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沙面-隱藏的歐式建築群

沙面-隱藏的歐式建築群

廣州沙面位於珠江岔口白鵝潭畔,佔地面積330畝。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後,咸豐九年(公元1859年),英、法侵略者憑著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以「恢復商館洋行」為借口,強迫兩廣總督租借沙面,僱工修護河堤,填土築基,形成沙面島。英、法兩國在島內分設領事館,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沙面租界內的公共設施已基本完備,建築主要有領事館、教堂、銀行、郵局、電報局、商行、醫院、酒店和住宅,另外還有俱樂部、酒吧、網球場和游泳場等,其住戶多是各國領事館、銀行、洋行的人員以及外籍的稅務官和傳教士。-----以上是從百度上找到的歷史資料。

在繁華喧鬧的現代化大都市---廣州。竟然還存在這樣一個清靜優美的歐式建築群。沙面大街兩旁的參天大樹更是證明了此處建築的歷史悠久。從沙面大街中間慢慢行走,一邊欣賞兩邊的歐式建築。一邊細嚼中國清末到民國初這段屈辱的近代史,也不禁百感交集。所幸中國在共產黨的領導和全國人民艱苦奮鬥下走出了那不堪回首的年代,重新回到世界的前列,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指日可待。

沙面大街14號便是露德聖母堂,建於光緒十六年間。作為遊人的我也不禁走進教堂裡面的排凳坐下來,在神聖莊嚴的氣氛中靜靜祈禱。

再往前走,就看到台灣銀行和天祥洋行等,便不再一一介紹。從大街再左轉到沙面南街便是著名的白天鵝大酒店。裡面實在是奢華高貴,於是匆匆隨手照張相便出來了,都不太好意思在裡面逛:)

走出了白天鵝大酒店,便到了珠江邊上了。到此基本也游完了沙面建築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耕筆人 的精彩文章:

TAG:耕筆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