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孫儷不想讓你知道的養生秘訣竟然是…

孫儷不想讓你知道的養生秘訣竟然是…

中醫陰陽學說

陰陽五行文化,是傳統中醫理論的基礎。

中醫的理論基礎就是運用「陰陽」之間的關係說明生理和病理變化的。陰陽的對立制約維持著人體的物質及功能的動態平衡,稱之為「陰平陽秘」。

陰平陽秘:即為陰與陽相互對抗、相互制約和相互排斥,以求其統一,取得陰陽之間的相對的動態平衡。)

《素問·生氣通天論》中記載:「陰平陽秘,精神乃治,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也就是說,如果陰陽的對立制約關係受到破壞,不能維持相對平衡,則會出現「陰陽失調」的病變——即為「陰陽離決,精氣乃絕」。

由於陰與陽相互依存,故陰亡,則陽必無所依附而浮越於外,陰亡之後可迅速導致亡陽,「陰陽離決,精氣乃絕」,生命亦告終結。

所謂「獨陽不生,孤陰不長」,氣血本是一團,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血可養氣,氣可生血。陰陽互為根本,他們以對方的存在為前提,它們互為條件、互相轉化。

無陰則陽無以生,無陽則陰無以化」,說明陰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陰陽是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是對立統一的整體。

反映在生理上,就是機體中的物質與物質、功能與功能、物質與功能之間的消長,是維持相對平衡的消長。

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就是如果我們把身體維持在一個陰陽平衡的狀態下,你的身體就會遠離疾病。

GIF

在古代中醫理論中,陰陽的轉化還可以用來解釋某些病因,比如「冬傷於寒,春必溫病;春傷於風,夏生飧泄;夏傷於暑,秋必痎瘧;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冬傷於寒,春必溫病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冬天受了凍,這股陰寒之氣侵入體內,到了春天體內陽氣生髮,營氣逐漸虛弱,體內遺留的寒毒聯合外部的陽邪而變成溫病。

春傷於風,夏生飧泄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春天的氣候多風,風的疏泄作用於人體,陽氣便會產生消耗。入夏以後,人體的陽氣會隨著天地的氣機而疏泄到體表。由於春天損失了大量的陽氣,便造成內部臟腑的空虛,脾胃消化能力變差,表現為飧泄。

夏傷於暑,秋必痎瘧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夏天感受到暑邪,暑汗發散不出來,暑熱便滯留在體內,到了秋季天氣轉涼,寒熱交替,就會產生瘧疾。

秋傷於濕,冬生咳嗽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秋季會產生濕氣,濕氣通於脾,體內蓄積濕氣,時間長了郁而成熱。到冬季降臨,寒氣大盛,外部感受到寒邪,於是造成外寒內熱,引發咳嗽等病症。

寒濕之氣屬陰,溫病、咳嗽之證屬陽;風暑之氣屬陽,飧泄、痎瘧之證屬陰。傷於陰反病陽,傷於陽反病陰這就是陰陽轉化思想的具體表現

中醫文化博大精深,陰陽學說是傳統中醫學全部學術思想的理論基礎之一,是理解中醫理論體系的一把鑰匙,也是研究古代醫學必通的門徑。

歡迎在下方評論留言,別忘了點贊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凝華Condence 的精彩文章:

TAG:凝華Conden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