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口腔醫師實踐技能考試高分攻略!

2018口腔醫師實踐技能考試高分攻略!

口腔實踐技能複習必知,話不多說,直接看攻略:

一、實踐技能考試內容和考試方式:

二、考試程序

1.總體3大考站,每站設考官2~3名。也可分若干小站,如分6站。抽籤決定。

2.考站順序並不固定,在各地會有所調換而不同,因此我們的學員到了考場,上來抽到什麼就考什麼,別驚慌。

三、考試策略

1.戰略上藐視敵人:樹立信心。不要被困難嚇倒。

一般城市實踐技能考試的難度並不是很大。

技能考試60分合格,只要合格就可參加筆試。所以只要認真用心正規學習過,實習過通過技能考試還是比較容易的。

2.戰術上重視敵人: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全面學習盡量不丟分,重點深入撈大分。

口腔基本操作技能、病史採集、病例分析

「完美操作」的誤區,感覺只有達到完美的操作才能保證不丟分。其實並非如此,只要避免嚴重失誤,考試並不非常苛刻。

4.考試前充分準備

考場上信心百倍,精神飽滿,充分顯現自己的職業素質,點點滴滴一顰一笑凸顯自己的醫德風範,把實踐技能應試操作看做為上級醫師做的一場彙報表演。

5.模擬實戰

四、具體輔導

第一站考試(共24分):

1.無菌操作(4分,兩項均必考)

洗手、戴手套(必考)

穿洗手服修剪指甲先用肥皂作一般的洗手清水肥皂洗,再用無菌毛刷蘸煮過的肥皂水刷洗手和臂,從手指頭到肘上10厘米兩臂交替刷洗,特別要注意甲緣甲溝,指蹼等處。反覆刷洗三遍,共約10分鐘。用無菌毛巾從手到肘部擦乾手臂,擦過肘部的毛巾不可再擦手部。然後將手和前臂浸泡在70%酒精內5分鐘,浸泡範圍在肘上6㎝處。如果用1:1000新潔爾滅溶液代替70%酒精,則刷手時間可減為5分鐘。絡合碘等消毒液清洗,上臂下1/3,兩遍

戴手套切記:內外兩面洗手消毒完成後,保持拱手姿勢,手臂不應下垂,也不可接觸未經消毒的手品,否則即應重新洗手。

口腔黏膜消毒(必考)

先消後蘸干

活檢注意

2.一般檢查(3項,13分)

做什麼檢查都需要進行椅位的調節(必考)。患者椅位的調節:既要患者舒適,又要醫師操作方便。

調節好椅子靠背,使靠背上緣與患者肩胛骨上緣平齊,以便支持腰部保證患者的安全和舒適。

患者頭應靠穩在治療椅上,以防患者頭部移動而被器械誤傷口腔組織。

檢查上頜牙時,應調節背部和頭部的椅位,稍微後仰,使患者張口時,上頜牙列與地平面呈45°角,以便檢查。

檢查下頜牙時,要使患者頭頸長軸與軀幹成一線,患者張口時下頜牙列與地面平行。

避免患者張口過大,防止因面部肌肉過於緊張而妨礙口腔前庭的檢查。

檢查包括

頜面部檢查,顳下頜關節檢查,涎腺檢查,口腔內檢查,頸部檢查,頜面部是否對稱,有無畸形、腫脹、包塊等。其中口腔內檢查最多,有口腔前庭區,固有口腔,咬合關係檢查,牙齦,牙齒,舌,齶等。牙齒的色澤、排列、數目、形態、齲齒、殘冠、殘根等,牙齦顏色、形態和質地有無改變等。

從方法上分 視診;捫診;叩診;探診;咬診;嗅診等。

視診:順序:

先外後內

右上左上左下右下

先檢查主訴部位,然後全面檢查其他部位。

全面檢查:(問、望、探、叩、觸、牙齒鬆動度)是臨床必需掌握的,難點在於椅位調節及各檢查目的和操作手法。

強化記憶的是叩診的內容(絕對不要使用鑷子末端,最好是金屬口鏡的柄端或者叩診金屬棒),除非是在徵得考官認可後,才可使用鑷子末端行叩診。

社區牙周指數(CPI)——2009年新增)

