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Pony.ai樓天城談自動駕駛事故:積極的態度和對安全的敬畏之心並不矛盾

Pony.ai樓天城談自動駕駛事故:積極的態度和對安全的敬畏之心並不矛盾

美國時間3月18日,Uber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在駕駛過程中撞死一名女性,引起全球軒然大波。

時隔幾天之後,一輛特斯拉撞上混凝土隔離帶,汽車起火,車主送往醫院之後不治身亡。根據特斯拉提供的駕駛日誌顯示,當時事故車輛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處於開啟狀態。撞車發生前的6秒鐘,司機的雙手沒有在方向盤上。

兩起事故讓各方對自動駕駛產生了極大懷疑,甚至對其他自動駕駛產業上的企業產生了巨大影響。豐田宣布暫停全美範圍內的自動駕駛道路測試項目,NVIDIA 也在舉行矽谷 GTC 峰會期間對外透露他們已經暫停了 NVIDIA DRIVE 自動駕駛系統的路面測試。

同行對頻發自動駕駛事故也有較多的評價。MINIEYE創始人兼CEO劉國清在朋友圈表示:「我們心情沉重,但不應該感到震驚。路測的目的就是為了發現技術的bug或者漏洞,只是這次我們付出的很難以承受。每一次『脫離』(disengagements)的場景會被作為corner case記錄下來,交由工程師去解決或者優化,所以每一次disengagement都是對自動駕駛的推動。

國外自動駕駛巨頭的測試體系雖然目前仍然很低效且存在大量漏洞,但相較而言,國內對於此方面在重視程度/資源投入/技術水平等仍然有明顯差距,這些是從demo car上無法體現的。而自動駕駛的產業化拼的恰恰是這些。」

Pony.ai創始人兼CTO樓天城認為,Uber事件背後沒有徹底公開原因,整個事件顯得撲朔迷離。單從視頻來說,感測器,車裡的冗餘機制以及輔助駕駛員都沒有很清晰地呈現。

自動駕駛會不會因此暫停甚至倒退?樓天城表示,積極的態度和對安全的敬畏之心兩者並不矛盾。「我之前在Google自動駕駛,今天的Waymo,大家如何看待安全的?所有工程師心中會有這麼一個感覺,一旦車撞死了第一個行人,這件事情會不會發生不知道,但是大家心裡還是這樣認為的,整個團隊保持對安全的敬畏之心,大家很積極地做這樣的事情,也可以繼續發展。」

以下為蔚來資本合伙人朱岩與樓天城的問答實錄,經品途商業評論整理編輯:

問:在Uber自動駕駛發生事故的當天晚上,很多人可能看到了這個視頻,會存在什麼樣的問題會導致這件事情的發生?

樓天城:看到這樣的事故非常遺憾,這樣的事故大家都不希望發生。單從視頻來說,作為參與無人駕駛技術很多年,這件事情真的很難以理喻,比如感測器,比如車裡應該有一套冗餘機制,比如車裡的輔助駕駛員,這三個事情在視頻里都沒有看到,但是究竟是什麼原因我覺得是多重原因,很複雜,並不能明確地知道,但是這三點確確實實沒有在視頻中被體現出來。

問:怎麼樣能有一種更好的測試方式讓自動駕駛的技術更加成熟?

樓天城:我覺得測試跟車的測試應該提出更高的要求,因為那個時候沒有人作為輔助。其實模擬和直接路測都非常重要,我覺得二者缺一不可,並不是只通過模擬測試或者實路測試就很好,要兩者結合的狀態。因為模擬中能夠保證測試的量和測試的里程數,這個在無人駕駛中還很難做到。實際路測也很重要,模擬永遠有想不到的事情發生,這就是發生危險出現的狀況,所以需要實際路測來收集這個方面的狀態,應該結合。

問:車上設計了很多冗餘的模式,不僅從感測器,包括配備安全駕駛員等等很多冗餘能力,但是沒有起作用,有人甚至懷疑激光雷達沒有打開,這些是不是也要有法規去約束?

