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4月12日,華為MateBook X Pro正式登陸國內市場。全面屏、隱藏式攝像頭、超輕薄、高配置,這款筆記本的看點相當多。但選電腦不能紙上談兵,真正的感受需要上手用過了才知道。在我試用MateBook X Pro的幾天時間裡,看見它的人稱讚的不少,提出的問題也很多。但最常聽到的問題居然與產品無關:一個做手機的廠商,怎麼做起電腦來了呢?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華為怎麼做起了電腦生意

在認真談華為MateBook X Pro的體驗之前,先解決為什麼這個問題確實對理解產品有幫助。

雖然消費者對華為最熟悉的是它的手機,但這家公司一年六千多億的收入有一半來自通信運營商業務,另外還有企業業務規模也不小,這是一家橫跨商業和消費領域的科技公司。華為以通信設備起家,任正非曾經說過華為要做的是數據管道業務——運營商、網路基礎設施、手機終端這些領域華為都有輝煌的成績,個人電腦作為數據流通的另一個重要終端設備,華為自然不能忽略。所以從2016年1月開始,我們就看到了MateBook。

PC市場是一個競爭殘酷的戰場,領先的品牌都有二三十年的歷史,華為這樣的新玩家參戰該採取什麼策略?從華為的主打產品華為MateBook X和華為MateBook X Pro可以看出端倪:從高端市場入手。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我們可以看到每一代PC華為在技術和設計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有業內人士認為,儘管定價不算便宜,但考慮到研發投入,華為PC業務現在未必有利潤。從高端市場切入,並不容易快速獲得市場份額,而且高端用戶對品牌、品質、服務的要求也會更苛刻。但好處也是明顯的,一旦在這裡站穩了腳跟,順勢衝擊主流用戶的大市場就會容易得多。

·華為MateBook X Pro是賣給誰的

簡單說,華為MateBook Pro X的用戶應該是願意多花一點錢,但對性能、品質和設計有要求的高端用戶。落實到具體人群,就是高端商務用戶或創意設計人群。針對這類用戶,市場上已有的產品包括ThinkPad X1 Carbon,Dell XPS 13以及Macbook Pro 13,這都是已經揚名立腕獲得用戶高度認可的型號。顯然華為並不打算低調競爭,而是直接拼殺最強對手們的旗艦機型。

華為消費者業務已經足夠強大,手機市場的高佔有率和歷年高研發投入,都讓他們有底氣高舉高打。我們後面也可以看到,在手機製造和設計上的經驗,讓華為能夠做出與PC廠不一樣的產品。

另外,華為MateBook X Pro並不是去年上市的華為MateBook X升級版,雖然兩個系列都是輕薄產品,但前者尺寸稍大,性能明顯提升,面向對性能有要求的輕薄筆記本用戶。華為MateBook X則更強調輕便,面向追求極致便攜的用戶。華為明確表示兩個系列將並行發展,所以我們應該可以期待華為MateBook X會推出新型號。

·輕薄但不妥協

輕薄但不妥協是華為在與我們溝通這款產品時不斷強調的話題。去年發布的華為MateBookX在輕薄做到了極致,為此甚至採取了無風扇設計,但性能也受到了明顯限制。加入風扇、體積稍大的華為MateBookX Pro就不必為散熱糾結那麼多了,由此讓它成為一款沒有什麼短板,表現均衡的輕薄筆記本。

我觀察,做產品有兩種思路。比較容易的是廠商知道自己有什麼本事,盡量在能力範圍之內做出最好的產品來。另一種是先定義一個高標準的產品,然後想盡辦法做出來,不管有多大困難。顯然前者成功率更高,但後者往往能逼迫自己開創一條新路。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我猜華為MateBook X Pro就是先定義極致外觀、超輕薄、高性能這幾個要素,再逼著研發人員把產品做出來的。從結果來看,它的性能、散熱、續航、設計做工都處於行業領先或中上游水平,沒有什麼妥協。同時,它的全面屏、指紋開機等創新點又是顯著的吸引用戶的賣點

通過超窄的屏幕邊框你可以很容易地在一片筆記本里分辨出華為MateBook X Pro。雖然用起來你會感覺它有著14寸甚至15寸筆記本的寬鬆感,但從外觀上看,你會覺得這款產品相當輕巧,全面屏和極簡線條的設計在這裡做出了主要貢獻。

極致的產品思路體現在華為MateBook X Pro的各處。這部筆記本使用金屬材質外殼,線條儘可能簡化,甚至底部孔都只有兩個狹長的條狀設計,進風口與揚聲器共用。金屬外殼的加工和裝配工藝與高端智能手機的水平相當,縫隙極小而且均勻,邊緣倒角閃亮的打磨也是一般筆記本不常用的處理方式。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這款筆記本的鍵盤觸感中規中矩,值得高興的是實際使用時感覺鍵程並不小,大量輸入文字時手指不至於難受,這在輕薄型的筆記本產品上不常見。在華為MateBook X Pro上繼續使用了支持指紋的開機按鈕。只要按一下開關,從關機狀態最快七八秒就能進入Windows桌面,不需要輸入密碼。相比獨立的指紋識別器,這種一步到位的感覺很招人喜歡。

