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設計過兩把椅子,好意思說自己是建築師?

沒設計過兩把椅子,好意思說自己是建築師?

昨天給大家科普了20把經典名椅,但在查資料的過程中課代表發現,建築師真的很愛跨界設計椅子…

於是就想,乾脆單獨寫一篇算了!

於是就有了這篇——世界名椅之建築師特輯(又隨便起名字了,咳咳)。

接下來就和課代表一起來扒一扒那些 「不務正業」的建築師和他們所設計的椅子吧~

Misfit

 Misfit

High Dive Heart 

00:00/00:00

NO.1|勒·柯布西耶(LC2)

平心而論,柯布西耶在傢具設計上所投入的精力並算不多,但每一件都有其獨創的設計思想,而這件被其描述為「GrandComfort」的沙發椅則典型地體現了他追求家居設計以人為本的傾向——簡化與暴露結構最直接的表現了現代設計的做法,輕盈纖細的不鏽鋼框架內,填充著一個個方正飽滿的皮革軟包,直截了當又便於換洗。

柯布西耶設計的椅子都以LC為前綴進行編排,LC1,LC2,LC3分別是扶手工藝椅、單人沙發、多人沙發。其中以LC2最為經典。

你問我有沒有LC4?課代表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你,有!不過,那是一把躺椅

NO.2|密斯·凡·德羅(巴塞羅那椅)

1929年,密斯·凡·德·羅受邀為德國世界博覽會設計場館,但由於建築設計理念獨特,竟沒有合適的傢具與之搭襯,為此,建築師不得不專門設計了椅子用來恭迎國王和王后,現代家居設計的經典之作——巴塞羅那椅就在此機緣下誕生了。

它由弧形交叉的不鏽鋼構架支撐,兩塊長方形皮墊組成坐面(坐墊)及靠背,外形簡潔美觀,功能實用。是世界各地辦公場所、前廳傢具最普遍的選擇。

NO.3|馬賽爾·布魯爾(瓦西里椅)

瓦西里椅是馬歇爾·拉尤斯·布勞耶為了紀念他的老師——瓦西里·康定斯基而設計的世界上第一把鋼管皮革椅。新材料的使用和結構造型的突破使它成為現代設計史上的經典之作。

椅子的靈感來源於自行車把手,雖不具有木製傢具的典雅與雕琢之美,但卻能夠採用標準化的構件批量生產,應用更少的材料來降低成本,真正讓現代主義設計為人民大眾服務。

NO.4|阿爾瓦·阿爾托(帕米歐椅)

阿爾法·阿爾托是芬蘭著名設計師,也是斯堪的納維亞設計的代表人物。他以用工業化生產方法來製造低成本但設計精良的傢具而著稱。他利用薄而堅硬但又能熱彎成形的膠合板來生產輕巧、舒適、緊湊的現代傢具。

1928年他設計製作的帕米歐椅,採用膠合板和彎木製成,輕巧而適用,充分利用了材料的特點,既優美雅緻而又毫不犧牲其舒適性。阿爾托的其他傢具設計也具有同樣的特徵。

NO.5|弗朗科·阿爾比尼(836 TRE PEZZI)

GIF

這把椅子是對經典靠椅的再設計。由深坐面、靠背圈(完美的半圓形)和半月形頭枕三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扶手椅。框架採用啞黑色漆或鋼管製造並固定在軟墊上。布藝面料或皮革軟包。金屬支架框架製成三個軟包部分:深座面、半月形頭枕和扶手的溫暖擁抱。各構件都擁有清晰的幾何輪廓,極富創意又不失嚴謹。

NO.6|安東尼·高迪(Padouk Arm Chair)

高迪痴迷於曲線以及來自於自然的形態,他的建築常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同時也動感十足。如果有去看過設計師在巴塞羅那設計的巴特羅之家,你的感受會非常深刻。

巴特羅之家與Padouk Arm chair 都是用堅固的材質完成(石材與木材),但是它們卻一點也不顯得笨拙,因為高迪用豐富的曲線讓他們倒像是用黏土塑造而成,從整體到細節都非常生動且表現力十足。即使隱去設計者的姓名,你也會在看到的一刻就猜出,它來自高迪。

NO.7|賴特(606 BARREL)

說起建築大師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他所設計的流水別墅,至今仍是現代建築的極致完美之作。而賴特在室內設計與現代傢具設計上的成就,完全不亞於他在建築史上的地位。

他並沒有成為第一代現代傢具設計的大師,但他在工藝與形式上的超前意識,使其成為現代傢具設計史上最重要的先驅之一。

NO.8|扎哈(Kuki Chair)

