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他不是張國榮,卻把自己活成了哥哥的影子

他不是張國榮,卻把自己活成了哥哥的影子






故   事

/


Vol.

349




一個張國榮模仿者的故事








張國榮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提到他,你會想到80後的時代印記,想到香港樂壇、華語流行文化,還有霸王別姬、春光乍泄,以及風再起時、沉默是金……




張國榮,一個顛倒眾生的名字,因為這個人,每年4月1日都變成一場盛大的追祭,榮迷粉絲15載的追憶,15載的懷念,都在他一遍又一遍的曲音迴旋,角色光影間不降反升。這其間,有些人選擇發朋友圈以示追思,有些人會去紀念活動現場獻一束花聊慰己心,而有的人則傾於癲狂,他們選擇以模仿張國榮的形式,窮其一生描影拓形,延續哥哥的光環,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

模仿者






戳視頻

▲愛張國榮最瘋狂的方式









 他不是張國榮, 


 卻把自己活成了哥哥的影子 




模仿者是張國榮萬千粉絲中最特別的一個群體,他們先是一個忠實的粉絲,然後才是一個模仿者,

模仿者用他們認為最好的方式愛著偶像張國榮

,他們付盡青春,拋棄真實自我,通過對張國榮聲音、形象、神韻、舉手投足的模仿,竭力再現哥哥的風采。有人說他們「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也有人說他們是續光者,將哥哥的剎那光環續至永恆。他們被追捧、被讚譽,享受鮮花與掌聲,也被踩低、被攻擊,備受冷眼與嘲諷,他們一生都背負著一個既定人設:

張國榮模仿者




美籍華人余鋒,就是如此。



 

 


 

余鋒





美籍華人,首位在美國雲頂世界賭場開演唱會的張國榮模仿SHOW表演嘉賓,17年間遊走世界多地傳播張國榮歌曲與電影文化,曾在上萬場大型晚會中擔任張國榮模仿SHOW表演嘉賓。




所謂人設,是指人的形象標籤,個性設定,人設的標立讓複雜的個人瞬間清晰化,有更深的記憶點,比如「傻根」王寶強、「神運算元」黃磊、「小綿羊」張藝興,以及人設崩塌前的「好男人」陳赫、「痴情男」薛之謙等,這些明星的人設都來源於影視角色或是虛擬的人物設定,而余鋒的人設「張國榮模仿者」卻是來源於真實的張國榮本人,明星尚且因為虛空中的人設困囿而備感艱辛,

真實人設的背負者余鋒,就更是不得不承擔著較比明星更多的壓力質疑




人設時代,成也人設,敗也人設,如余鋒一般的張國榮模仿者,三分真我七分他人,他們打破了原有個人的性情堡壘,重建了新的內心世界,在張國榮模仿者這個人設疆域里縱馬馳騁,安懷撫志,且漸行漸遠,他們得到的不如大眾想像的多,失卻的不比大眾猜度的少,半世青春半世狂,

這場人設大戲於模仿者而言,究竟是榮耀,還是悲哀?






 模仿者世界的流亡者 






人設大幕下,張國榮模仿者要付出多少代價?如果讓張國榮模仿者們寫一紙靈魂自白書,他們的開篇必是:我自認模仿哥哥已有三分像了……




張國榮的模仿者很多,余鋒不是最像的,他自己也說:「我覺得我長得不是很像,是聲音比較像。」余鋒給自己的模仿打60分,剛剛及格,他說因為哥哥實在是太完美了。但就是

這區區60分,余鋒拼了整整17年

。余鋒的媽媽也是張國榮的粉絲,所以他自三歲開始就耳濡目染,學哥哥唱歌,模仿哥哥的聲線,苦練唱功,及至後來發展到模仿哥哥的行姿走態,一顰一笑,為人處事,精神追求……

人說不瘋魔不成活,大抵如此。




在余鋒看來

模仿張國榮最大的代價就是時間與青春

前奏起還是翩翩少年,一曲歌罷已漸入中年,他需要花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去看張國榮的演唱會、電影,學張國榮的動作,琢磨如何才能演繹好一首歌,如何才能低眉抬眼都極盡哥哥神韻,當模仿不再只是個人興趣,而是需要步上檯面時,個中辛苦也就模仿者自己才能體會了。






