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紅利真空期下的中國手機市場

紅利真空期下的中國手機市場

一季度剛過,國內權威部門發布的一組數據讓手機業內人士唏噓。

4月8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2018年3月國內手機市場運行分析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3月國內手機出貨量達3018.5萬部,環比增長明顯,同比下降27.9%;2018年1~3月,國內手機市場出貨量8737.0萬部,同比下降26.1%。

3月相較於2月手機出貨量同比暴跌38.7%的成績,該月國內手機市場表現雖有一定改善,但繼續下滑的市場仍舊讓手機廠商心驚膽戰。

20171-20183月國內手機出貨量

數據來源: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有媒體用「寒冬」、「倒春寒」來形容國內的手機市場現狀。確實,遙想2016年12月,國內手機出貨量還維持在6316萬台的高度;進入2017年,手機出貨量每月維持在4000萬台左右;2018年一季度,月均手機出貨量不到3000萬台(月均2912萬台)。國內手機市場不復昔日輝煌,可見一斑。

也有媒體稱「寒冬繼續」。確實,國內手機市場「飽和」的信號在去年已經出現。根據IDC在2018年2月初公布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共出貨4.4億台,與2016年的4.6億台相比,出貨量下降了5%。全球技術分析公司Canalys發布的統計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年總出貨量為4.59億部,較2016年下跌4%。數據略有差異,但趨勢一致:這是中國首次出現智能手機年總出貨量下滑的情況。

但比起媒體的悲觀措辭,我更願意用「紅利真空期」來描述當下這個階段的手機市場。

2009-2018年中國手機市場月度銷量趨勢

數據來源:GFK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數據,2018年3月份,智能手機與4G手機在國內手機市場的佔有率分別達到93%與94%。這表示,國內手機市場由功能機轉向智能手機、由2G/3G手機轉向4G手機的兩撥紅利已經基本吃完。

此外,有數據表明,中國智能手機換機周期正在延長。根據IDC近期的全球調研,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換機周期從2.5年上升至2.7年,其中,亞太區換機周期上升最為明顯。以蘋果手機為例,中國區換機周期從1.7年上升至2.7年。2這可能與智能手機技術越發成熟、質量不斷改善以及能夠引起消費者換機的創新因素較少有關。

互聯網紅利、4G紅利、消費升級紅利都已逐漸消退,而下一波的紅利還未到來。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5G經濟社會影響白皮書》,2020年5G有望正式商用。企業層面,華為、中興、大唐等通信設備企業以及電信運營商積極開展5G技術及產品測試,力爭2020年實現全國正式商用。由於5G手機設計、製造難度大幅增加,採用的零組件更多,有機構預測,5G手機單價將出現280-600元的漲幅,屆時手機產業鏈上下游也都將顯著受益。

紅利真空期的智能手機市場呈現市場集中和技術創新兩大特點。

市場集中

根據IDC公布的數據,中國智能手機前五廠商市場份額合計佔比從2016的66.5%增加至2017的75.7%。表明了,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繼續集中,且同國際市場相比,國內市場的集中度更高(全球前五廠商市場份額合計佔比從2016的55.6%增加至2017的60.5%)。所以,我們預計2018年將成為手機廠商優勝劣汰的「大考」年。面對市場下滑趨勢,各廠商間競爭將頗為殘酷。

2017年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前五排名(單位:百萬台,%

數據來源:IDC

在市場份額持續向領先品牌廠商集中的趨勢下,上游供應商、下游渠道商的競爭都會更加激烈。GFK調查顯示,受手機品牌廠商集中化趨勢的影響,下游手機處理器晶元廠商的市場也呈集中化趨勢。上游供應商需更好地服務下游大客戶以擴大市場份額、維持業績增長。

中國手機市場處理晶元廠商銷量佔比201601-201712

數據來源:GFK

技術創新

智能手機已由增量轉變為存量替換的市場,在智能手機存量時代下,當消費者的基本使用需求已被滿足的情況下,更多的變化將聚焦於解決客戶痛點和提升用戶體驗的微創新。全面屏、AMOLED屏、雙攝、3D感測與成像、金屬中框、玻璃背蓋/3D玻璃、無線充電、屏下指紋識別、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正逐步融入智能手機。這些技術創新主要還在少數高端手機中應用,還未到成熟商業階段。這個階段,手機廠商正是韜光養晦、提前布局的好時機。雖然短期內可能不會帶來明顯的銷量變化和業績提升,但對未來發展來說必不可少。只有現在選對賽道,未來才可能厚積而薄發。

從新技術普及快慢來看,OLED屏、雙攝像頭、金屬中框、玻璃後蓋、無線充電、3D感測與成像、全面屏、屏下指紋識別、人工智慧等新技術都已與智能手機相結合,未來將逐步從高端機向中低端機滲透。

其中,AMOLED全面屏的滲透率發展最快。根據CINNO Research的預期,2017年全面屏在智能機市場的滲透率為6%,2018年會飆升至50%。據群智諮詢預計,2018年全面屏手機將會爆發,全面屏在智能手機中的滲透率將達到61%,2020年全球全面屏智能手機滲透率超過85%。從顯示屏材質來看,AMOLED全面屏藉助三星S8、Note8以及蘋果iPhoneX的發布快速滲透。群智諮詢預計2017年AMOLED全面屏在智能手機中的滲透率達到30%,2018年將提升至75%。

其次,雙攝在智能手機中不斷滲透,已成為眾多高端機型的標配。旭日大數據預計2016年全球雙攝智能手機滲透率約5%,2017年滲透率超過20%,全球出貨量超過3億部。2018年將向中低端機型滲透,滲透率將達到30%。

此外,3D感測是業內普遍被看好的智能手機新趨勢。蘋果iPhone X帶起一波3D感測熱潮,關鍵零部件VCSEL更成為市場寵兒,但由於技術門檻高,擁有量產能力的供貨商仍相當有限,導致VCSEL出現供應吃緊的問題,進而影響安卓陣營的跟進速度。展望2018年,拓墣產業研究院預估,全球智能手機3D感測滲透率將從2017年的2.1%成長至2018年的13.1%,蘋果仍將是主要的採用者。蘋果3D 光學感測模塊核心供應商AMS判斷安卓廠商要到2019 年才能大規模採用完整的3D 感測解決方案,且判斷後視3D 感測方案的大規模商用也要看2019年。

無線充電、指紋識別、玻璃後蓋雖然滲透速度相對沒有那麼快,但長期來看也是看好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子圈研習社 的精彩文章:

TAG:電子圈研習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