屬於口預內容,平時一般臨床醫生用的比較少,建議記住表格即可。

檢查牙齦出血,牙石,牙周袋深度

檢查工具:CPI探針

關鍵在於清楚地了解指數牙:

分六個區段:探 + 視

先將口腔分為6個區段

17-14  13-23  24-27

47-44  43-33  34-37

20歲以上檢查10個指數牙:

17 16 11 26 27

47 46 31 36 37

20歲以下檢查6個指數牙:

16 11 26

46 31 36

檢查表的填寫:注意細節。

3.特殊檢查(4分,5項中考1項內容,沒有必考項。顳下關節和下頜下腺檢查要求松一點,牙髓、牙周、咬合檢查,考官一般比較注重。):

(1)牙髓活力測試:

溫度和電流的反應

看:病變?階段?活力?

正常20—50度無反應。

溫度測試<10°,>60°,先健康牙後病牙,先下後上,先後後前。

與鄰牙,對側同名牙對照

電測試 與鄰牙,對側同名牙對照

注意增齡變化,生理狀態變化

溫度測試分為冷診法和熱診法。

I冷診法用冷水、小冰棒、二氧化碳、或氯乙烷作為冷刺激。

II熱診法的刺激源可以是熱水、熱牙膠或熱金屬器械,加金屬冠的牙也可用橡皮輪打磨生熱作牙髓測驗。

溫度測試的臨床意義:

Ⅰ正常:被測牙與對照牙反應相同;

Ⅱ敏感:比對照牙反應強烈,刺激去除後疼痛持續一段時間;

Ⅲ遲緩性痛:即刺激去除後一會兒患牙才出現疼痛反應,並持續一段時間。

Ⅳ遲鈍:同樣的冷熱刺激可引起比對照牙輕微許多的反應。

Ⅴ無反應:被測牙對刺激不產生反應。

急性牙髓炎為快速而劇烈的疼痛;

活力測試的臨床意義:在考試中主要是考生要對考官表述的,要加強記憶。

(2)牙周探診檢查:

六個位點:

牙的頰(唇)、舌面分別在遠中、中央、近中記錄探診深度。

四個象限:

檢查全口牙是一般從右上後牙開始依次順序完成探測。

查:牙周袋範圍深度附著水平,齦下牙石的量和分布

要求:支點穩定,緊貼牙面,於牙長軸平行,20—25g,提插

(3)咬合關係檢查:

正常

正中 位檢查 中線 第一磨牙 覆 覆蓋程度  曲線 牙齒牙列

息止 位檢查  間隙

干擾檢查  各種咬合運動

異常

課程中對此部分很明確,記憶即可,無技巧。

(4)顳下頜關節檢查:

對稱

開閉、前伸、側方運動,功能,疼痛彈響雜音開口度開口型偏斜。

需要注意觸診手法:

以兩手小指伸入外耳道內,向前方觸診,以兩手拇指分別置於兩側耳屏前關節外側,囑患者作張閉口運動,了解髁突活動。

(5)下頜下腺檢查(2009新增):

注意雙手合診法

要求:兩側對比檢查

檢查要求:形態大小質地、唾液分泌情況。

重點檢查部位:導管口,導管,結石。

4.職業素質:老師酌情給3分。和臨床專業差不多,體現在你操作中, 衣著語言態度

第二站考試(共45分)

第二考站

1.基本操作技能:

執業12考3、

助理8考3,共33分(20+10+3BASS刷牙是必考(3分),其他20分一道,10分一道);

2.基本急救技術:

執業及助理都是4考2,

很顯然基本急救操作是保分的關鍵(共12分,血壓測量+X)。

基本急救技術包括:

1.測量血壓。

2.吸氧術。

3.人工呼吸。

4.胸外心臟按壓。(與臨床醫師考試內容相同,保分關鍵)。

詳述基本操作技能:

