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武夷岩茶的製作工藝與工序流程詳解

武夷岩茶的製作工藝與工序流程詳解

「開山」後視茶葉開面的程度,亦有先後順序。最初七八天里,先採摘葉面打開較盛者,頂芽未展開者不採(茶工稱此種茶葉為有心線葉)。七八天後,因茶期已經不長,即不分粗嫩,整片採摘。一株茶樹常常要分兩三次才能採摘乾淨,精明勤謹的帶山茶師,能夠十分仔細地監視采工將新葉全數採下,如留新葉在百分之二十以上者,稱為「爛樅」,采工要受到責備,或減低工資。

採茶期內,每日晨曦初起,採茶工即肩掛竹籃,出山採茶。先由帶山茶師指點區域,然後開採。武夷岩茶採摘之法與其他地區的採茶之手勢稍有差異,采時手掌心向上,以食指活動勾搭鮮葉,用拇指將葉壓服於中指三節彎上,以拇指指頭之力,將葉輕快折斷。折斷之葉,留人掌中,摘滿一把後,輕輕放人茶籃中,摘時左右手同時採摘,動作甚為迅速。

一株茶樹一般由身邊最近的一枝開始采,由上而下,采完後再次米摘另一枝,如此依次採摘,自無遺漏。但茶工為了採摘便利,往往趁帶山茶師和包頭不注意,將茶樹枝攀彎至低處採摘;一枝采完後,恐其彈回影響其他枝的採摘,乃用腳踏於地面。有時候會因為彎力過猛,整枝折斷;即使未斷,茶樹也會因此受到損傷。

採茶工每人每日之采量,亦因技術巧拙、工作勤惰、體質好壞而有差別。茲將1940年首春碧石岩採茶工十四人,在同一茶園中,同一時間內,所采數量列表於後,以見其工作效率之差別。

采工技術之精練與否與單位時間內可以採得的茶青量相差甚巨。通常一天能幹之茶工,可采青四五十斤,較差之茶工,一日僅采一二十斤。在茶青充盛之時,包頭實行稱重之日(俗稱為「開秤」,此時茶青已盛,包頭採用稱重法,計給采工工資),精幹采工每日可采六七十斤,次者亦有三四十斤。通常上午采量比下午多。以次數言,第一次采量比第二、三次為少,第二、三、四、五四次採摘之鮮葉,佔全日采量百分之六十,其中尤以二、三、四次青為最多。

茶青採摘後,每人放置在個人肩掛之茶籃內,切忌壓實。每隻竹籃可容茶青約十五斤。通常十一二斤即輕輕傾人另一青籃內。傾倒茶青時,須將茶籃靠近青籃而後倒人,不得高舉投入。茶青倒人以輕鬆為宜,注意涼爽通風之保持,以免因壓實而使茶青先發熱變紅。茶青倒人青籃時,中間放葉稍薄,周邊較厚,青籃周邊留有疏孔,可以通氣。

採下來的茶青,按照茶樹的品種不同,需要在青籃中加以標記。在武夷岩茶售價極高的繁盛期,對於單樅茶青,在山場之處理甚為仔細。每一單樅,均有編號,各樹掛竹籤,寫明種名,由茶莊廠主每春發給二尺方之白布數塊,每一單樅鮮葉,用白布隔分盛之,並將原掛茶樹上之竹籤取下,放於布上,以免混雜。少數茶廠用紙張隔開,但雨天容易破爛。

茶青採摘下來後,需要及時運進廠里進行處理,以免茶青停留山場過久,發生劣變。為了節約運輸茶青的時間,茶廠大多設在山裡,零星分布於武夷山各岩。茶廠內部設有發酵室、焙房、烘青室、炒青室、捻揉室等。由於武夷山的茶山均零星分布於各岩,山路崎嶇難行,要將茶青從山場挑到茶廠仍有較長距離,遠者在一二十里,近者亦有一里左右。因此,運送茶青之工人,必須為身強力壯之男工。如青盛路遠,一人挑運不及,須用青籃二三擔,派兩人或三人接力挑運人廠製作,以求敏捷輕快。送青次數,以天氣晴雨、茶青多寡而定。如系晴天,每天八九次,雨天五六次。這是因為雨天的茶青不易處理,以少採為宜。