而在一些黑粉看來,余鋒不過是在打著愛張國榮的旗號,消費偶像而已。可觀的演唱會出場費被列為證據,余鋒對此不置可否,

但他認為偶像於他是第一位的,賺錢才是第二位

他坦承道:「模仿哥哥是我的職業,肯定也是要賺錢,因為要生活。」模仿者在台前幕後被明星粉絲攻擊時有發生,在舞台上被扔東西,在社交媒體被粉絲辱罵,梅艷芳的模仿者張麗就被人辱:「你連梅姐的一個腳趾頭都不如!」有的模仿者被模仿的明星諷刺,被名企代言嫌棄,甚至有模仿者不堪壓力選擇自殺,

在癲狂無序的世界搏生存,在夢死醉生間求出路

,這就是大部分模仿者面臨的現實。




當然,也有很多粉絲喜歡余鋒,一般粉絲樂見的接機送行,送禮煲湯樣樣都沒落下,還會給余鋒提建議,髮型怎麼弄,衣服怎麼穿,妝要怎麼畫才能更像哥哥,事無巨細關心有加,算是模仿者摸黑前行時的唯一倚仗了。






 人生如戲,戲夢難分 






愛人的方式有千千萬,模仿者卻選擇了最極端的一種,

活在別人的影子里,連光都是別人的

,甚至到最後連真正的自己是誰都已忘記。




齊白石有一句話:「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任何名家在初期都曾有過模仿的行為,但後來都實現了自我的突破,成就了真正的自己,人人都認為如果一生均致力模仿,無法褪下模仿的外殼,就永遠沒有自己的個性。但是余鋒卻深以為樂,他說:「大家不記得我余鋒這個人,我一點都不介意,我能夠去模仿哥哥,已經是一種光榮,其實我就是想要大家記得張國榮。」真實的余鋒是怎樣的,沒有人知道,連余鋒本人也不知道,在他的世界裡,

張國榮模仿者與余鋒之間的界限早已模糊




沒有獨有的身份認同,在鏡我兩者間迷失。當邁克爾.傑克遜的模仿者田鑫雨經過十幾次整容終於走上模仿圈一線時,當王菲模仿者顏佳欣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嗓音,音域開始形成固定模式,當大多數模仿者抱怨一套衣服穿到噁心時,他們的遊離彷徨,失落悔悟通通都寫在了臉上,只有餘鋒樂呵呵地說:

能夠一輩子模仿哥哥,我很快樂






用盡一生力氣追隨哥哥的腳步,期待有一天從時間的透鏡中去窺望,自己能夠與偶像互為首尾,構建光環,即便模仿的偶像呈現的興許只是一個基於商業需求的人設。


就像那句歌詞一樣:

你演的不是自己,我卻投入情緒

」。






 既然選擇了張國榮, 


 那就一輩子的張國榮  






一個模仿者越成功,自我的框架也就釘得越死,當模仿者行業遭遇寒流,當社會夾縫愈發逼仄,模仿者的大規模逃離得到了寬容。余鋒卻是一個另類,

他說自己會一直模仿張國榮到模仿不了為止,模仿到老為止,模仿到自己有心無力為止

,就算不能模仿張國榮了,也要繼續和榮迷們一起做相關的慈善活動,尋找新的途徑把張國榮的歌繼續傳唱下去。




有人說:「這世界上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喜歡張國榮的人,一種是不了解張國榮的人。」余鋒說:「我就是想通過模仿哥哥,讓不止80後,且90後、00後都能知道,曾經有這麼一位香港的巨星,當年是帶了這麼多好的作品給大家。」對於用一生愛著張國榮的余鋒而言,他最怕的就是將來慢慢的歌迷影迷會把張國榮忘記,他覺得那一天的到來簡直「不可想像!」






他有幾多億個他,誰都只不過霧中花。


然明星張國榮世間獨此一個,極致模仿者余鋒也僅此一人,當你說你愛張國榮時,你的愛只是一條微博,或是半句贊語,當你說你愛張國榮時,你的愛也許只是買一張CD,或定製一件羽衣,但當

模仿者余鋒說他愛張國榮時,他就拋出了整個青春,遺忘了真實的自我

,再極致的愛,也不過如此了。




余鋒說,如果今天張國榮尚在世,最想對他說的一句話是:「我好想你。」


余鋒說,如果見到張國榮的粉絲,最想說的一句話是:「繼續寵愛張國榮。」




至此,余鋒「

張國榮模仿者

」的人設標籤終下烙印。








- END -








本期故事製作團隊






▼點擊「閱讀原文」,享受更多福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故事的店 的精彩文章:

一口鐵鍋引發的懸案
平時靠拍照賺錢的他,今晚竟然講起了故事!

TAG:有故事的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