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肇倫 | 羅亨信的影響【徐南鐵主編 粵海述評第288期】

李肇倫 | 羅亨信的影響【徐南鐵主編 粵海述評第288期】

作者:李肇倫

退休人員;多年專註於契丹女真、嶺南俚僚文化研究;出版有《契丹文獻探秘》等著作。

日前,與朋友去東莞博物館觀看鎮象塔,在塔的旁邊,有一列東莞古代碑刻。其中有幾通關於明代羅亨信夫婦的墓碑及神道碑,雖有些字模糊不清,見到還是非常興奮,逐件仔細觀看。同行者不解,詢問:羅亨信是誰?

羅亨信是誰?這個問題我也問過多位廣東本土人,基本上的回復是「茫然」的表情。

羅亨信(1377-1457),字用實,東莞篁村人,祖上宋朝時由南雄遷東莞。

羅亨信

明永樂二年(1404年)中進士,授工科給事中。是年,視察浙江水災,奏准朝廷免除嘉興、海鹽、崇德三縣稅糧五十餘萬石,使災民得以存活。不久,提為右給事中。後因科內辦事官校勘關防文書遲誤,被貶到交趾鎮夷衛為吏(今天越南)。但他勤於政事,並曾堅守被賊兵圍攻日久的衛城和最後用內外夾攻之計擊退賊兵。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重新起用羅亨信。他回京都後,先後任山西道監察御史,直隸四府巡按和浙江按察司僉事。其後被調到京城治鈔,使新鈔流通。後升為右僉都御史,奉命到陝西監練八衛兵守備邊疆。開始了他最為輝煌的戍邊十五年。

正統二年(1437年),北方的阿台王子自塞外入侵。次年,羅亨信自昌寧出兵,擒都達魯花赤朵兒忽等二十七名,以功升秩一等,並賞賜金帛。

正統五年(1440年)三月,羅亨信巡撫宣府、大同。他曾先後上疏提議加固城牆,淘汰冗官,節省費用,充實物資儲備,禁止亂征徭役,停止瓦剌貢使往來迎送以舒民力,免邊民墾田之稅等意見,都被朝廷採納。

正統十四年(1449年)春,他任通議大夫右副都御史。是年秋,瓦剌也先犯境,英宗在宦官王振的蠱惑下,亂竄一通,結果被也先圍追,明軍倉促應戰,指揮失措,數十位將官戰亡,王振被激憤將士殺死,英宗在土木堡被俘。這就是歷史上的"土木之變"或"己巳之變"。英宗既被俘,邊城官兵更失鬥志,紛紛棄城逃散。也先的騎兵沿途劫掠擄殺,邊民被擄殺者數十萬。時只有羅亨信"死守宣府,宣府四面皆賊寇,一旦夕警報三四次"。有將領認為宣府難守,慌亂欲棄城,唯獨羅亨信正氣凜然地說:"我73歲了,受朝廷大恩,現在國家危殆,只有以死相報。"他又立誓說:"朝廷將這座城交給我,我一定拚死守住它!"他拔出佩劍,坐在城門正中,凜不可犯。下令說:"誰膽敢出城,我就親手殺死他!"於是城中軍民情緒安定下來。諸官兵深受感動,放棄了撤軍棄城的意見。同仇敵愾,誓與宣府共存亡。羅公又督促諸將策劃防守,組織百姓參加迎敵。

宣府南門,當年羅亨信就是在此門樓上卻敵的

也先把英宗挾持到城下叫門,昏庸怕死的英宗完全聽任也先的擺布,竟傳命開城。亨信置身家性命於不顧,斷然說道:"我是奉命守城的,不敢擅開城門。"理直氣壯地拒絕獻城。這時,朔風獵獵,雪花紛紛,城樓上,亨信正襟危坐,手握鼓槌,守城的兵將,張弓拔弩,嚴陣以待;城中的老百姓也協助守城,連老婦、小孩都登上城陴了。也先見此場面,為之震驚,知宣府不可得,只好押著英宗,轉道破了紫荊關,從那裡直撲北京。在北京,于謙組織軍民開展保衛戰,宣府成了牽制也先兵力、配合北京軍民守城的唯一的一座漠北邊城。最終,也先達不到目的,只得放回英宗。

景泰帝即位(1450年)後,提升羅亨信為左副都御史,進三品。鎮邊15年,異常艱苦的戎馬關山的生活,羅公健康愈下。年將70時,已是"淚眼迎風不敢開"、"耳中隱隱若聞雷",視覺、聽覺都衰退了;"趨朝上馬須扶插,奉使乘軺怯往來",體力也不支了。同年春,他因舊病複發,上書請求辭職歸里。但當他得知宦官善寧與敵人在城下私自議和時,當機立斷,設計派了參將伏兵把善寧擒獲,押送京師正刑典。這是羅亨信鎮邊期間最後一件快事。皇帝賜璽書褒揚他"為國除患"。次年七月,被召入京,皇帝見其滿頭花白,賜免禮,准辭官。經過5個月的長途跋涉,他回到闊別13年的故鄉東莞後,過了幾年稍平穩的晚年生活,天順元年(1457年)十月去世,享年81歲。此時,「土木之變」的主角英宗複位重掌大權。

堅守宣府,無疑是亨信一生事迹中最光輝的一頁。可是,吏部尚書王直給他撰寫的墓碑銘,卻諱言此事。不難想像,那是因為英宗忌談土木堡和宣府,所以王直有意諱筆。而其後朝廷對亨信的獎賜,也很一般。《廣東志》中羅亨信傳記有議論雲:"世謂亨信有安社稷功,而忌者僅循常例,有遺憾焉!"忌者因何而忌?皇帝貪生怕死,聽從敵人擺布,令為臣者棄城資敵,而為臣者誓死守城,拒不從命,為君者當然由愧生忌啊!

