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以夢為馬,以詩為銘

以夢為馬,以詩為銘

常言道

「腹有詩書氣自華」

讀詩書則通事理,明事理則氣自華

能平復人的心境,蕩滌人的靈魂

泰戈爾曾說

「歌聲在空中感到無限

圖畫在地上感到無限

那麼,詩呢?

無論在空中在地上都是如此

何不趁著這人間芳菲盡在的四月

和小青春一起走進這個

深情而風雅的世界吧!

一、以夢為馬·以詩為銘

《以夢為馬》

海子

「對大河我無限慚愧,

我年華虛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夢為馬的詩人一樣

歲月易逝,一滴不剩」

以夢為馬,以詩為銘

海子用炙熱的一生

詮釋了這八個字

曾經的一腔抱負

如烈日下的水,

消逝殆盡。

所謂的建築祖國的語言

守望平靜的家園

也只剩空有一身疲憊,

然而他灑於紙上的孤獨、理想

像是一杯泡不淡的茶,

讓人回味無窮

二、江南雨·春天的心

《春天的心》

林庚

春天的心如草的荒蕪

隨便的踏出門去

美麗的東西到處可以揀起來

少女的心情是不能說的

天上的雨點常是落下

而且不定落在誰的身上

路上的行人都打著雨傘

車上的邂逅多是不相識的

含情的眼睛未必是為著誰

潮濕的桃花乃有胭脂的顏色

水珠斜打在玻璃車窗上

江南的雨天是愛人的

當初春慵倦疲憊的情緒

悄悄地讓

「潮濕的桃花」

「江南的雨天」

所鋪滿時

自然而然流露出的

舒適與隨性

才是春天該有的風貌

才是心性原本的模樣

三、一朵野花?聽風的溫柔

《一朵野花》

陳夢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不想這小生命,向著太陽發笑

上帝給他的聰明他自已知道

他的歡喜,他的詩,在風前輕搖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他看見青天,看不見自己的渺小

聽慣風的溫柔,聽慣風的怒號

就連他自己的夢也容易忘掉

綻放於1931年的一朵野花

香飄至今,提筆吟誦

它彰顯著人性中

最淡然的純美——

天地無懼,初心唯一

四、借我一場秋?可已是冬天

《借我》

樊小純

借我一個暮年

借我碎片

借我瞻前與顧後

借我執拗如少年

借我後天長成的先天

借我變如不曾改變

借我素淡的世故和明白的愚

借我可預知的險

借我悲槍的磊落

借我溫軟的魯莽和玩笑的莊嚴

借我最初與最終的不敢

借我不言而喻的不見

借我一場秋啊,可你說這已是冬天

詩句中的古樸與滄桑

既覺得欲罷不能

又讓人掩卷長思

借我一場秋

可已是冬天

冬天的我

又該何去何從呢?

五、從前慢?憶少年時

《從前慢》

木心

記得早先少年時

大家誠誠懇懇說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車站

長街黑暗無行人

賣豆漿的小店冒著熱氣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

車,馬,郵件都慢

一生只夠愛一 個人

從前的鎖也好看鑰匙精美有樣子

你鎖了人家就懂了

在快生活中尋找

一種慢節奏、慢生活

一字一句中透著

人性的質樸,浪漫

現在的我們

急著長大,急著出發

急著將青春年少的自己偽裝

或許對心境釋懷

才是生活的真諦

六、獨白?鄉愁

《獨白》

余光中

月光還是少年的月光

九州一色還是李白的霜

祖國已非少年的祖國

縱我見青山一髮多嫵媚

深圳河那邊的鬱郁壘壘

還認得三十年前那少年

料青山見我是青睞是白眼

回頭不再是少年的烏頭

白是新白青是古來就青青

月落鐵軌靜,邊界只幾顆星

高高低低在標點著渾沌

等星都溺海,天上和地下

鬼窺神覬只最後一盞燈

最後燈熄,只一個不寐的人

一頭獨白對四周的全黑

不共夜色同黯的本色

也不管多久才曙色

余光中老先生訴說的濃濃鄉愁

是一代代台灣人

渴望回歸祖國的縮影

時光荏苒,青絲不再

也不改老人炙熱的故鄉情

定而後能靜

靜而後能安

安而後能慮

慮而後能得

一盞淡茶,一捧詩書

掬水月在手

趁年輕

以夢為馬,莫負韶華

以詩為銘,莫浮莫躁

以一顆平淡之心

去面對生活

做一個

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新青年

文稿:費潔 郝鈴申

編輯:朱亞鑫

監製:李欣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你真的了解拉伸嗎?
娶妻若如林黛玉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