1.可能佔20分的項目(7個):

離體磨牙復面洞製備術

開髓術

牙拔除術和麻醉——模擬頭模;

齦上潔治術

牙槽膿腫切開引流術——模擬頭模;

後牙鑄造全冠的牙體預備

後牙鄰面嵌體的牙體預備

2.可能佔10分的項目(4個)

牙列印模製取

口內縫合術

頜面部繃帶包紮技術

窩溝封閉術

BASS刷牙是必考 (3分)

BASS刷牙法——模型;

又名水平顫動法、齦溝法。有效清除齦緣附近和齦溝內菌斑的方法。

操作要點:先平行後,45度角,輕加壓,毛端入齦溝,短距離2—3mm,水平震顫,勿離開齦溝,至少顫動10次,每次2—3顆牙,前牙舌齶側可豎放。

注意事項:

1.刷頸部齦緣時用力要適當,不要使用太大的力度,以免造成牙齦損傷。

2.短距離水平顫動牙刷的距離不能太長,控制在2--3mm左右,太長會損傷牙頸部牙體硬組織。

3.刷牙時要有一定順序,保證每個部位和每個牙面都刷到,沒有遺漏。

一、離體磨牙 復面洞製備術

注意:

鑽入的位置先鄰面再 面,和鳩尾固位形的位置,洞形要注意「底平壁直」,不要出現「口大底小」,或者凹凸不平,鄰面洞製備時 從牙齒合面的近中或遠中邊緣嵴鑽入。

面洞製備時 自鄰面洞口向合面擴展,製備鳩尾固位形。鳩尾峽部應放在頰舌兩牙尖之間,在軸髓線角的靠中線側。

二、開髓術

(一)髓腔入路的合格標準

1.髓腔入口洞形正確:

上頜磨牙的標準入口洞形為鈍圓的三角形,不在咬合面正中央而偏至近中頰尖上。

下頜磨牙的標準入口洞形為鈍圓角的梯形,位於 面近遠中向的中1/3,中央溝的頰側。

2.全部髓頂揭凈。

3.全部根管口可暴露於直視洞口中。

4.根管銼可直線進入根管根尖部。

5.進入根管的器械僅尖端接觸根管壁,洞緣和髓室側壁不會對器械造成阻礙、卡壓。

6.最大程度保存牙體組織,無操作缺陷。

(二)常見的問題

在操作中可能出現操作方法不規範,更可能因不恰當預備出現各種缺陷。

常見的問題有:

1.操作方法不規範

器械選擇或握持不當,沒有支點;持續施壓鑽磨,渦輪鑽不予冷卻;操作順序混亂,遺漏步驟。

2.入口洞形欠佳位置錯誤,形態不規範,洞口過大過小。

3.不能建立進入根管的順暢通道

(1)未打開髓腔,僅在牙本質深洞洞底所對應的根管口位置鑽了3~4個穿髓孔,而誤當作了根管口。

(2)髓室頂未揭凈,髓腔暴露不充分,用探針小彎端四壁探查,仍有可鉤掛住探針尖之處。

(3)髓室側壁牙本質領未去除,遮擋根管口,甚至遺漏根管。

4.牙體組織過度破壞

(1)髓室壁磨除過多,形成凹陷,髓室呈「啤酒桶」形狀,或出現台階、穿孔。

(2)磨損髓室底,自然形態遭破壞,甚至穿孔。

三、齦上潔治術

1.醫患體位不佳,患者體位常常過高,高於醫生的肘部,導致醫生體位不佳,無法保持正確姿勢。

2.器械選擇不當潔治後牙頰側或舌側時的器械選擇不當,導致潔治操作時器械的角度不正確。

3.潔治時無支點或支點不穩固無支點或僅用無名指作支點,是非常常見的問題。從而使得牙石不能被有效除去,也會造成器械滑動形成損傷。

4.操作中潔治器的尖端離開牙面刺傷牙齦,應注意避免。

5.操作中潔治器面與牙面的角度不正確,應注意使其角度保持在45°~90°之間,以80°最佳。

6.操作中用力方式不正確,在牙石表面層層刮削,導致牙面殘留薄層牙石。應注意肘-腕部用力,將牙石整塊去除。

7.潔治中對牙齦造成損傷操作中潔治器的尖端離開牙面,尤其是轉向鄰面時器械尖端更容易翹起,操作中潔治器面與牙面的角度>90°,支點不穩致器械滑脫,都會造成牙齦損傷。應注意避免。