在上述採茶過程中,各廠必須有一個帶山茶師統領全局,以保證「技術」參差不齊的茶工採摘出基本符合規格的茶青。很多時候,帶山茶師都是岩主或包頭之親戚,一是因為親戚關係會比僱傭關係更令岩主信任;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武夷山的茶山零星分散,同一片茶山通常分屬於好幾個不同的岩主,看不出明確的分界,有時候一兩株茶樹單獨生長於一山頭,若非對當地茶山之歸屬十分熟悉,否則極易越界採到別家去,或者漏采。而頭春茶的茶工大部分是從江西請來的外來者,對茶山範圍一無所知,因此必須要在帶山茶師的指揮下才能採茶。旁人目光所及,只看見滿山到處都是茶樹,沒有明確的標記分界。但在帶山茶師心裡卻自有一張邊界清晰的茶山歸屬分布圖,從哪一棵茶樹到哪一棵茶樹屬於哪一個岩主全都瞭然於心,幾乎從來不會出現越界或漏採的情況。帶山茶師最重要的職責是統領全體采工的採茶工作,責任重大。他們的工作相對比較自由,不受約束,通常到處走動以監督全隊采工,並須策划出所有茶山採摘之先後,但老練之帶山茶師每日自己還能參加採摘工作。這是因為老練的帶山茶師對每一片茶山,甚至每一株茶樹採摘之先後,均早有成竹,每一個采工的工作情形也都在其監控之中,帶山茶師的工資亦比普通茶工高出70%~80%。

二、萎凋

茶青自山場挑人廠後,做青茶師(即專事萎凋發酵之茶師)應先判別茶青之種類。按照做青唯一法則——看青做青,分別予以處理。

1.日光萎凋

如人廠之茶青系普通菜茶或水仙,數量較多,即倒人「青弧」內,用手抖開(避免緊結髮熱變紅),將茶青均勻攤於水篩中。其具體做法為,取鮮葉約一市斤,放入水篩中,雙手執篩,稍一抖轉,鮮葉便均勻攤佈於水篩之上。抖轉工夫,並不易學,所用之力量,要正好使青葉均攤於篩面上,且無葉掉落,也無重疊之葉。此全靠經驗掌握力度,多由做青茶師親自處理。攤完一篩,即交與幫手,放置於曬青架上。如系種類不同之茶青,應分別處理。

初採下之茶青,富有彈性,且有光澤。如果天氣晴朗,暴晒七八分鐘後,葉片光澤漸退,鼻尖近聞,已有芬芳之味。若以手握葉,則有如握綢。此時即將兩篩並為一篩。但如陽光較弱,須經一次翻青,再行並篩。並篩後移入室內晾青架上,稱為「晾青」。

曬青之程度,隨茶樹品種與採摘次數而不同。如水仙因葉大水分較多,一次曬於烈日之下的時間不能過長。為避免厚實之葉柄葉脈水分未及蒸發,而較薄之葉片已曬焦,故採取「兩晾兩曬」的方法。即在六七分鐘暴晒後,須兩篩並為一篩,放於陰涼處。待葉冷後,再置於曬

青架上曬三四分鐘。而菜茶葉較小,水分蒸發較易,則無須兩晾兩曬。

一日所采之茶青,都在當日午夜一次制畢。第一次採摘的茶青與午後末次採摘的相差時間達十小時以上,因而在萎凋處理上也要求有差異。其中,因天氣關係或茶青種類數量以及用具等的不同,其處理方法均有出入。

鮮葉並篩後,需稍稍搖動,使葉蓬鬆而不互壓,收集於篩中,較厚攤放。放置時間依天候而定,潮濕寒冷之天,約30一40分鐘;如果天氣乾燥,則10~20分鐘已夠。之後,可將三篩再並為兩篩,即可放人青間(發酵間),進行後萎凋及發酵。

2.加溫萎凋

在岩茶製作中,不論天晴或雨天,均須進行。如果碰上雨天,或者晴天較遲時間進廠的茶青,則需要藉助火力加溫萎凋。

武夷各茶廠加溫萎凋之設備,系設一烘青間。多數設置於焙間之上,離地三公尺處,上鋪設細長木條樓板,再在木板上鋪以疏孔竹簾,室之四面無窗,僅開一門,由室外設梯,運輸鮮葉。然後,於樓下室入門處,燃燒木柴,為使熱力散發全面,在距離地面約二公尺處,四邊離壁約二公尺,四角吊以繩索,搭一個竹條(木條)架子,上面鋪上竹簾(各茶廠均得用破壞之水篩、簸箕等)。熱氣衝起,受此阻擋,向四邊徐徐上升,傳繞全樓,使鮮葉之受熱得以均勻。

