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型詐騙需謹慎!

新型詐騙需謹慎!

recover數據恢復平台

一個有趣的信息平

新型詐騙手法

在校大學生正成為網路騙子們的新目標。據相關數據顯示,隨著我們科技水平的不斷增長,與互聯網接觸不斷深入,遭遇網路詐騙的機會也在不斷增加,受害者佔比已從2017年的3.0%增至8.4%,逐漸成為網路行騙的新目標。

真實案例1:

嫌疑人需大筆資金高額利息引受害人存款。盧某因在建德有工程項目,需大量資金周轉,便找到了資金中介的錢某,希望能夠幫忙找到大筆資金。不久後,錢某就通過自己的公司聯繫到了受害人林某。李某被告知,只要他在銀行開設一個賬戶,在規定期限內不查詢餘額、不轉賬、不支取現金,就可以獲得年利率20%-24%的高額利息,這讓林某動了心。最後林某在杭州某銀行開設了一個活期賬戶,第二天就存入了1350萬元。悲劇隨之發生,即便受害人改了密碼,存款仍不翼而飛。

銀行也發布了轉賬新規中最引人矚目的是,通過ATM機轉賬,由原來的實時到賬改為24小時到賬,在此期間可撤銷轉賬操作。而這一舉措,對詐騙分子也是一個打擊———受害人若能及時發現自己被騙趕緊報警,轉給騙子的錢就可能被攔截下來了。果然,新規實施後,國內就有多家銀行堵截了涉嫌詐騙案件的轉賬。

真實案例2:

去年10月一天,江門的陳女士稱其在某網購平台上購買一件價格幾十元的物品,後因為物品不合適申請退款。「很快,陳女士就收到了退款,然而,陳女士一看銀行發來的簡訊嚇了一跳,簡訊顯示銀行卡打進去了10000元。緊接著陳女士就接到「店家」的電話,對方稱剛才由於操作錯誤,錯轉了10000元給陳女士,要求把錢退回去,不然就會報警。看見銀行卡里真的多了10000元,陳女士幾乎相信了。當時看到這多出的10000元,自己還真有點心動了,「想不還對方。」然而,「店家」卻一天內不停地打電話給陳女士,要求她把錢退回指定的賬號,還恐嚇要告她。但其實這1萬元實際是貸款,民警判斷這名「店家」十有八九是在實施詐騙,陳女士如果真的轉賬給對方,就會「中招」。據他們調查,「店家」給陳女士辦理的這項貸款,10000元的年利息達到700餘元。「通過貸款收利息是次要的,主要是通過這種方式來詐騙。」「店家」要求陳女士把10000元轉到其指定的賬戶上,這個賬戶正是「店家」自己的賬戶。

真實案例3:

某日,57歲的退休教師方某收到一條工商銀行「95588」號碼發來的簡訊,稱「網銀電子密碼器積分可兌換1026元。」4月1日中午,方某來到銀行試圖兌換該筆金額。該舉動引起轄區碧山派出所「紅袖標」隊員王聲啟的注意,值班民警斷定該條簡訊系虛假信息詐騙簡訊,阻止方某繼續轉賬。警方介紹,這明顯是一起冒充銀行兌換積分或冒充10086兌換積分類的詐騙,假扮官服號碼,群發詐騙簡訊,稱可以兌換積分,其實簡訊中內置一個釣魚網址。用戶按照簡訊要求登錄釣魚網址輸入個人信息後,會被要求安裝一個手機APP。這個APP里也帶有木馬病毒,然後詐騙分子通過電商和支付平台發起購物申請時,快捷支付向用戶手機號發送的簡訊驗證碼,會被手機木馬病毒讀取並發送,通過簡訊驗證碼,詐騙分子可完成銀行卡盜刷,使用戶財產遭受損失。

GIF

如何防範新型詐騙

關於防騙,提醒大家注意以下幾點:

「四要」指的是:

1、轉賬前要通過電話等方式核實確認

2、手機和電腦要安裝安全軟體

3、QQ、微信要開啟設備鎖及賬號保護,提高賬戶安全等級

4、網上聊天時要留意系統彈出的防詐騙提醒

「四不要」指的是:

1、不要連接陌生WIFI,有些WIFI容易導致支付賬號密碼被盜

2、不要向他人透露簡訊驗證碼

3、不要將支付密碼與賬號登陸密碼設為同一個

4、不要將身份證等個人身份信息保存在手機里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付小奇 的精彩文章:

90後再「佛系」下去,你就成了新時代的「局外人」

TAG:付小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