8.潔治完成後忘記用3%的過氧化氫溶液沖洗或擦洗治療區,這也是常見的問題,應注意避免。

四、口內縫合術(使用專用模型)

注意事項:

(1)兩側創緣整齊,長短相等。

如果創口邊緣不整齊,或縫合的兩緣長短不一,應以刀片或剪刀予以適當修整,直至創面能相對合攏而無皺褶。

如長短相差較多,無法修整,可先將創口縫合,最後在創口的末端有皺褶突起處,分作1個三角形切口,切去多餘的組織並作縫合。

(2)縫針進入組織的深度兩側應相等,若深淺不一,則打結後,深的一側高於淺的一側,使縫合面高低不平。

(3)進針的刺入點距創緣的距離,與出針點的距離應相等。

(4)縫合不宜過緊,以防縫合緣內卷,而是要求兩緣輕度外翻突起。

(5)每一針縫線的距離一般為5mm,口腔黏膜針距應更近一些,每隔2~3mm一針。

(6)縫線之間的組織可有極小的裂隙,使少量滲出物得以排出。

(7)如創口內卷,可用有齒組織鑷夾於創緣的兩側,調整創面,使之輕度外翻。

五、牙拔除術和麻醉(模型)

注意無菌觀念和拔牙步驟

拔牙注意事項:

1.在各個環節中應時刻注意無菌觀念,避免觸碰非術區的組織,如唇、頰舌和其他牙等。

2.完整地完成手術操作,不可遺漏細節,如拔除前的牙齦分離、牙鉗放置時避免夾傷牙齦組織、牙拔出後拔牙窩的擠壓等。

3.注意口腔內軟硬組織的保護,特別是牙脫位時對頜牙的保護和患牙周圍的軟組織保護等。

4.根據各個牙根的解剖形態完成患牙的脫位動作,這樣既可提高工作效率,又可以防止意外斷根。

六、頜面部繃帶包紮技術(十字法、單眼法)

注意事項:(注意包紮的順序方法)

1.無菌創口在包紮時應注意無菌操作,覆蓋的無菌紗布應有一定的厚度和範圍。感染創口也要防止其再污染,引流應保持通暢。

2.繃帶在包繞下頜下區和頸部時,應特別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壓迫喉頭和氣管。

3.所施壓力應均勻適度,防止組織因過度受壓而壞死。

4.腮腺區創口的包紮,應施以一定壓力,並應富於彈性,以免發生涎瘺。

5.對於切開引流的創口,第一次包紮應加以適當壓力,以利止血,以後換藥包紮時,應注意引流通暢,而不宜過緊。

6. 整形手術後的創口包紮,壓力不宜過重,以免影響組織的血運。遊離植皮術後包紮時,覆蓋創面的紗布應力求平整,外加疏鬆紗布和棉墊,再以繃帶作適當的加壓包紮。

7. 骨折複位後的創口包紮,應注意防止錯位。

七、牙槽膿腫切開引流術

(專用模型,由於這個模型較貴,一般只給一次操作機會)。

注意事項:

1.整個操作過程動作輕柔,避免患者不適。

2.避免損傷神經和血管。

3.切口位置應位於膿腫最低處或即將破潰處。

八、牙列印模製取

取印模之前,一定要先試托盤找到合適的托盤再進行下一步操作:

注意事項:

1.調整椅位體位頭位,保證患者最放鬆舒適位。

2.消除患者緊情緒,動作輕柔,

3.體位正確,張口印模,牙弓 平面與地面平行。避免過多的印模材流到咽部,刺激咽部導致患者噁心,。

4.先後面就位,後前面就位。肌功能整塑。

5.避免托盤壓迫、損傷組織,保證患者舒適和印模質量。

6.檢查印模質量,如完整清晰?取全?邊緣伸展適度?氣泡?