烘青的時間,隨攤葉厚薄及火力大小,茶青次數,並無一定。但與曬青具有同一原則,即第一、二次之茶青,烘萎凋程度,較其他各次為輕,末後一、二次則較重。烘青適度後,即集葉下樓,放於青弧上,再依照上述方法攤於水篩中。每篩數量約三斤,照法放於晾青架上。

三、做青

武夷岩茶製作的關鍵在於「做青」,在做青的過程中,青葉從「散失水分」、「退青」、「走水」、「還陽」、恢復彈性……會經歷一系列的複雜變化,最終呈現出「三紅七綠』,的狀態。做青需要專門的青師傅根據茶青的具體情況,靈活處理。

做青時,青師傅先將茶青搖動數下,再移進較為封閉的青間,放置於青架上,靜置約一個時辰(2小時),然後進行第一次室內搖青。第一次搖青次數約十來下,搖青看上去雖然與篩米差不多,卻非常講究技巧。搖時不僅要使葉在篩中全部滾動,而且圓形波動之力要極平衡,使葉朝著一動力中心旋轉。力量稍不均勻,青葉就旋轉不開,或轉而不圓,青葉容易灑出篩外。這種搖青的技巧需要經過長期的練習方可掌握。搖青的作用是使葉緣互相摩擦碰撞,使細胞組織受傷,以促使多酚類化合物氧化。搖青之後將茶青稍收攏,仍放置在青架上。第二次搖青時可見葉色變淡,即將三篩並為二篩,再進行搖青。同時,雙手掌合攏,輕輕對拍茶青十來下(俗稱「做手」),使青葉互碰,以彌補搖動時互撞力量的不足,促使葉緣細胞破壞。「做手」後須輕輕翻動茶青並將其攤成內陷窩狀(水篩邊沿留有兩三寸空處,不放青葉),靜置一個時辰後,再進行第三次「搖青」,其方法同前。第三次搖青後,茶青已呈萎軟狀態,靜置相當時候不動,含蓄於枝梗葉柄較多之水分,經擴散作用,仍可流至葉片補充,此時葉又呈膨脹狀,富有彈性。茶師稱之為「還陽」,認為神秘不可解之事。第四次搖青時,茶青四篩並作三篩,搖青轉數逐漸增多,搖動力度逐漸加重。之後,攤葉面積縮小,並攤成凹形,中有5寸直徑的圓圈,水篩邊沿留3寸空處,以使空氣流通,俗叫「圍水」。整個做青的過程需經6-7次搖青和「做手」,時間約近5-6個時辰,甚至7—8時辰。最後一次搖青和「做手」較為關鍵。隨著發酵作用越來越快速,青葉散發出清香,葉脈明亮,葉色黃綠,葉面凸起呈龜背形(俗稱「湯匙葉」),紅邊顯現,這說明做青程度已適度,即可進行下一步的炒青和捻揉。

做青的原則是:重倒(青)輕搖,輕倒(青)重搖,多搖少做;搖動力度先輕後重、次數先少後多;等青時間先短後長,發酵程度逐步加重。

茶工們將做青這一環節的技術奧妙總結為八個字——「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即要根據天氣、茶葉品種、茶青長勢等情況,靈活機動地採取相應的辦法。「看天做青、看青做青」實際上又包括「看品種曬青」(葉片水分含量高者多曬)、「看茶青嫩度曬青」(嫩葉可多曬)、「看採摘時間曬青」(早青可重曬,午青宜輕曬)、「看季節氣候曬青」(春茶宜多曬,夏、秋茶宜少曬)等內容。若非置身於武夷岩茶製作的實地環境,並經過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一般人很難把握這八字要訣。這是一種屬於手藝人的、農民的、不識字群體的「經驗世界」,對技術的準確把握,依賴於對本土環境的熟悉程度,並且經驗性知識只能與處於同一社區空間中的群體共享——這並非出於茶工們的自私保守,而是因為一些術語及其表示的狀態只能為當地人所領會。比如,表示茶青處理之不同狀態程度的「走水」、「還陽」、「湯匙葉」等術語,並非標準的科學的對「技術」的描述,但這種比喻卻最能為當地人所理解和把握。我們最好從兩個方面來理解這樣的「技術」:一方面,這些技藝毫無疑問屬於「個體知識」(個體實踐者的一項貢獻,永遠地儲藏在身體內),以身體為技藝之儲存載體,不能為外力所轉移或剝奪;另一方面,技術又是內嵌於社會環境及被環境所吸納的,通過共享建立於共同的物質環境之上的經驗與感官觸覺,茶工們能夠輕易地把握生產中的技藝——但對於社區的外來者,這卻是一個全然陌生的、不易掌握的世界。

