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上光緒皇帝的悲劇人生

歷史上光緒皇帝的悲劇人生

在中國歷史上,有許多皇帝是在很小的年紀就登上皇位的,比如離我們最近的清王朝,就先後出現過順治,康熙,同治,光緒,溥儀等幾個小皇帝,他們可以說是幸運的,也可以說又是不幸運的,幸運的是很小就坐上了全天下最高權力的位置上,不幸的是,年齡太小,沒有理政能力,只能暫時把權力交給其他人,可能是他母親,也可能是大臣幫他行使皇權,很有可能成為身邊人爭權奪利的一顆可利用的棋子,大權也容易出現旁落,有的皇帝可能長大後,能順利奪回自己的權利,然而有的皇帝終其一身可能也只是個傀儡,有皇位但是沒有皇權。

在這幾個皇帝中,我想凡是聽過或者看過這幾個皇帝的歷史故事的人,最會讓人感覺到同情的人應該就是光緒皇帝,我這幾天聽完百家講壇慈禧的節目後,其中講過光緒皇帝的故事,我覺得太可憐了,我想很多人聽了應該都會掉眼淚。另外加上我在書上,也曾經了解過光緒皇帝人生中發生的一些故事,我對他有了更深的認識和同情。

我覺得這是多麼好的一個皇帝啊,一個學問這麼淵博,才華出眾,長相也英俊不凡,最關鍵的是有一顆拯救國家拯救人民從水火中走出來的心,他每天都關心著中國的安危,人民的疾苦,在這方面可以說是做到一個仁字,可是自己空有著遠大的政治理想,有著一顆力圖改革舊中國,變法圖強的熱心,確無可奈何,沒有實際權利去實現自己的想法,我能想到他內心是如何的苦悶,壓抑,憤怒,他讓我想起了著名的愛國詩人政治家屈原,屈原最後鬱郁不得志跳河而死,而光緒皇帝每天 連死的權利都沒有,他每天過著被人監控著的生活,也許他也曾經早就想過還不如死了,可是他心中還有偉大的夢想沒有實現,他還有自己的精神支柱珍妃在,所以他堅持活了下來,一直到38歲病死。

光緒皇帝人生有三大不幸,第一大不幸:童年的不幸。他的父親是道光帝第七子奕譞,母親就是慈禧的胞妹婉貞,那麼光緒帝就是咸豐的侄子,是同治皇帝的堂弟,也是慈禧的外甥,論血緣關係是很親近的,光緒皇帝的名字叫載湉,他被抱進宮當皇帝時還在睡夢中,就被強行帶到皇宮裡去,離開自己的親身父母,開始到一個陌生的皇家宮殿開始新的生活。那一年他還不到4歲,才三歲多,就繼承了堂兄同治帝的皇位。

他的童年生活這時是少了許多正常兒童的歡樂的,平常人家的小孩三四歲時都是有父母在身邊照顧,可是可憐的小光緒孤苦無依,身邊都是不認識的太監照顧,慈禧怕光緒長大後,因為不是自己親生兒子,而對自己不聽話,她想從小就要在小光緒心裡樹立一個絕對威嚴的形象,要讓光緒皇帝把自己當成唯一的父母,讓光緒皇帝叫她皇爸爸,此時的慈禧,心裡絕對被權利的威嚴代替了她心中的母愛,和作為一個女人一個母親該有的溫暖情感。

她自從在26歲那年,咸豐皇帝去世後,她兒子同治皇帝即位以後,都是她垂簾聽政掌握權力,她已經深諳權術之道,對於權利她是太熱愛了,因此她在權利的道路上如魚得水的進行時,她可能都忘了自己是個女人也是個母親的身份,她之前對自己親身兒子,同治皇帝一樣是從小就採取嚴厲斥責管教著,就是要讓兒子從小就畏懼她,對她事事唯命是從,她好繼續行駛自己熱愛的權利,她把自己親身兒子一樣相方設法控制在自己手中,對於這個不是親身兒子的小光緒來說,日子可就更難了。

由於慈禧對光緒經常嚴厲批評斥責,導致光緒皇帝下從小就很害怕她,膽子就很小,後面居然造成了口吃的毛病,即使到光緒成年後都還是口吃,這個就是慈禧帶給她的,她總想強行讓光緒永遠記住自己是他的恩人,是自己讓他當了這皇帝,她想要光緒對她感恩一輩子,但是我們都知道,要一個人感恩不是靠恐嚇靠強制來做到的,而是要用愛心用溫暖用情感去真心關懷一個人,這樣才會讓人內心真正的感激。

可是慈禧對待光緒永遠都是責備,教訓,兇惡的態度,導致他身邊的太監也都欺負她,經常不給小光緒皇帝飯吃,據記載當他餓的不行的時候,自己就跑到御膳房去偷東西吃,所以對於一個小孩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卻常常吃不飽飯,所以光緒從小就營養不良,比較瘦弱,身體比較差,這樣對於一個只有幾歲的幼兒來說難道不是一種災難嗎?