九、後牙鄰 面嵌體的牙體預備

注意事項:

1.組織保護

牙體預備時必須注意對患牙及周圍組織的保護。如採用噴水冷卻,高速渦輪間斷磨切,以避免刺激患牙牙髓。預備時,視野清楚,口鏡保護。在患牙鄰近牙上形成穩定的支點,避免過量磨除甚至露髓,同時注意避免損傷鄰牙、牙齦及頰舌組織。

2.應保證嵌體有足夠的固位力,並保證患牙牙體組織和修復體有足夠的抗力。 面洞形應有足夠的深度,不能小於2mm,但要避免預備過深。

十、後牙鑄造全冠的牙體預備(一般要求考生自帶離體牙)

注意事項:

1.組織保護

牙體預備時必須注意對患牙及周圍組織的保護。如採用噴水冷卻,高速渦輪間斷磨切,以避免刺激患牙牙髓。預備時,視野清楚,口鏡保護,在患牙鄰近牙上形成穩定的支點,避免過量磨除甚至露髓,同時注意避免損傷鄰牙、牙齦及頰舌組織。

2.牙體預備量控制牙體預備既要為修復體創造足夠的修復空間,保證修復體有足夠的強度,恢復正確的軸面形態、鄰接關係和咬合接觸關係,邊緣密合。但要避免預備過度和刺激損傷暴露牙髓。

十二、窩溝封閉術

注意事項:

1.注意酸蝕過程中不要擦拭酸蝕牙面,因為這會破壞被酸蝕的牙釉面,降低粘結力。放置酸蝕劑時要注意酸的用量適當,不要溢出到口腔軟組織之上。

2.封閉前保持牙面乾燥、不被唾液污染是封閉成功的關鍵,因此操作中要確保酸蝕牙面不被唾液污染,當唾液污染了酸蝕牙釉質時,應徹底清洗乾燥,重複酸蝕60秒後才能塗布封閉劑。

基本急救技術:

一、測量血壓——必考(2分),考生之間互相測;

二、吸氧術

三、人工呼吸

四、胸外按壓

測量血壓——必考(2分)

因此正確測量血壓需做到如下幾點:

(1)選擇合適的血壓計:一般最常用的是汞柱式血壓計,氣壓表式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亦常用。如果袖帶太窄則測得的血壓值偏高,袖帶太長則測得的血壓值偏低。

(2)選擇合適的測壓環境:患者應在安靜、溫度適當的環境里休息5—10分鐘,衣袖與手臂間不應過分束縛,避免在應激狀態下如膀骯充盈或吸煙、受寒、喝咖啡後測壓。

(3)選擇正確的測壓步驟: 坐位卧位 右臂與右心房同水平患者取坐位,被測的上臂應裸露,手掌向上平伸,肘部位於心臟水平,上肢胳膊與身軀呈45度角,袖帶下緣與肘前間隙間距為2—3厘米,充氣至橈動脈搏動消失後再加4.0千帕(30毫米汞柱),此時為最大充氣水平。如果加壓過高會得到收縮壓過高的結果。如果充氣到達40.0千帕(300毫米汞柱)水平時,即會導致「氣囊充氣性高血壓」。然後逐漸放氣,速度為0.27千帕(2毫米汞柱)/秒,

第一聽診音為收縮壓,搏動音消失時為舒張壓(舊制單位血壓讀數應精確到2毫米汞柱)。充氣壓迫的時間不宜過長,否則易造成血壓升高的假象。

第三站考試 共31分

內容多、考查項目多,最能爭分的一站,也是跟筆試結合最緊密的一站

1.病史採集: 口述,5分;執業一共背12個病史,考1。助理背7個,考1。內容多,知識點分散,覆蓋了口腔基本常見癥狀。只要是認真記憶,考試時說的全面,目標為5分裡面拿到4分。這個考查項目較病例分析簡單。且有很多很多共性的點存在,得5分不容易,但拋開共性的點不答得3分問題不大,無非是現病史、相關病史的問題。

