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專訪《尋找羅麥》導演王超:20年的堅定執著,這是每個電影人都該擁抱的創作初心

專訪《尋找羅麥》導演王超:20年的堅定執著,這是每個電影人都該擁抱的創作初心

作者/陳艷

「這是他們沒有想到, 也不會想到的偶然的黃昏, 而如今成為事實, 像命中的驛站, 冥冥中, 他們到達這裡, 並且, 今後的道路必將從這裡延伸。」——王超小說《去了西藏》

王超可能是我們所知的,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之一戛納國際電影節獎項後,頗為低調的導演之一。這也許和他的電影風格有關,多年來,他一直深諳現實主義題材的創作,他的電影極具有人文情懷,關注社會底層和邊緣人物的生存狀態,他用自己的鏡頭記錄時代、記錄生活。

今天是《尋找羅麥》上映的日子,為了這部電影,王超等了近20年。「這個電影我早就想拍了!」一見面,導演王超就這樣對記者說道。只因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尋找羅麥》才是王超的處女作。

《尋找羅麥》改編自王超的小說《去了西藏》,小說里一起長大的趙捷和李亦,在目睹一場導致少年死亡的車禍之後漸行漸遠。李亦良心難安去了西藏旅行,故事的最後趙捷去西藏領回李亦的骨灰,並代替他去追尋靈魂的歸宿。小說發表當下,以簡潔有力的文字,獲得不少讀者的青睞。

故事的靈感來自王超感性的思考。1997年,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變革,他對生命、情感方面內心的思考有了新的認知,在感性和理性碰撞的剎那,達到釋放,小說《去了西藏》也由此誕生。

從1998年小說寫成,到2013年電影開拍,中間經歷了15年的時間,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故事卻在王超心裡扎了根。「真正有質量的思想不會過時。」在經歷時間的打磨之後,小說探索的問題,在當下社會越來越嚴重,「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處事原則,讓這個社會越發冷漠,「對待他人生命的麻木已經到了一個令人無法忍受的地步。」這也令有王超也再度提起再做「處女作」的想法。

為了完成抽象化的小說到大銀幕的轉化,在故事核心靈魂不變的情況下,王超數度修改劇本,重新做了新的敘事結構,電影人設有了很大改變。改編之後,電影中,李亦的人設從小說里的中國人改為法國人,正序娓娓道來的正敘時間也為倒敘回憶的講述方式,故事主線也從趙捷去西藏領回羅麥骨灰,改為趙捷送羅麥的骨灰回法國。

電影里兩個男主彷彿人性正反兩面,羅麥代表了「人性善」的一面,他還保持著單純少年人的童真,嚮往單純的情感付出。趙捷代表「人性惡」的一面,他有著七情六慾,享受著人世的繁華。在成長過程中,他們漸行漸遠。因為一場車禍,羅麥為此自責,在去往西藏完成心靈救贖的旅途中死亡,趙捷在領回骨灰,在送羅麥回歸故鄉的過程中幡然悔悟,電影用一種倒敘形式,完成最終的敘事主題。

電影里有很多導演個人喜歡的元素,比如:歌劇。其實在王超看來,歌劇是一種隱喻。趙捷和羅麥出車禍那天,插入了導演特別喜歡的《蝴蝶夫人》中的著名唱段《晴朗的夏天》,蝴蝶夫人也正在在這段唱段里出車禍。歌劇的插入和電影劇情形成互文,是一段悲劇的隱喻,就如同預測到了羅麥命運的結局。而這些思想和美學的結合,也正是王超最初創作的衝動。

1994年,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王超進入了陳凱歌的工作室工作。後來,陳凱歌正在籌備拍《荊軻刺秦王》,從劇本創作到後期製作,他跟進了整個製作過程,「那段日子給我的養分,現在也存在著。」他回憶道。

《尋找羅麥》的原著小說《去了西藏》(《尋找羅麥》的原著),就是給《荊軻刺秦王》做後期的時候寫的。他還記得當初就在工作室邊上,借住在朋友的房子里,利用業餘的時間不停的寫著,為了將它拍成電影,王超將小說發表在1998年發表在《小說界》上,但因尋找資金困難,最終難產。不得已他選擇了更少成本的《安陽嬰兒》,方勵是出品人,直到現在,王超依舊慶幸當時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小夥伴,相互扶持。萬萬沒想到的是處女座《安陽嬰兒》一舉奪得第54屆戛納電影節「導演雙周」的獎項,王超也開始了自己的導演生涯。