華為與杜比實驗室合作,在華為MateBook X Pro上實現了杜比全景聲認證。實際聽感上,這款筆記本的四個揚聲器聲音清脆悅耳,中高頻表現突出,而且能實現較好的空間環繞效果。開到最大音量時揚聲器也毫不怯場,仍然均衡無破音,在不太大的會議室里靠機身揚聲器就能讓全屋人聽清。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在華為MateBook X Pro機身左側有兩個USB Type-C介面,其中一個兼容更高速度的雷電介面,兩者都可以用來充電。機身右側則保留了一個經典的USB Type A介面——滑鼠、U盤、讀卡器不需要買新的了。其實,我更希望看到機身上再內置一個SD讀卡器,對這款機器的目標用戶來說,SD卡的使用頻率還是挺高的。

輕薄本散熱從來都是挑戰,華為MateBook X Pro的散熱系統也有不錯的表現。它的出風口位置在轉軸下面,熱風不會影響使用。鍵盤面和機身底部的溫度控制也不錯,熱量分布均勻,辦公狀態下較高負荷運行,機身底部基本上只處於溫熱狀態,可以放在腿上使用,而鍵盤面的溫度上升幾乎可以忽略。

華為Matebook X Pro重量1.33千克、14.6毫米厚,是典型的超輕薄筆記本規格。藉助極簡設計,它看起來比實際尺寸更小一點,總體便攜性足夠。在性能取向的產品上能獲得這樣的規格,還是令人滿意的。相比主要競爭對手,Matebook X Pro的重要優勢之一是在近似尺寸的機身內塞入了儘可能大的屏幕,對輕薄本來說,這才是最大的競爭力。

·下足了功夫的全面屏

華為MateBook X Pro最大的看點是這塊四面窄邊框的3:2比例、3000x2000解析度「全面屏「。之所以加上引號,是因為它的屏佔比是91%,但與其他筆記本比起來,已經領先不止一個身位了。四面窄邊框帶來了在筆記本電腦上沒見過的視覺體驗,就像手機進化到全面屏一樣,最開始用這部電腦的時候,每次看到屏幕都會小小驚嘆一下。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實現四面窄邊框,同時保證筆記本屏幕整體的堅固和可靠肯定是很大的挑戰。有一些PC廠商就曾經表達過類似的擔憂,但對能造更窄邊框手機的華為來說,這只是一個權衡成本的問題,技術上應該不難做到。華為方面表示,他們對屏幕的可靠性和堅固有足夠的信心。

讓人高興的是華為Matebook X Pro採用了3:2比例的13.9英寸高色域屏幕。我認為現在流行的16:9寬屏相比早年的4:3是個退步,所謂更適合觀看視頻是硬找出來的賣點,其背後的真實原因還是這個比例的屏幕更便宜。所以我們只有在Surface、Matebook這樣來砸場子的產品上能看到3:2的比例。屏幕更接近正方形可以在垂直方向顯示更多內容(垂直2000像素,對比1080或1200優勢明顯),對瀏覽網頁、處理文檔這樣的工作來說,能顯著提高效率。

實際應用中,這塊3000x2000高解析度、100% sRGB高色域的屏幕確實視覺效果出色,可以認定為當前筆記本電腦中視覺體驗的第一梯隊,攝影師、設計師人群應該滿意了。為了表現最佳視覺效果,華為在屏幕表面覆蓋了大猩猩玻璃,堅固耐劃。鏡面玻璃帶來很好的亮度和對比度體驗,但如果使用時背後有光源,反光也是比較明顯的。對反光敏感的用戶,可以選購華為原廠的亞光貼膜。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華為MateBook X Pro是首台使用LTPS液晶屏幕的筆記本電腦。LTPS大多使用在手機產品上,相比筆記本常見的TFT非晶硅材質液晶屏幕,LTPS的功耗較低,但成本更高。華為應該是藉助手機產業的供應商優勢,引入了這塊屏幕。

最後,這款筆記本屏幕還有十點觸摸功能。這有點讓人吃驚——我們一般只在二合一或可翻轉筆記本上看到觸摸屏。而MateBook X Pro的屏幕只能打開到大約140度,觸摸有用嗎?以我個人的使用經驗來看,有用。某些情況下我們只是瀏覽或分享內容,手甚至沒有在鍵盤和滑鼠上,這時直接划動或點擊屏幕還是很方便的。更別提伴隨智能手機成長的新一代用戶,對他們來說屏幕不能觸摸才是奇怪的。

我特意測試了在打開最大角度時的觸摸體驗,用正常力量划動屏幕時MateBook X Pro都能保持穩定,輕戳之後屏幕也能快速恢復靜態,想把它戳翻得用一些力氣。華為表示,既然已經有了支持觸摸的玻璃蓋板,增加觸摸功能帶來的成本是值得投入的。如果你是最傳統的鍵盤滑鼠愛好者,就把它當成附贈的功能吧。