扎哈(Zaha Hadid)逝世一周年的日子剛過,這位偉大的女性建築師用其前衛、極具想像力的建築作品重塑現代生活,她的很多作品都進行了非常抽象的地形研究,用極富流動性、靈活性和張力的作品給現代城市生活注入無限活力。她的作品幾乎涵蓋所有的設計門類:傢具、雕塑擺件、燈具、椅子、水杯和餐具等。

GIF

Kuki Chair是她義大利傢具廠商Sawaya & Moroni 設計的一款塑料椅,整個結構只由一整塊靛藍色塑料圓盤構成,看起來非常現代。圓盤兩側沿兩條折線向後彎曲,在靠背後面幾乎挨在一起。整個塑料材質看上去像一張彎折的紙一般,而材料表面的流線型圖紋更增加了作品的動感。這把椅子雖然充滿形式感,但卻是依照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坐上去很舒適,也易於搬運,更重要的是,它運用了非常簡單的材質就完成了整個作品。

NO.9|BIG建築事務所(層疊7系)

BIG的設計參考了Arne Jacobsen的經典作品「series 7」座椅堆疊的方式,著重展現了座椅的物質性以及多層結構的特性。最終設計成果是對原版設計語言的一種微妙的重複處理,共有15層結構支撐著表層的坐面和靠背,有種很多把椅子疊放的效果。

NO.10|托馬斯·赫斯維克(旋轉椅)

這件作品曾代表赫斯維克參展於2010年米蘭設計周,它的設計完全擺脫了傳統座椅四平八穩的模式,沒有就坐的固定方向,可360度隨心所欲地旋轉。與其它類型相比,設計師更注重產品的合理性,並且反覆強調「發明」、「創造」的重要性。

NO.11|安藤忠雄(Dream Chair)

這件作品是安藤忠雄首次嘗試家居設計,以簡約、創新、實用的風格向北歐傢具設計大師漢斯·瓦格納致敬。

這是一件富有雕塑感、並代表著丹麥製作工藝和日本傳統設計碰撞的作品,Dream椅將木材塑造工藝推向了極致。

NO.12|伊東豐雄(漣漪長椅)

日本當代知名建築師伊東豐雄的「漣漪長凳(Ripple Bench)」,運用胡桃木、桃花心木、 櫻桃木、橡木、山毛櫸五種木材的疊加,表達水面漣漪層層圖案結構。

NO.13|磯崎新(夢露椅)

磯崎新,日本一位十分獨特的探索家和思想家,他提倡「為特定的社會情況、文化語境以及場地設計建築解決方案」,並在此過程中一直在反思而求變,從反傳統逐漸走向用新技術表達傳統。這種設計理念也體現在他對夢露椅的設計當中。

這把椅子的正面明顯看出是對Charles Rennie Mackintosh在1904年的Hill House Chair的一種致敬。

但當你轉到另一側,就能看到夢露的曲線了,正面直線條的硬朗造型與背面柔美的女性曲線形成了一種有趣的反差。

NO.14|妹島和世(兔耳椅)

由日本知名設計師妹島和世與西澤立衛共同設計的兔女郎椅子,讓人聯想的詞語是:清新、可愛。

這是SANAA為日本傢具製造商nextmaruni 設計的兔耳椅,這系列椅子最大的亮點在於椅背變成了一對迷人的兔耳朵,很是討人喜愛。包含3種不同尺寸:標準,迷你和超迷你,並有粉、黃、綠等8種顏色可選。

NO.15|如恩設計研究所(7號並置)

這兩把椅子其實是一個整體,由郭錫恩先生和胡如珊女士於2004年共同創立的如恩設計研究室設計製作。設計師利用了並置的概念,將單獨的座椅延伸為能供兩人同時就坐聊天的雙人椅,兩把椅子像是長在一起似的,中間還設有一個圓形的小桌,方便兩人在面對面時擱置一些小物件。

在所有傢具中,椅子是最具建築屬性的一件,它要製造出一個屬於某個人的空間,需要結構與稱重的合理性、講究形式與比例。對於建築師來說,椅子就像一個微縮的建築,其中濃縮了他們的設計理念和思想。

受篇幅所限,還有很多很棒的作品尚未提及,但無論是椅子還是建築,能讓使用者在一定程度上感受到設計之便利與理性之美,也就夠了。

? end ?

編輯|陳小白

圖片| 網路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圖文來源網路,由課代表編輯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需轉載,請先與我們取得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為什麼讀不懂紅樓
宇宙大爆炸理論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