亨信堅守宣府,後人讚譽頗多。《明史》有其條目。《皇明通紀》雲:"幸羅亨信忠義誓死以守,不獨一城蒙福,而京師實賴之。世謂亨信有安社稷之功,信矣。"後來,宣府建功臣廟,立亨信塑像於廟內,供後人瞻仰。亨信的事迹被後人傳誦。明成化年間,莞籍人一品布政司左參政祁順記亨信事迹,寫道:"自公歸老,邊人思之弗忘,迄今二十餘年而威德在……吾在京師聞之,戴侍御縉常在雲中得之父老雲。"過了二十多年,人們依舊在傳誦羅公的威德。

訃告到了北京時,"舉朝公卿士大夫莫不為之悲戚"。奪權再度稱帝的英宗也不得不"為之輟朝",以示哀悼,並命工部為其治墳塋於東莞英村麻地嶺(今南城)。墓地佔地約三畝,有吏部尚書王直撰寫的神道碑和石牛石馬。這墓地因建宏遠工業區於1988年4月19日被發掘。陪葬品很菲薄,只有石印一方,墨餅一塊及銅錢、錢幣、陶瓶等物。王直撰寫的神道碑,現藏東莞博物館,旁側是他的夫人劉氏墓碑。

後來,羅亨信的孫子羅珙搜集他的詩文整理為《覺非集》,內容包括卷一序,卷二族譜序,卷三記,卷四碑銘,卷五碑銘、傳、行狀,卷六贊、說、書跋、祭文、祝文,卷七至卷九詩,卷十錄羅亨信年譜、墓志銘、傳等,其內容有裨於明代的邊防研究以及與東莞地方史研究。要知道,集前兩篇序的作者的地位也是非同一般。

第一篇序:是由明代丘濬(丘浚)所作,丘濬是明代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政治家、經濟學家和文學家,正統九年(1444),考取廣東鄉試第一名。景泰五年(1454),舉進士及第,廷試當為一甲及第,以策中頗觸時諱,遂以改二甲第一,選為翰林院庶吉士,後封為太子太保兼任文淵閣大學士,被明孝宗御賜為「理學名臣」,史學界稱之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

第二篇序:是弘治五年(1492)由祁順所作,祁順(1434-1497),字致和,號巽川,東莞梨川人。17歲參加鄉試,明天順四年(1460年)進士,選拔首甲,因姓名與皇帝朱祁鎮(明英宗)音近,避諱抑置二甲第二名。成化十一年(1475年),皇帝賜祁順一品服出使朝鮮。後在江西左布政使任上辭世。祁順墓碑也在羅亨信一側存放。

這兩位都是文宗名家,朝廷重臣。

第三篇序:是清嘉道年間,羅亨信的後人羅哲拜謁戴錫綸。交往後,便禮請戴公為《覺非集》作序。戴公讀後感其文「不入風雲月露之習,其光明俊偉之概。」,更有感於羅公亨信的人品、功績、學識列於「三不朽」之列,於是在《覺非集》成集200年後再刊行時,恭添上了第三篇序。戴公是湖北黃安人寄籍河南光山,一生在廣東任官近三十年,轉任八地,從縣令到知州、知府,屬於有能力且實幹的那一類。能夠得以為《覺非集》作序,這是對戴公學識、人品的高度認可。(註:《三不朽》春秋時魯國大夫叔孫豹稱"立德""立功""立言"為"三不朽"。)

明正統五年(1440年)三月,羅亨信任巡撫宣府、大同期間,為蔚州金河寺撰寫了《重修金河寺記》。這座金河寺歷史悠久,於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始建,遼聖宗遼道宗都曾親臨該寺飯僧。遼代有幾位高僧在此駐錫,做出重要貢獻。僧道大師寫下了著名的《顯密圓通成佛心要集》,此集收錄在《大正藏》中,成為「准提法門」的重要經典。僧行均「寓金河而載輯,九仞功績,五度炎涼,」花費了五年,完成了著名字書《龍龕手鏡》,此書收錄入在《欽定四庫全書》中,是研究敦煌遺書的必備工具書。高僧講輪法衡為一代書林名家,他的存世作品《陀羅尼經幢》書與遼大安三年六月二十二日,書體剛柔相濟,為遼代少有的書法珍品。遼之後,至金、元、明、清,歷代都相繼修營,直至抗日戰爭時期被日軍燒毀。寺院原有數十座各朝高僧墓塔的塔林,現只剩下六座,依舊重要,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金河寺作為遼代密宗准提法門的發源聖地,顯宗密宗文化交融發展的重要典範,得到了復建。復建的主要參考依據,就是羅亨信在550年前寫的《重修金河寺記》,這是羅亨信所沒有料及的,他留給後世一份豐厚的財富。

人們都知道明朝末年東莞出了位名臣,人稱「袁督師」的袁崇煥(1584年-1630年),他也有與羅亨信類似的戍邊經歷,當國家危難之際,挺身而出。讀罷羅公的事迹,我的腦際常常浮現出一個畫面:一位白髮蒼蒼老者,手持利劍、威風凜凜守在城門,什麼叫做「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就是如此!廣東雖處偏僻的嶺南,亦有頂天立地的漢子。

千秋功業,浩然正氣,當應彰顯永世流傳。

時值清明,有感特寫此文以表追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史實跟小說一般精彩:身為皇帝被擄走,兄弟不想救我怎麼辦?
被滿清打敗的明朝軍隊,為什麼不跑到的東南亞建立國家?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