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秦磚漢瓦博物館:方圓之間雕刻的歷史肌理

秦磚漢瓦博物館:方圓之間雕刻的歷史肌理

秦磚漢瓦博物館

在位於西安東南的中國杜陵秦磚漢瓦博物館,人們可以與兩千年前的物品「零距離」接觸,這三件文物都是原件,秦磚漢瓦博物館館長任軍宜稱之為「可以觸摸的歷史」。

所謂「秦磚漢瓦」非專指「秦朝的磚漢代的瓦」,是後世為紀念和說明這一時期建築裝飾的輝煌和鼎盛;而將秦漢時期的磚瓦統稱為「秦磚漢瓦」。

秦磚漢瓦作為中國秦、漢盛世鮮明的文化符號和重要代表,真實再現了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的華夏文明。瓦當的圖像和文字,如實反映了中國古代文化、生活和歷史場景。這裡的一磚一瓦都承載著厚重的文化,演繹著千年的歷史。一枚瓦當就是一頁歷史,就是一部耐人尋味的故事;「與無聲處聽驚雷」,欣賞瓦當藝術的同時就像閱讀一部中國古代文明史。

兩代人的收藏 因為喜愛所以傳承

秦磚漢瓦博物館的誕生,背後有兩代人的故事。

任軍宜的父親任虎成於20世紀40年代生於古長安泥瓦之鄉細柳,80年代起,任虎成逐步涉入字畫收藏領域,後來除了收藏字畫,也開始涉及瓦當、陶俑等其他品類的收藏研究。「父親是自改革開放後先富起來的一批人,每個人的愛好不同,他剛好選擇了文化,這個過程中也影響了我。」任軍宜說。

中國杜陵秦磚漢瓦博物館館長 任軍宜

1996年始,收藏家路東之在北京申請創辦了古陶文明博物館,這是中國大陸首批私立博物館之一。消息傳來,對任虎成觸動很大,他想,作為十三朝古都的歷史文化名城,西安文物遺存得天獨厚,秦磚漢瓦更是其中傑出代表之一,但多年來卻無人專事秦磚漢瓦收藏,國內更沒有一座秦磚漢瓦專題博物館。此時任虎成收藏的秦磚漢瓦藏品已有近千塊,他暗下決心,要在十年之內儘快豐富自己收藏的瓦當品類,並在西安創建一座秦磚漢瓦專題博物館。

2008年,西安市政府出台政策,提出「大力發展博物館事業、創建博物館之都」的號召,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博物館事業發展。任虎成與陝西雅森集團公司董事長王錦鋒達成合作意向,並在西安市杜陵文管所的協助之下,於2009年開始創建西安秦磚漢瓦博物館,並在2010年4月正式對外開放。這開創了由政府、民營企業、收藏家共同創辦博物館的先河,在中國民辦博物館的創建模式上做了一次有益的嘗試。

如今,任軍宜還在持續收集各類瓦當,並考慮擴充博物館規模增加展示區域。對於這份傳承了兩代人的愛好,任軍宜說,他的父親在收藏的路上一直銘記這一句老話:「沒有因價高收藏而後悔,只有嫌貴放過而後悔。」在他們看來「珍品可遇不可求」。

曾經椽頭風和雨 方圓之間問秦漢

「秦磚漢瓦」同新石器時期的「彩陶」,夏商周的「青銅器」,隋唐的「三彩」,宋元明清的「瓷器」都是中華文明各個時期獨居文化特徵的經典之作。

瓦當,俗稱「瓦頭」,是古代中國建築中筒瓦頂端下垂部分。古人訓「當」為「底」,因為陶瓦一塊壓一塊,從屋脊一直排列到檐端,而帶頭的瓦正處在眾瓦之底。瓦當的下面是椽頭,「當」可以抵擋風吹、日晒、雨淋,保護椽頭免受侵蝕,延長建築壽命。瓦當,這些傳統建築中用於頂檐上的建築裝飾構件,作用可不小。

