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雨後春筍 滋陰潤腸

雨後春筍 滋陰潤腸

雨後春筍 滋陰潤腸

「荒林春雨足,新筍迸龍雛。」這是宋·張耒《食筍》的名句。春雨充沛,肥筍冒尖,又到了深受人們喜愛的春筍上市季節。

雨後春筍 滋陰潤腸

說起對春筍的喜愛,首推唐太宗。每逢春筍上市,唐太宗總要召集群臣品「筍宴」,希望大唐人才輩出,猶如「雨後春筍」。將竹筍吃出格調和品位的,還要數蘇東坡。他說:「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若要不俗也不瘦,餐餐筍煮肉。」甘寒的竹筍配性寒的豬肉煲湯,可滋陰補腎。而林語堂則將食筍感受做了最文藝的描述:「嫩竹能給我們牙齒以一種細嫩的抵抗」,「有一種神出鬼沒般難以捉摸的品質。」

想吃出竹筍鮮美的味道,就要有所講究。詩人白居易的吃法是「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飯中浸入春筍清淡的味道,自在天然,別有一份雅趣。事實上,竹筍單是煮湯味道就比較鮮美,要想色香味形俱全,還要看各地的春筍名菜,如江蘇的春筍燒鰣魚,浙江的南肉春筍、糟燴鞭筍,安徽的問政山筍,福建的雞茸金絲筍,等等。

雨後春筍 滋陰潤腸

竹筍味甘性寒,可清熱化痰、滋陰益氣、消食利便,配合適當的食材煲粥熬湯,既可養生保健,也可輔助相關疾病治療。

竹筍粥

組成:鮮竹筍100克,大米50克。

製法:竹筍擇凈、切細備用,大米加水適量煮粥,待熟時調入竹筍,再煮一沸即成。

用法:每日一次,連服3~5天。

功效:清熱化痰,消食和胃,解毒透疹,和中潤腸。

主治:熱毒痰火內蘊所致咳嗽痰多,胃脘嘈雜,大便秘結,食積不化,麻疹透發不暢。

桂花參筍湯

組成:竹筍30克,沙參100克,桂花12朵,清湯400毫升,鵪鶉蛋10個,香菇1個,豌豆尖苞20朵,味精2克,紹酒5毫升,精鹽3克,薑汁5毫升。

製法:竹筍切薄片備用;沙參煎取汁液150毫升,澄清去沉澱;水發香菇切片入鮮湯內燙一下撈起;鵪鶉蛋煮熟去殼。鍋內注入清湯、沙參汁、紹酒、薑汁、香菇片,中火煮開,再加入竹筍、鵪鶉蛋、精鹽、豌豆尖苞入盆內,撒入桂花、味精即成。

用法:佐餐飲湯食物,每日一次。

功效:滋陰清熱,理氣止咳。

主治:體弱或病後陰虛咳嗽。

陳安民教授點評:

竹筍味甘性寒,入肺、胃經。《本草綱目》言其「主治消渴,利水道」。《本草綱目拾遺》言其「利九竅,通血脈,化痰涎,消食脹」。煮粥服食,不僅可清熱化痰、消食和胃,而且還可滑腸通便,治療大便秘結,是中老年人理想的食療方。桂花參筍湯中,沙參味甘性微寒,功可潤肺止咳、養胃生津;鵪鶉蛋補血養神、健脾益肺;桂花、豌豆尖苞醒脾;全方適宜於體弱或病後陰虛咳嗽之人。竹筍滋陰益氣,富含纖維素,對糖尿病人來說既是理想飽腹通便食物,又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本草綱目》言,「凡食筍者譬如治葯,得法則益,反是則有損」,提倡食筍時要久煮;並說「筍雖甘美,而滑利大腸,無益於脾」,故脾胃虛弱者不宜多用。另春筍有生髮之性,加之春季肝旺,肝病患者春季食筍恐不利於病情,應慎食。

文/河南省中醫院陳安民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

傳承工作室 廉萬營

編輯/管仲瑤

原創聲明:以上為《健康報》原創作品,如若轉載須獲得本報授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報 的精彩文章:

講述|並非每個生死間都隔著ICU
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不可根治 切勿相信虛假廣告

TAG:健康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