樓天城:這一點我很贊同國內的做法,車上一定要有第三方的記錄車上情況的感測器,現在沒有任何感測器的數據,我們還是在猜。其實真正出了事故,相信會是非常不幸的事故,我們應該有收集數據,真正判斷它,真正把責任能夠分擔的那麼一種方式。

問:由於事故的發生,也讓很多人很擔心這個技術是不是真正能夠成熟,給我們帶來方便和安全。很多人擔心這個行業可能會因此發展受阻,怎麼看這個問題?

樓天城:我覺得積極的態度和對安全的敬畏之心兩者並不矛盾。比如我之前在Google自動駕駛,今天的Waymo,大家如何看待安全的?所有工程師心中會有這麼一個感覺,就是說一旦車撞死了第一個行人,這件事情會不會發生不知道,但是大家心裡還是這樣認為的,整個團隊保持對安全的敬畏之心,大家來做這樣的事情,做得很積極,也可以繼續發展。我相信所有技術在成熟過程中肯定會有或多或少的摩擦,飛機第一天起飛的時候也遇到各種問題,但是只要保持這種安全的態度,我相信會把技術不斷提高,達到新的高度。

問:目前技術到了什麼樣的階段?很多人都在預測到底什麼時候自動駕駛,比如四級的自動駕駛能夠真正到來?

樓天城:它不會突然有一天全變成自動駕駛車,不可能發生的,肯定是從局部慢慢擴大到整體的過程,他不會一下子變成第四級的自動駕駛,其實我們開車親手上路也是從簡路開始,慢慢上到市中心的道路。自動駕駛其實也是這樣的過程,它不會突然有一天出現我們的面前,它會是一個逐步的過程。在很多相對比較簡單的場景,今天不敢說「已經」,但是以非常少的年數來計會出現在這些場景,但是出現在這種路上,我相信可能還需要比較長的時間,那個時候也需要相關的法規,包括政策。

問:從Pony.ai的規划上來講是如何規劃的?

樓天城:在某些相對開放的場景為大家提供這樣的出行服務,或者把我們的產品做到車上,能夠為車提供這樣的服務,我們還是希望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做到這一點。

問:現在要實現四級的自動駕駛,從感測器、計算平台、控制等等不同的環節來看,在哪個方面還需要有更大的投入和創新?

樓天城:我從難點說起,因為我們目的是克服這些難點,跟剛才說的場景其實非常接近,其實一個場景困難與容易取決於不定因素,不取決於反應速度,機器的反應速度不是我們擔心的問題,高速上不會有人竄出來,人可以竄到一半不竄或者直接竄出來,不定因素是影響做得好壞的原因。安全上達到一定的程度,其實就是對不定因素的處理能力的控制能力,其實是無人駕駛第四級很重要的一個挑戰。其實人出的事故很多也是不定因素,正常開車除非是人自己睡著了,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突然間緊急事件發生導致的,這個時候車的處理是很關鍵的一點。另一方面來講,這種場景越少越容易更早、更安全地讓無人駕駛投入使用。

問:美國有很多公司投身於自動駕駛,中國也有很多企業在投身於自動駕駛。我們簡單對比一下,樓天城也是穿梭於中美之間,現在從技術的水平上來講,中國的公司跟美國公司的技術對比有差距嗎?

樓天城:我覺得有接近之處,畢竟是美國先行了大概6-8年時間,時間還是挺長的,比政策制訂時間還長一些。技術有些可以借鑒,有些是靠時間積累的,比如數據,再強的技術也不可能一夜之間變成技術,所以追趕還是需要一些追趕的時間,有政策上的空間支持,追趕的技術不會需要這麼長的時間,可能更短的時間會追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品途商業評論 的精彩文章:

天下星農創始人胡海卿:重構品牌黃金支點,回歸創始初心本質
微軟副總裁離職,公司將新建兩個部門

TAG:品途商業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