秦磚漢瓦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玉兔蟾蜍瓦當

秦磚漢瓦博物館裡共展示了3054塊、2600多個不同版別的瓦當。不同年代的瓦當見證了從西周直至宋代後的瓦當發展歷史。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天人合一」瓦當,由「金烏神鳥」「玉兔蟾蜍」和「益延壽」三枚瓦當組成,出土於西安市北郊漢長安城漢武帝延壽宮遺址,寓意「日月同輝、天人合一、多福長壽益延年」。該遺址所出三枚瓦當,當面直徑22厘米,為漢瓦中罕見巨制(一般瓦當直徑在18-19厘米左右),邊輪有紋、當面外圍飾連珠紋,為漢武帝御用的祈福長壽的延壽宮建築用瓦。

「除了『體型』較大,這三塊瓦當來自於同一個宮殿,雖然都不是孤品,但能夠同時出現並在一起展示非常少見,所以作為我們的鎮館之寶。」任軍宜介紹。

秦磚漢瓦博物館內藏品

作為一個專題博物館,秦磚漢瓦博物館展示了五套版別的四神瓦當。四神瓦當多出於漢長安城遺址,為宮殿禮儀類建築用瓦。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神被奉為鎮衛四方、去除邪惡的神異動物,常用於建築物上表示東南西北四個方位。漢代四神瓦當在瓦當收藏中可謂是「明星級」藏品,有多種版別,同時展示五個版別的四神瓦當,這在陝西的博物館中,實屬難得。

陽光下的文物 訴說千年歷史肌理

「與其他陵墓出土的文物不同,這些古代的瓦當都是生活中的實用物件。尤其這塊瓦當還能看到上面的顏色,正是因為它從一開始就在陽光下,所以歷經千年而沒有完全褪色。從這些瓦當上面,我們可以想像當時它在宮殿屋檐上的樣子」。對於瓦當,任軍宜總稱之為「陽光下的文物」。

各種紋飾的瓦當,各成系列,古樸典雅,形態生動,美觀和諧,體現出漢民族的審美情趣和雋永的藝術魅力。這一枚枚瓦當和古磚,不僅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也演繹著一幕幕耐人尋味的歷史故事。

漢代十六字磚

瓦當上出現動物紋飾在先秦時期較多,秦人進入中原以後,將在打獵時看到的動物形象刻畫在瓦當上。瓦當紋飾發展至西漢達到了鼎盛時期,並出現大量文字瓦當,文字以篆書為主,文辭藻麗,書法雋美。任軍宜總說「要看到中國最早且最清晰的文字,應該在瓦當上」,而瓦當,在某種意義上能證明當時的歷史。

瓦當中的故事,任軍宜說起便滔滔不絕,有一件事情他常跟朋友講起。蘄年宮是秦代歷史上有名的宮殿,但對於蘄年宮的確切地址一直眾說紛紜。1982年夏考古工作者在陝西鳳翔縣長青鄉孫家南頭村堡子壕秦漢建築遺址發現了「蘄年宮當」,準確定位了蘄年宮的位置所在。

漢代長毋相忘瓦當

從「關」字瓦當上,我們似乎能看到要塞之地函谷關的深險;「長毋相忘」瓦當訴說著漢昭帝劉弗陵「長相思毋相忘」的呢喃;透過「單于天降」瓦當,昭君出塞的綿長隊伍伴著悠悠駝鈴回蕩在風中。

兩千多年的歷史,凝聚在這一塊塊秦磚漢瓦中,亘古未變。

傳遞價值資訊

來源/鳳凰網陝西 文/張安琪 圖/常遠 責編、審核/張安琪

鳳凰網陝西原創 轉載請註明出處/歡迎分享至朋友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鳳凰陝西 的精彩文章:

TAG:鳳凰陝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