病患者初期多為脾虛痰濕重,胖子居多,胰島素抵抗過多,胰島功能逐漸衰退,中醫屬於脾虛痰濕重。發展到一定階段,痰濕化熱傷陰,為陰虛燥熱證兼有痰濁閉阻,再進一步發展,行程陰陽兩虛,痰瘀阻絡,容易脾虛及腎,脾腎兩虛。

脾虛痰濕重階段

健脾益氣,化痰祛濕。可以採用煮黃豆芽,或400克黃豆芽少油炒,減少主食的食療方法來配合藥物進行調理。

脾虛及腎,痰熱傷陰,或脾腎兩虛階段

健脾補腎,養陰清熱。可以用黑豆芽300-400克,涼拌,或少油炒,主食減量的方法來配合調理了。

健脾好「芽」之綠豆vs綠豆芽

綠豆清熱解毒,祛暑熱,綠豆的全身都可入葯,綠豆衣和綠豆葉長於解酒毒。有暑熱,出現大汗出,身熱,肌膚灼熱,氣短乏力,一碗綠豆湯就能緩解,解暑熱,補充丟失水分電解質。

綠豆芽利尿除濕,清熱解毒,它的清熱效果比綠豆更強。

三芽醒脾飲

【食材】

黑豆芽100克:補腎

黃豆芽100克:健脾

綠豆芽100克:清熱解毒

薑絲10—30克 :解表散寒,溫中止嘔,溫肺止咳

【做法】三種豆芽先焯水,然後等比例放入榨汁機中,加入適量薑絲、水,榨汁。

【功效】健脾補腎,清熱利濕。

【用量】一天喝2—3次,每次200毫升。

【專家提示】脾胃過於寒涼的人可以多加一點生薑或者加點紅糖,如果要加強涼性,可以放點冰糖。

三芽健胃消食飲

【食材】

炒麥芽10克——甘平,歸脾胃肝經,可以消食導滯,健胃,回乳消脹,能治療米面薯蕷積滯;可以疏肝解郁,治療肝氣鬱滯的脅痛或胃脘疼痛。

炒谷芽10克——甘溫,歸脾胃經,健脾溫中止瀉,補益氣血,可以治療米面薯蕷食滯和脾虛食少,還能治療消渴。

炒稻芽10克——味甘,性溫,歸脾胃經,消食和中,健脾開胃。

炒山楂10克——消肉積

炒神曲10克

【用法】煮水代茶飲。

【功效】健脾,消食導滯,和胃消積。

【適用癥狀】消化不良,出現胃脹、胃痛、噯氣、早飽、噁心、食慾差、腹脹納差、大便溏稀。

【專家建議】出現上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癥狀,反覆發作半年以上,但檢查胃鏡、上消化道造影、B超、生化等等均未見異常,無器質性疾病,且反覆發作,療效不佳的人群,可以用三芽健胃消食飲來調理。

春季黃豆芽可以搭配炒麥芽、炒谷芽、炒稻芽,健脾補氣,消食開胃一起調理。

專家出診信息

劉汶

北京中醫醫院肝病科

周一至周四上午專家門診

備註:因不可抗力造成門診時間,地點,費用、出診類型的改變,以醫院當日公布信息為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脾 的精彩文章:

在春天健個脾,實現美好的願望哦——聊聊健脾之中成藥
豬身上最難清洗的這部位,營養價值勝過補藥,常吃滋補益氣健脾胃

TAG:健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