·藏起來的攝像頭

為了實現四面窄邊框,華為很有創意地把前置攝像頭挪到了鍵盤上,這也是它發布後被廣泛討論的一個新特性。

筆記本攝像頭的功能一般是用來視頻會話,它們的厚度可以勉強塞進超薄的屏幕,但鏡頭佔據的邊框寬度減不下去。其他窄邊框筆記本的解決方案是把攝像頭放在屏幕下方,犧牲靠近鍵盤一側的邊框寬度,順便還能繼續使用比較便宜的寬屏。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華為既然要做全面屏,攝像頭就不能放進邊框了。嵌入到鍵盤裡,需要的時候再把它彈出是個有創意的設計。這樣做的好處是保證了全面屏的實現,同時物理上的隱藏保證了攝像頭不會泄露隱私。但劣勢也很明顯:攝像頭角度低,你需要離開筆記本遠一點才能讓面部角度看起來舒服。對於大多數國內的筆記本用戶來說,在筆記本上進行視頻會議的機會並不多,所以角度的問題應該不是很大困擾。

華為工程師顯然在這個攝像頭的運動結構上下了不少功夫,彈出和按下的手感都很好,估計新用戶能玩好幾天。我特意試驗了一下在攝像頭彈出狀態下合上屏幕,攝像頭能被順利壓下,打開屏幕後還能自動恢復彈出,粗心的用戶不必擔心損壞機械結構了。

鍵盤上的隱藏式攝像頭不一定是最優解,但可以看出為了實現全面屏華為付出了多大代價。如果使用手機劉海屏的設計,對筆記本電腦來說也不太現實,畢竟PC屏幕要顯示的內容和手機系統完全不同。而彈出、摺疊這樣的結構在超薄的筆記本屏幕上也難以實現。或許屏下攝像頭或者在需要時吸附到屏幕上邊的可移動攝像頭是未來的解決方案?

·性能和續航都不錯

華為產品一貫有工程師主導的基因,總要自己親自做些技術含量高的東西。筆記本是很成熟的產品,華為這次卻連主板都要自己重新設計。為了塞進57.4Wh的電池,華為特意使用了14層的高密度主板,給電池留出更大的空間。

作為一款性能導向的超輕薄筆記本,MateBook X Pro的配置自然是第一陣營——全系採用英特爾最新的八代酷睿i7或i5處理器,全系PCIe SSD硬碟,256GB或512GB。這樣的配置中等強度的設計應用也能應對,更別提日常辦公使用了。高配置的型號帶有英偉達MX150圖形晶元的型號,如果對設計、建模應用有需求,這款顯卡應該能幫上忙。

其實我猜測獨立顯卡的加入是為了迎合中國用戶不得已而為之。很多用戶固執地認為沒有獨顯的筆記本不夠強,其實他們對3D加速最高的需求也就是PPT里的翻頁動畫。捨棄獨立顯卡的話,筆記本還能有更好的散熱和續航表現。如果確實要在輕薄筆記本上玩大型遊戲,外接顯卡可能是解決方案。

筆記本電腦的用戶多少都有續航焦慮症,MateBook X Pro官方標稱能連續播放12小時的視頻。在實際應用中的負荷一般要比播放視頻大不少,我的體驗是使用Chrome瀏覽器(其實Edge瀏覽器更省電)打開十幾個標籤,同時處理幾個Office文檔,亮度調到75%,連續使用五六個小時我是有信心的。考慮到這是一款性能導向的輕薄本,我認為這個續航能力表現不錯。

具體的性能和續航表現,請參考中關村在線即將發布的測試報告。

·降維競爭

用做手機的精神來做PC,這是我使用華為筆記本的重要感受。相對而言,傳統PC廠商在設計、工藝、材質等方面,都明顯受到成本的制約,甚至旗艦產品有時候也習慣性地節省成本。而手機廠商在更殘酷的競爭下已經形成了用戶體驗為先的習慣,新工藝、新模具、新元件,只要能給用戶更好的體驗都敢於嘗試。

華為把自己手機產品的成功經驗轉移到PC領域,等於是降維攻擊,儘管還有品牌認知度、歷史積澱的差距,但已經有底氣對老牌PC廠們提出挑戰了。從發布會公布的價格來看,7988元起售相比海外定價低了不少,競爭力頗強。

用做手機的心思做筆記本 華為MateBook X Pro體驗

華為MateBook X Pro的上市讓華為筆記本產品線在高端輕薄產品線完成了高低搭配的戰線:注重性能、生產力的用戶,選華為MateBook X Pro,更關注輕便、時尚的用戶則有MateBook X。進入PC市場剛剛3年的華為,產品迭代兩次,已經交出了相當拿得出手的產品答卷。從不到8000元起步的價格來看,華為這次對出貨量還是有一定期待的,下一步就看市場表現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