四、炒青與揉捻

炒青通常在夜間九、十時進行。炒青時,炒灶火力要大,待鍋溫逐漸增高至發紅或者發青時,將茶青倒人鍋中翻炒,每鍋約一斤半左右青茶。翻炒時兩手敏捷翻動約二三十分鐘,翻炒四五十下後,青葉表面帶有水點、柔軟如棉,即取出捻揉。炒青中有「吊手」和「閉手」之分:

如青葉中含水分較多,炒時順手將青葉抓起、散落以散去水氣,俗叫「吊手」;如青葉脫水顯燥,則手壓住青葉翻轉,俗稱「閉手」。

茶青取出後,趁熱迅速置於揉茶台上的揉茶竹籬中,來回推揉,直至葉汁足量流出,茶葉捲成條形,濃香撲鼻,即解塊抖松。然後,再將兩人所揉之葉並為一竹籬,倒人鍋中復炒。復炒溫度比初炒較低,時間也比初炒短,僅翻轉數下,取出再揉。復揉的時間也比初揉短。經雙炒雙揉之後,再將茶抖開,合二竹籬為一,遞人焙房初焙。

五、初焙

青葉經雙炒雙揉後,即遞進焙房烘焙,俗稱「走水焙」。焙房窗戶須緊閉,水分僅能從烘青樓頂隙縫中透出。水焙溫度要高(一般由師傅用手測定)。將炒揉後的茶索均勻攤置在篾制的狹腰焙籠中,然後將焙籠移於焙窟上,前後翻拌三次,並由溫度高向溫度低的焙窟後移,直至下焙,此六、七成乾的茶坯叫「茶索」。焙窟的個數,隨制茶多少而定。以一千斤茶為例,一廠需要焙窖20個,每日動用之焙窖,亦隨當日茶青之多少而有別。

六、挑剔(現在春茶期間人手少,一般是復焙後再揀。)

茶索經初焙後,水分蒸發過半,葉呈半干狀態,即可「下焙」倒人大簸箕內,交由專工負責之簸茶師,每兩焙籠茶葉作一次「揚簸」.即用簸箕揚去黃片、碎片、茶末和其他夾雜物。揚簸在焙間內進行,簸過的茶索攤入水篩中,每六「焙」(一焙即每一炒鍋之初焙茶)拼一水篩,厚度約近二寸,然後移出焙間,擱於走廊的攤索架上攤晾,名「晾索」。當夜焙後即簸之茶葉,須攤置於天明,然後交由揀工挑剔,即揀去茶梗、揚簸未乾凈的黃片,以及未成條索的硬葉片。揀茶要在較亮的地方進行,常常由婦女完成。

七、復焙(俗稱足火)

經揀剔的茶葉,放人焙籠內,每籠約4斤左右,將其平鋪於焙籠中,將焙籠罩於焙窟之上。烘焙所需的火溫通常以手背感到有燙熱感為宜。焙至二十多分鐘,進行翻焙;其後焙至約四十分鐘,再翻茶次;三次翻後,再焙約半個小時,用手捻之,茶即成末,說明茶已經足火,即行起焙。這只是一般要求,在實際操作中,還要憑焙茶師的經驗靈活掌握。每次翻茶時,需對焙窟的火堆進行一次「刮灰」或「開火」,即用木製小焙刀,將火堆上的木灰刮勻、刮薄,或用焙刀插入窟沿,輕輕撬動,使火力保持前後均衡。

復焙時之火力,比初焙時為低。對火溫的控制,傳統的方法是用手背靠在焙籠外側,有一定的熱手感為適度,或用眼睛距焙籠內的茶葉5—6寸,利用對火溫的觀察來感覺溫度。焙火高,茶可久藏,香色均不易劣變。昔年茶葉銷路無阻,故焙茶火力較低;而在20世紀40年代茶葉銷售困難時,閩南潮汕一帶的茶商,均要求高溫復焙,以便於儲藏。對於優良品種及名叢,在燉火時,還須在篩上放一尺二寸見方的毛邊紙(特製為包茶用,俗稱「種紙」)四張,內各置揀剔完畢之茶葉五六兩,一個焙篩合計約放一斤四兩。茶葉均攤於紙面,紙對角分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壕氣!周杰倫開心喝奶茶還為店中顧客買單
Tea Story(1)——日本京都Obubu茶苑

TAG: |