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B超報告單根本看不懂?別急,這裡有答案!

B超報告單根本看不懂?別急,這裡有答案!

懷孕之後,孕媽媽都需要去做B超,通過做B超我們可以了解胎兒到底長得好不好。但往往孕媽媽們在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和檢查後,拿到的只是一張布滿數據和各種專業名詞的單子,而醫生又往往沒有時間給孕媽媽解釋太多。

那超聲檢查報告單到底該怎麼看呢?那麼多數據,醫生和孕媽媽最需要關心的又是哪幾項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解讀B超單上的常見數據

一般情況下,我們要關心的主要是胎兒的幾個發育測量的指標,如:雙頂徑,頭圍,腹圍和股骨長度;孕晚期則要注意羊水指數,胎盤位置,臍血流指數等指標。

01

胎心率

胎心率也稱「胎心搏動」,是指胎寶寶每分鐘心臟跳動的次數,正常範圍是110-160bpm。

02

胎盤分級(GP)

B超單子中,一般會描述胎盤在子宮附著的部位及成熟度。胎盤成熟度一般分為IV級:0級、Ⅰ級、Ⅱ級、Ⅲ級,有時還有Ⅲ+級,用於評估胎盤成熟度,級數越高,胎盤越成熟,越接近足月。

03

雙頂徑(BPD)

從左到右最長部分

也叫胎頭大橫徑,是計測胎兒的頭從左到右最長的部分。以這個為基礎來推定胎兒的體重和發育狀態,判斷是否有頭盆不對稱,是否能順利分娩。

04

枕額徑(OFD)

鼻根至枕骨隆突的距離

又稱前後徑,也是計算胎兒頭從前到後最長的部分,以這個數據來判斷胎兒發育情況和孕周。

05

股骨長(FL)

大腿的長度

也叫大腿骨長,這是身體中最長的一部分的數值。用於和BPD(胎頭大橫徑)一起來推算胎兒的體重。

06

肱骨長(HL)

上臂骨的長度

通常在計算胎兒體重時用到的都是股骨長,其實肱骨長在胎兒身體發育及身體比例的監測中也有很大參考價值。

07

頭圍(HC)

環頭一周的長度

也叫胎頭周長,是計測頭的一周的長度的數值。用於確認胎兒的發育狀態。而在孕婦分娩時也可以幫助選擇最佳分娩方式。

08

腹圍(AC)

肚子一周的長度

也叫腹部周長,是計測胎兒肚子的一周的長度。用於和APTD(軀幹前後徑)和TTD(軀幹橫徑)一起來推測胎兒的發育。

09

臍帶(Cord)

正常情況下,臍帶應漂浮在羊水中,如在胎兒頸部見到臍帶影像,可能為臍帶繞頸。如B超單上出現臍帶繞頸提示,V代表可能繞頸一周,w代表可能繞頸兩周,臍帶繞頸的胎兒在分娩過程中會受到嚴密監控。

10

臍帶血流比值(A/B)

是指臍帶內的血液流動情況。臍帶作為母體與胎兒氣體交換、營養物質供應和代謝產物排除的唯一通道,其血流動力學改變可反映胎盤、胎兒、甚至母體的某些病理變化,以及某些高危妊娠因素。

11

胎位(LOA,ROA,LOP......)

是指胎兒在子宮裡的姿勢和位置,通常超聲報告單上胎位由3位字母表示。胎位在孕中期處於變化中,孕晚期基本固定。正常胎位多為枕前位。胎位不正如果不糾正,分娩時可造成難產。(鑒於胎位實在太多,在這裡就不一一放圖啦,如果孕媽媽想要了解,可以在文章底部留言,我可以在後期專門推送哦!)

12

羊水指數(AFI)

做B超檢查時,以孕婦的臍部為中心,分上,下,左,右4個區域,將4個區域的羊水深度相加,所得的數值就是羊水指數,孕晚期羊水指數的正常範圍為8~25cm。

13

羊水厚徑(AF)

正常情況下,在B超中觀察到的羊水區是呈低密度的,故臨床上用羊水厚徑的最大深度來表示羊水最深量,正常範圍為4~7cm。

孕期正常參數值

GIF

產前超聲檢查的內容和胎兒解剖結構均體現在報告單上,沒有在報告單上描述的內容或胎兒解剖結構,未進行檢查,亦不在檢查範圍內。

當孕媽媽看到報告結果和正常值有出入時,不必過於緊張。因為胎兒在媽媽肚子里的活動較大,體位不同、醫師操作差異等,都會引起數字有誤差,有時甚至波動幅度很大。所以超聲報告單上的數值異常並不能說明寶寶發育一定有問題,臨床醫生往往是結合孩子整體去評價。

所以提醒各位孕媽媽們,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用自己的理解去判斷超聲檢查單背後潛在的問題,把它放心地交給專業醫生吧去解讀吧,你要做的,就是放鬆心情,迎接命運最美好的安排。

(未完待續......)

插 畫 | Jonas_Wu

圖 標 | 部分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高脂飲食要把控 健康才有保障
書傑隨筆 色思溫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