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極為神勇」的中國城市,1座讓日本朝野震動,1座讓日軍聞之心驚

「極為神勇」的中國城市,1座讓日本朝野震動,1座讓日軍聞之心驚

原標題:「極為神勇」的中國城市,1座讓日本朝野震動,1座讓日軍聞之心驚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軍民奮勇禦敵,給予了侵略者沉重的打擊。但由於不抵抗政策,以及內部矛盾重重,國民黨軍隊整體戰鬥力低下,戰鬥意志十分薄弱,在數處戰役中都發生了不戰而潰的局面,以致北平、上海、南京、武漢等中大城市紛紛失守,短時間內中國便丟失了大片領土。


為保家衛國,絕大多數中國軍民都充滿不懼犧牲的戰鬥精神,在眾多的城市防禦戰中,有2座城市給了不可一世的日軍沉痛教訓,甚至導致日本國內閣垮台,更成為了日軍的噩夢。



1944年,為打通西南大陸交通線,日軍發動「一號作戰」,集結重兵進攻衡陽。按戰前預案,日軍計劃3天內攻佔衡陽,進而控制周邊地區。當時,守衛衡陽的是國民黨第九戰區第二十七集團軍的第十軍,軍長叫方先覺,黃埔軍校第三期高材生。在抗戰前期,方先覺就已經指揮第十軍與日軍交手數次,都取得了不俗的戰果。


1944年6月23日,日軍向衡陽打響了第一槍。方先覺迅即指揮第十軍進行反擊。抗日將士們士氣高揚,誓與陣地共存亡,英勇搏戰,多次擊退日軍攻勢,給日軍造成了極大損傷。而第十軍也損失嚴重,連雜兵夫役亦抽調投入第一線戰鬥,陣地全毀,狀況極為慘烈。經過一個多月的苦戰,中國守軍17000多人中,陣亡5000多人,其餘全部帶傷;擊斃日軍29000多人,打傷31000多人。8月8日,第十軍彈盡糧絕,無兵可戰,衡陽淪陷。



此役,是中國抗戰史上以寡敵眾最成功的戰役,被譽為「東方莫斯科保衛戰」,也是日本戰史中記載的唯一一次日軍傷亡超過我軍的戰例。日本戰史稱:此役「犧牲之大,令人驚駭」,是「苦難的戰役」。日本本土朝野為之震動,東條英機引咎辭職,內閣垮台。


除了衡陽保衛戰,中國另外一個城市也讓日軍記憶深刻。1943年5月,為擊垮中國軍民的抵抗意志,日軍發動了重慶大會戰。宜昌的石牌要塞阻擋了日軍進攻路線。由於關係到陪都重慶的安危,蔣介石嚴令守衛石牌的胡璉堅守要塞,不得後退一步。胡璉帶領第十一師全體寫下遺書:石牌不守,殺身成仁。


戰鬥進行的異常殘酷,密布的冬荊樹顆顆都成了禿樁,山頭的土被炸翻了幾層,一方誌在必得,一方拚命死守,雙方傷亡十分慘重。第十一師的將士們浴血奮戰,陣地前沿敵軍屍體堆成了金字塔形,戰區總司令陳誠給胡璉打電話:「守住要塞有無把握?」胡璉斬釘截鐵地回答:「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其英雄氣概可見一斑。日軍久攻石牌不下,損兵折將,士氣和信心完全喪失,在丟下7000多具屍體後,倉皇逃竄,日軍攻打重慶的計劃變成了泡影。



這場決戰,中國軍隊投入兵力15萬人,日軍投入10萬人,日軍傷亡25718人,損失飛機45架;中國軍隊僅傷亡一萬餘人。石牌保衛戰,讓日軍望而生畏,聞之心驚,它的意義極其重大,是抗戰的重大軍事轉折點,從此以後日軍止步於石牌,在中國戰場上開始了可恥的潰敗。

圖文來源於簽約作家或網路Copyright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事武器解碼 的精彩文章:

淺談二戰中主要國家的軍隊對戰場拼刺刀的認識
萬槍之王—AK47突擊步槍 木頭與鋼鐵最美組合 世界欠它一個正名

TAG:軍事武器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