在光緒長到5歲時,慈禧就開始請師傅教他讀書認字,為光緒請來了一位叫翁同龢的好老師,這個時候光緒帝就像遇到了一屢明媚的陽光。

這位老師對他像親身兒子一樣照顧,關愛,遇到太監欺負光緒皇帝時,他總是出面保護他,這讓可憐的光緒帝總算遇到第一個疼愛他的人,他們感情也非常好,情同父子,在翁同龢愛的引領下,光緒皇帝漸漸地變成了一個非常愛讀書學習的好孩子,他知道自己要是讀書學習好了,他就可以博得慈禧的歡喜,可以減少慈禧對他的責罵懲罰。

翁同龢一直伴隨了光緒長達24年的生活,最後當慈禧強行把翁同龢從光緒身邊趕走,革職回鄉時,光緒帝的心情非常悲哀,傷心透頂,可見這件事對他精神打擊也是很大的,他從小到大在心裡就很依賴這位師傅,很多政治上的事也都會先問問他,當然這會引起慈禧的不滿意,慈禧是不能讓任何人在光緒心中的位置高於她的的位置的。

第二件不幸的事就是他的婚姻愛情方面的不幸,大家都知道他最寵愛的女人就是珍妃,可是慈禧非要強行把自己的侄女嫁給他當皇后,他根本就不喜歡皇后,他想選為皇后的女子沒有成功,到了後面寵愛自己喜歡的珍妃,而冷落了皇后時,也會惹慈禧不高興,慈禧對待光緒這個兒子就跟對待她之前親身兒子同治帝一樣,也是派太監去監視皇帝跟誰在一起多長時間,這樣讓光緒帝很反感,珍妃是後宮唯一懂得政治的女人,她又是最支持光緒皇帝變法的人,慈禧太后是絕對不能留她在光緒皇帝身邊的,於是經常找借口,把珍妃進行訓斥懲罰打板子,在戊戌變法失敗後,光緒皇帝被慈禧囚禁到了中南海瀛台,而珍妃被打入了冷宮,這個女人曾經給失意的光緒皇帝帶來了很多快樂過,她曾經是光緒皇帝活著的精神支柱,當她還活著的時候,只是被慈禧分開時,光緒皇帝曾經活著的唯一希望就是期望有一天慈禧能大發慈悲放她出來,讓他們兩個有重逢的機會,可是沒想到兩個人都沒等到這一天,在八國聯軍侵略北京的時候,慈禧在出逃前叫人把珍妃投井殺害了。

這件事的不幸程度是可想而知的,慈禧是多麼的殘忍,把兩個這麼相愛的有情人給陰陽相隔了,也許她後面也有悔悟過吧,珍妃的死對光緒來說應該打擊非常沉重,據記載,他當時立馬失魂落魄,面容憔悴,幾天不進食不言語,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差了。

第三件不幸,就是政治理想的難以實現,他從小時候開始,就把讀書與國家的命運擺放在一起,他知道自己的身份是一個皇帝,也知道當下國家所面臨的困境,他那麼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治國理政才能,他不想當亡國之君,想當一個有責任感和使命感的好皇帝,可以他非常不幸的是遇到了一個把權力看得比生命還要重要的慈禧太后,他想真正掌握權力,可是慈禧太后把他只是當個傀儡,他看到中國這種內憂外患積貧積弱的現象,他很想通過一系列改革,能夠富國強兵,可是慈禧太后一直阻攔者他,這對於一個有著政治理想和政治才華,還有一番偉大抱負的人,一個有著皇位卻沒有實權的皇帝來說,內心是多麼的憤怒不滿,是多麼隱忍,他在慈禧身邊少年到青年,一直委屈求全隱忍了那麼 多年,就是為了能有一天能 親政,為國家富強而貢獻自己的力量。最後確是這樣的結局,也許如果光緒懂得培養自己的勢力,發動一場宮廷政變把慈禧幽禁起來,奪回自己該有的權利,就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了,也許中國不至於在慈禧手上變得那麼不堪一擊,屈辱求和了。

這三大不幸,我想如果放在我們普通人身上,也許早就承受不了打擊和壓力,早就自殺了,然而光緒皇帝這麼的堅強隱忍,能把常人不能吃的苦吃了,他在我心裡也是個偉大的君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衛子夫 的精彩文章:

張愛玲在文學上是個天才,在生活上卻有些白痴

TAG:衛子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