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放牛班的春天》美好似乎只是一瞬間

《放牛班的春天》美好似乎只是一瞬間

這部04年的經典電影斬獲無數獎盃,贏得大片掌聲,其中體現出人文主義與教育關懷,引發大眾思考,那一扇揮著無數小手告別的土窗,那漫天飛揚的紙飛機是男孩們對您最誠摯的敬意。

回憶里,高高的太陽,熱辣而嬌艷,高高的大樹,不規則的光點投射在斑駁的小路上,密密的枝葉,小小的知了躲在後邊,高聲歌唱。帶著自然青草芳香的泥土味,如同一群純真的孩童們,出「淤泥」而不染,內心本善。

受原生家庭和學校的影響讓一張張純潔的白紙表面沾染了污黑的色彩,父母幾乎是將他們拋棄在這所外號名為「池塘之底」的寄宿學校,在這裡體罰隨處可見,老練多謀的笑面虎校長只顧自己的前程,早已忘記為人師的本意。

馬修老師的到來,沒有如今浪漫狗血電視劇里驚天地泣鬼神的劇情,沒有上演一番番為學生擔責的苦肉計。頭頂一片地中海的他,圓圓滾滾的大眼睛略顯敦實可愛。

當學生皮埃爾在黑板上用粉筆塗鴉出馬修老師的小丑畫像時,他並未做任何批評或是勸誡,在學生的嘲笑聲中「以牙還牙」,拿起粉筆有模有樣的將皮埃爾的大頭像刻畫出來,再次泛起一波笑浪。

馬修老師詮釋著「責任」二字,學生惹事兒必當受到懲罰,讓他們明白,這個世上沒有誰可以無條件地寬恕你的錯誤。大人的世界更是如此,工作中一個不仔細連累的不僅僅是自己還有他人。

曾幾何時,步履蹣跚的你摔倒後,奶奶會假意呵斥是桌腿的不是,於是上學後與同學關係不合發生衝突,父母會幫你責怪別人的不對。

最後走向社會,沒有老闆會為你的錯誤幫你找替罪羊,你深感委屈,最後辭職。這樣的情況反反覆復,你輾轉多家公司都沒有站住腳跟,無非還是責任意識的缺失。

電影中馬修老師經過多次思想鬥爭,還是重拾了樂譜,因為他知道,既然身為人師,即有大於天的教書育人之責。

我們能不為皮埃爾最後吟唱出的天籟之音所震撼到嗎?曾經被稱為「天使面容,惡魔心腸」的他,歌唱時儼然已有一個帥氣的小男子漢的形象。

於是有心的觀眾明白了,《放牛班的春天》美好不僅只是一瞬間,當皮埃爾單獨演唱的時候,作為他的母親若能看到他的表演定會哽咽,掩面而泣,當時在場的所有人無一不為之動容。

電影開場便是雙鬢斑白的皮埃爾指揮樂隊的畫面,隨著音樂韻律的變化,再次翻開馬修老師的日記本......

但願質本潔來還潔去的你,心藏一份現實主義的責任感。堅信我們會被世界溫柔對待,但絕不是運用悲情與理想主義拚命煽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斷章 的精彩文章:

夢也何曾到謝橋

TAG:斷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