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張是之:貧富差距是個偽問題

張是之:貧富差距是個偽問題

文 | 張是之

農村走出來的孩子,回鄉總免不了看一看聊一聊農村的新變化。

現在一個最明顯的變化趨勢是農村裡的年輕人越來越少,有點能力的都在城裡買房,而且是選學區房,孩子一上學就在城裡上。

更能闖一點的,會到更大的城市去打拚。我兒時的小夥伴們,現在大都在城裡安家立業,工作穩定,有房有車,收入也不錯。

鄰家大叔家的孩子在青島,剛有了孩子,還剛買了第二套房子;二叔家的孩子年前剛結婚,買了新房;三叔家的孩子在鎮上工作,為了上班方便在城裡靠近班車停靠的地方買了房子。四叔家的孩子,也在青島,也剛買了房子有了小 baby。

都不是富二代,父輩都是在農村打拚了一輩子,子女去城裡打拚,買房生子都是舉全家之力幫助他們。這是真實的農村。

跟大叔們嘮嗑,雖然很辛苦,但也沒有什麼抱怨。作為父母,能夠幫助孩子把自己的家庭建立起來,俗話說叫「完成任務」,他們內心的自豪感,你是能夠感受到的。

孩子們雖然都有貸款,但也還可以承受,就是整體經濟不好,收入明顯受到影響。

雖是農村,但得益於山東道路交通的發達和便利,加上村裡人的勤勞和強烈的致富願望,村子整體上過的並不算差。

不過要說貧富差距沒有,那也是不可能的。人的能力高低各有不同,這點不用迴避。就是一個村子裡,富有的蓋上兩層小樓,水電網齊全,窮的至今還住在山上。

村莊就是縮小的社會,社會就是放大了的村莊。

貧富差距是個客觀事實,真實存在。但並不等於說這就成了一個社會問題,只有那些不學無術的文人墨客,非要把貧富差距寫成一個問題的時候,它才會變成一個「社會問題」。

「基尼係數」這個詞在各種場合都被用濫了,但這個看上去很科學、很唬人的專業名詞,根本經不起嚴格的邏輯推導和實證分析。白痴小編、無知記者從來不深究其概念和原理,別人引用,我也引用,以訛傳訛。

「階層固化」、「知識不能改變命運」時不時就會成為熱點話題,引發討論。少數人佔據著多數財富,更上層的群體佔用著更好的教育資源,寒門再難出貴子,貧富差距正在加大等等。

沒有矛盾,製造矛盾;沒有話題,製造話題,要不他們怎麼出稿子,怎麼完成KPI的考核呢?

貧富差距客觀存在,但這並不是事實的全部。貧富差距不是問題,自由與否才是關鍵。

1978年後,市場自由的重新獲得,人們也逐漸不用因為是農村戶口就只能種一輩子地了,向上流動的空間和機會也空前增加。經過30多年的發展,雖然各種問題依然存在,但人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是公認的,成就有目共睹。

這就是自由的力量,還以自由,人自然就會往高處走,生活的更好。

縱然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天面對的都是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實際的問題,他們很清楚自己能力的天花板,不會去和富商巨賈們做那些毫無意義的對比,他們憎恨貪官污吏,卻很少感嘆社會不公。

真正的底層民眾,他們很少認為是別人的富裕會導致自己的貧困,但有些人卻有意無意的在誤導他們的認知。

縮小貧富差距本身是個偽命題,如何讓人們更自由地尋找上升通道才是正解。

馮老屍按:以上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的好友張是之老師,他創辦的「一課經濟學」致力於推廣「零基礎無數學,你也可以學好的經濟學」,尤其是邏輯徹底、讓人折服的奧地利學派經濟學。

一天一塊錢,你就可以跟著張老師一起精讀張五常的《經濟解釋》、米塞斯的《人的行為》、羅斯巴德的《人、經濟與國家》這三本經典著作,打通經濟學思維的任督二脈,享受三觀重建的快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能啟蒙的文字,往往直指人心
馮學榮:為什麼有才華的人一般不漂亮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