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後來的我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後來的我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

害怕的不是弄丟那段愛,

而是弄丟那段時光。

愛了很久的朋友

 愛了很久的朋友

田馥甄 

00:00/04:28

▲電影《後來的我們》海報

劉若英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快要上映了,女主選了我最喜歡的周冬雨。為什麼如此喜歡呢?大概是身上有一種讓人迷戀的「少女感」,少女的執著,少女的任性,少女的洒脫,少女的可愛……因為這種味道,所以每次看她的電影似乎都能找到自身的影子。

迷戀《後來》這首歌的時候,我還真的只是17歲,如今時間一晃,我已經快要24歲了。

17歲喜歡的那個男生,現在還在一起嗎?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沒有」吧,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17歲的美好成了一種缺憾,這種缺憾叫「青春」。

從來不覺得遺憾是種失落,相反它有另一種美,這種美里包含著對「重逢」的期待,以及對未來的嚮往,那是沒有時間約束的,看起來遙遙無期,又讓人充滿信念。

有段時間特別羨慕朋友圈裡一對情侶,女孩是我的大學同學,男孩是她從初中到現在一直在一起的男朋友,如今他們已經結婚了。以前人們總說,畢業是情侶們的分手季,可沒想到,他們跨過了一個又一個的畢業季,依舊在一起。這種青春延續下的愛,讓人覺得真好。

現在回想起17歲的時候,覺得有些「傻」氣,什麼也不懂,喜歡的也很膚淺,看了那麼多不切實際的青春小說,把自己偽裝成一個文藝女青年,真的是特別搞笑。

如今真的變得有些煙火氣了,過著普通的生活,有一份普通的工作,拿著普通的薪水,即便是懷揣著野心來了北京,也沒改變這份普通。可是卻覺得挺好的,當夢想落盡現實,普通也是一種滿足。唯一感到驕傲的是,身上依舊留著青春的「少女氣」。

我沒有經歷過轟轟烈烈的感情,甚至會永遠把自我感受放在第一位,可陪伴著那麼多朋友一起成長,看過一些爭吵,還有分手後的歇斯底里,才發現,我們總是在不懂愛的年紀遇到愛,在後來的日子裡學會如何去愛。見證了一些婚禮,曾經愛到死去活來的他們最終也分道而馳,嫁作他人。

▲電影《後來的我們》劇照

年輕的時候不懂愛,男孩女孩的期待不一樣。

以為愛情是掙很多的錢,忽略了陪伴。

以為愛情是我不說你就懂,忽略了傾訴。

以為愛情是不畏千山萬水,忽略了距離。

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因為這一份不一樣的期待,弄丟了愛情。

17歲,那個代號叫「青春」的男孩子闖進了你的世界;

25歲,一起捱過了群租房的寒冬,卻在盛夏走散了;

30歲,很多人學會了在愛里妥協…

▲電影《後來的我們》劇照

後來,告白成了告別;

後來,我愛你成了對不起;

後來,不要走變成了算了吧。

後來,愛了很多年的朋友還會再遇見嗎?

人不應該活在狹小的舊時光里去尋找呼吸,也不能永遠用過去的美好去慰藉自己,活在當下,活在明天,每個人都需要,告別過去重新去愛。

文 | nannan

圖片源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喃喃碎語 的精彩文章:

TAG:喃喃碎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