病史採集定義:通過醫師的問診,了解患者就診原因及要求,獲得患者系統病史和口腔專科病史的資料。這就是病史採集。

所以在考試中不管碰到一個什麼癥狀,現病史和有關病史都是我們需要圍繞的重點。

門診病歷包括: 要求全面

姓名 性別 年齡 婚姻 職業 出生地 主訴部位 時間 性質 程度 現病史 有關病史 過敏史 體格檢查

X線,冷熱診等 實驗室檢查 初步診斷 處理意見 醫師簽名

特別主要與口腔和牙有關的:

患牙位置(患者能否定位)數量、疼痛性質、誘因、什麼情況緩解、白天夜間區別、局部還是放射疼痛、是否進行過治療是否有全身疾病、是否有外傷史;

2.病例分析:口述。

執業24考1,18分,單題佔分最多的一項。

病例分析中,比較需要注意的地方是:

對於一個病例,肯定會有一個主診斷還有一個第二診斷。

比如,患者深齲後引發了牙髓炎,那麼根據病例會診斷為牙髓炎,但只說牙髓炎是不夠的,還要說出有深齲。

對策:

1.24個病例,研究透徹,滾瓜爛熟查。考查的範圍已劃定的很小了,區分歸類。

2.仔細審讀病歷,不要先下診斷結論。

現病史 有關病史 過敏史體格檢查X線,冷熱診等實驗室檢查

3.將給你的資料,與所學知識對號入座。

只要診斷正確,後面的就是一帆風順的病例分析,順帶把診斷依據的分一併拿了,為什麼?診斷依據完全不用你動腦子,只要把給你的病例中檢查的部分給老師讀一遍就可以了,這就是診斷依據。後面的鑒別診斷和治療就是比較考查考生記憶力的,相當於論述題,這部分沒什麼技巧,關鍵在於記憶。

口腔醫師實踐技能考試操作注意事項

一、器械握持方法

執筆式——探針探診;握持手機;

執毛筆試——叩診;

改良握筆法——牙周探針;CPI探針;手動潔治器。

二、對照牙選擇

叩診——一般選擇正常鄰牙為對照牙,先叩擊作為對照。

牙髓活力檢查——先測健康對照牙,再測可疑牙。對照牙以同頜同名牙為首選。

三、各操作檢查的體位調節

口腔一般檢查:調節治療椅,患者仰卧位,頭部與醫師肘部平行,檢查上頜牙時,患者咬合平面與地面成45°~90°角,檢查下頜牙時,咬合平面盡量與地面平行。

咬合關係檢查時,患者坐於治療椅上,調整椅位,使患者(牙合)平面與水平面角度在0°~45°之間。

上牙槽後神經阻滯麻醉:患者半張口,上頜平面與地面成45°。

齶前神經阻滯麻醉:患者頭後仰,大張口,上頜平面與地面成60°。

下牙槽神經阻滯麻醉:囑患者大張口,下牙平面與地面平行,將注射器放在對側口角,即第一、第二前磨牙之間,與中線成45°。

齦上潔治術:患者體位:上身向後仰靠,使患者的頭部與醫生的肘部平齊。潔治下頜牙時下牙咬合平面基本與地面平行,潔治上頜牙時上牙咬合平面與地面約呈45°~90°角。

牙拔除術:拔除上牙時,患者上頜咬合平面與地面呈45°角,其高度應在醫生的肩關節和肘關節之間。拔除下牙時,患者下頜咬合平面與地面平行,其高度應在醫生肘關節以下。

牙體預備:預備下頜後牙時下頜牙列頜平面與地面成0°~45°。患者上頜牙列的(牙合)平面與水平面垂直,稍高於術者肘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陽光xygmed 的精彩文章:

免費直播,中醫中西醫如何鎖定外婦兒核心考點

TAG:陽光xygm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