往後所創作的《江城夏日》《日日夜夜》《重來》……都在以不同的視角關注底層社會和邊緣人物,折射齣電影被創作時空下整個中國底層社會的存在狀態。這些小人物角色也許卑微、貧窮,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還存在著人性至善至真的一面。他們嚮往陽光,心中存在希望,就如同《安陽嬰兒》里的棄嬰對肖大剛的意義,雖然最初因為200塊的撫養費收養棄嬰,但同樣是他將這個嬰兒撫養長大,給了嬰兒父親的愛,這個嬰兒也成為肖大剛的救贖。

正是這種創作視角的獨特,有影評人將王超的作品視為「作者電影」。其實這種創作風格和他的獨特經歷息息相關,出生於文革前夕,童年光怪陸離的經歷,高中畢業後的工人生涯,以及不間斷的對文學創作的追求,等等,都對他的創作有著或多或少的影響。作品裡,也有他的自身淺層記憶、社會現實、思想認知,以及知識分子身份立場的交織。

《尋找羅麥》不外如是,不過,和以往悲愴、沉悶的基調不同的是,這部電影中帶有敘事詩的氣質,展現了「人」在認知層面形而上的追求。

《尋找羅麥》的主角,從王超以往電影的男女主角轉為雙男主,故事的主線從愛情轉為跨越民族、國別、宗教的一種「大愛」,這正是王超創作的初衷。他期待觀眾看過電影之後,會自我反思,能心存大愛,明辨善惡、珍愛生命,無論是自己的還是他人的;希望在這個高速發展帶來的精神文明斷層的社會,人的魂靈里還存在「性本善」的意念。

這是王超回歸電影初衷的創作,是一場心靈救贖之旅。就如同主角寫給趙捷的那句話一樣,「東部昌都地區的瑪尼堆,那是西藏最好的去處,有機會,你一定要去看看。」

王超一直說自己是幸運的,如同《安陽嬰兒》和方勵。如同《尋找羅麥》和法國藝術電影基金。

在數度修改劇本之後,劇本得到了法國製片人的幫助,提交到法國藝術電影扶持基金,最後獲得了一筆免費拍攝資金支持,以及電影在法國的製作發行上的優惠政策。直到這個時候,王超才確信,這個多年來的堅持,終於能提上拍攝日程了。

找到韓庚,是王超第二次的運氣Buff。恰好韓庚對這個角色感興趣,也恰好這個角色和韓庚的氣質相合。舞者,北漂,一個人打拚,戲裡戲外,韓庚太能理解趙捷身上的所有情感。「第一次看到他的照片,我就知道他可以。」雖然當時並未看過韓庚的任何作品,但是王超依舊給了他很高的評價。

兩個人在深入的交流過劇本之後,王超在韓庚身上看到了那種單純的氣質,「他能懂我,能被劇本打動,還願意演這樣一個角色,已經很不簡單。」 與完全陌生的韓庚合作,最終能達到什麼程度,王超不知道,但他唯一清楚的是,提起拍攝是興奮的,有激情的。

韓庚飾演的趙捷是電影絕對的男主,所有的故事圍繞他展開。由於敘事線索三頭並進,他在送回羅麥骨灰的路上回溯過往,要面對逝去羅麥的親朋,同時在西藏所遇到的刷新他的世界觀的宗教體驗。要清晰的完成人物的表演,對任何演員來說,壓力都非常巨大。創作中,他也不需要和韓庚溝通太多,「他當時最可貴的恰恰就是憑著本能,憑著真情實感,憑著敏感的心來靠近這個角色。」直到最後剪輯的時候,王超依舊慶幸自己當初的決定。

採訪手記

從2001年開始拍電影到2017年,踏上導演之路16年,這是王超第七部作品,作品並不多。但是到目前為止,他拍的電影都是自己最想拍的,王超清晰的知道自己的定位在哪裡,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真的知足了。」他這樣對記者說道。「中國的環境,年輕人出來的可能性永遠要高於其他的國家,有情懷的人從來不是少數。」 他一再說到,年輕人有想法一定要堅持。找到自己的定位,鍛煉自己的執行力、組織能力、溝通能力,機會總是給有準備的人。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導演幫 的精彩文章:

像電影大師一樣打破類型常規
《村戲》導演鄭大聖:讀紅寶書、種花生、梆子劇團做主演,黑白影像之下的一顆電影誠心

TAG:導演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